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古代的特种部队历史

时间: 鸿宇2 文史百科

  据说古代的特种部队能以一挡十,令人闻风丧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古代的特种部队历史,希望各位看官能感兴趣哦。

  古代的特种部队历史:

  说起古代所向披靡的特种部队,如国外的波斯不死军团,罗马鹰旗部队,埃及马穆鲁克骑兵。而中国三国时吕布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刘备的白耳兵,诸葛亮的无当飞军等,这些特种兵个个精挑细选,能以一挡十,令人闻风丧胆。

  陷阵营

  陷阵营是东汉末期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平日的铠甲战具都修缮得精练整齐。每逢战事,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人们给了他的部队一个称号--陷阵营。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

  在吕布神勇光环下,高顺的光彩暗淡了许多;在吕布战略眼光下,高顺的才能打了个折扣。高顺死心塌地地追随吕布,明知吕布会成不了大事,还常常劝谏吕布说:“凡是破家亡国的君主,并不是手下没有忠臣和能臣,是因为君主不能用人。每次的言行举动,都不肯深思熟虑,事后推委于‘失误’,的这种失误太多了。”

  陷阵营曾击败过拥有关张的刘备,战斗力可见一斑。

  无当飞军

  无当飞军,是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所组建的一支劲旅,为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帅是王平,最后一任统帅是张嶷。张嶷身先士卒,最后与无当飞军一起战阵亡。

  白耳兵

  白耳兵,是刘备的亲军卫队,指挥官陈到。陈到,字叔至,汝南人,随刘备身经百战蜀国建立后封亭侯,征西,协助李严镇守白帝,《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

  夷陵蜀军战败,陈到与傅彤断后,傅彤战死,陈到率白耳兵数百,几百杆枪就挡住了吴军的狂追,白耳兵战斗力可见一斑。这位蜀国猛将在《三国演义》里面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实在奇怪,因为他本来是刘备帐下仅次于赵云的悍将。

  虎豹骑

  关于曹操精锐的虎豹骑部队,我们只能从《三国志》的零星记载中窥得这支神秘部队的战斗力。

  “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士兵都是从“百人将”中挑选,可见选拔极尽苛刻,使得虎豹骑的成员皆是百里挑一的猛汉,其战斗力之强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虎豹骑地位特殊,是曹操相府亲兵的一部分,是精锐、嫡系、王牌之师,至关中大战为止尚随曹操出生入死。不过,此后主要的对内卫戍而非对外征伐,所用皆亲随子弟。最初人数为千余,其人数到曹休时应该还不到二千,曹真时或者有数千之众。这是根据官职升迁推测。最后,它应该并入魏的中军和禁军。其存在时间应该在建安五年后到建安二十一年,可能不到十五年。

  骁果军

  骁果军,隋朝的御林军,《实录》记载,皇家近卫,匹配的都是汗血马,装备骑枪和马刀,身穿血色的明光铠甲,头戴赤金豹头盔,左臂上刺有血鹰。

  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代专有军政特务机构,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亲军都尉府”。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

  关于明朝锦衣卫的趣闻:

  明朝锦衣卫的前身为拱卫司和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心血来潮,改称锦衣卫,设南北两个镇抚司。作为皇帝的私人卫队,锦衣卫既要保护皇帝、负责仪仗,又要刺探情报、铲除间谍,还要执法执纪、监视文武百官,“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锦衣卫一时很牛逼。

  锦衣卫虽然牛,但明成祖朱棣上台后,觉得心里不踏实。毕竟,他是靠篡权登位的,反对势力仍不少,巩固帝位是第一要务。为此,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始设东厂,命中官剌事”。东厂是“东缉事厂”的简称,其首领由朱棣信得过的太监担任,不少精干的锦衣卫也被选入东厂担任下属官员和业务骨干。

  相比于锦衣卫,东厂职能为“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名义上虽然“与锦衣卫均权势”,但东厂除了兼有锦衣卫的职能,其侦缉范围更广,侦缉行动更严密,还可无需奏章直接向皇帝汇报。后来,东厂有了监狱,权力更大。皇帝一旦听到风吹草动,百官的问题可由锦衣卫负责查办,皇亲宗室的问题则让东厂查办。除了查办大案要案,东厂还有一个职责,即监视锦衣卫,凌驾于锦衣卫之上。

  可以说,从朱棣时代一直到明朝中后期,东厂一直很牛,直到西厂出现。西厂的设置,完全是个偶然。成化十二年(1476年),一个名叫李子龙的大臣竟然轻松地闯进了内宫深院,这让疑神疑鬼的明宪宗心里很不踏实,认为皇宫内外有秘密沟通。为了加强特务统治,明宪宗于次年(1477年)在东厂之外增设“西缉事厂”,简称西厂,首领由大太监汪直担任,另从锦衣卫选拔厂员。

  虽然与东厂、锦衣卫合称“厂卫”,但西厂的权力超过东厂,侦缉范围自京师遍及全国。西厂不仅兼有锦衣卫、东厂的职能,还设有自己的监狱和法庭,在不向皇帝奏请的情况下,可以随意逮捕、拷问、审讯文武大臣,地方官员和普通百姓也在其监视范围之内,肆无忌惮。同时,西厂还有一项职能,即监视东厂,“权焰出东厂上”。五个月后,因朝野反对声此起彼伏,明宪宗被迫撤销西厂。

  明武宗时期,皇帝朱厚照是个玩家,不理朝政,是个“坐皇帝”;大太监刘瑾专权,被称作“立皇帝”。朱厚照很有个性,听不得臣民谏言,为此于正德元年(1506年)重设西厂。当时,东厂由马永成掌管,西厂由谷大用掌管,二人皆属“八虎”,深得明武宗宠信。刘瑾虽是“八虎”之首,但内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各不相让,互相拆台,刘瑾便与马永成、谷大用等人有了矛盾。为了巩固自己的老大地位,正德三年(1508年)八月,刘瑾矫诏“立内(行)厂,刘瑾领之”,“时东厂、西厂缉事人四出,道路惶惧。瑾复立内行厂。”

  内行厂与东厂、西厂、锦衣卫合称“厂卫”。但是,刘瑾身为司礼监太监,又是不可一世的“立皇帝”,由他掌管内行厂,内行厂的规格和权势自然高过西厂、东厂和锦衣卫。相比于其他厂卫,内行厂的机构更大,特务更多,制度更严,侦缉范围更广,除了监视天下臣民外,东厂和西厂也在其监管之例,“虽东西厂皆在伺察中,加酷烈焉”,内行厂成为脚踩东厂西厂的厂上之厂。

  除了可督察、指挥其余的厂卫,内行厂还有权侦知天子以下的任何臣民的行踪,是明朝最大的特务机关。可以说,从锦衣卫、东厂、西厂到内行厂,四者后来居上,四者中以内行厂出现最晚,但其权势地位却凌驾于其他三个厂卫之上。内行厂的酷刑很厉害,当时刘瑾为了把持朝政,对反对势力极其严酷,“罪无轻重皆决杖,永远戍边,或枷项发遣。枷重至百五十斤,不数日辄死。”

  一百五十斤的大枷抗在肩头,一点一点地将人慢慢折磨而死,这比杖刑、砍头、凌迟处决之刑更惨绝人寰。数年之中,“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人人谈内行厂而色变。多行不义必自毙。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刘瑾因“谋反”被处死,“瑾诛,西厂、内行厂俱革,独东厂如故”。内行厂只存在了二年,但它把特务的嚣张狠毒演绎到了极致,也给明朝臣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