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明透析 >

关于包头历史文化

时间: 耀聪2 文明透析

  包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大城市,是内蒙古的制造业、工业中心,呼包银经济带、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中国新二线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轻稀土产业中心。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包头历史文化。

  包头历史文化:宗教习俗

  包头包头地区在阿善新石器遗址中就发现了石筑祭坛,在阴山岩画中也有对图腾的崇拜,从东汉时候起到辽金时代,佛教已经传入包头地区。元代的蒙古族汪古部在草原上建立过____教堂,元代的色目人有的信仰伊斯兰教,明代的初期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而后改信藏传佛教。包头地区有五大宗教派别,他们是佛教(汉、藏)、伊斯兰教、基督____教)、天主教。

  现今包头市的汉传佛教与民间信仰融合,信徒散布于包头市各区县,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集中于达茂旗百灵庙和市内五当召等处,主要由蒙古族信仰。庙宇主要有五当召、妙法禅寺、美岱召、昆都仑召等。

  伊斯兰教清代由甘肃、山东传入,主要由回族、维吾尔族信仰,穆斯林较集中,分布于东河区的回民街道和青山区青昆清真寺附近。清真寺主要有清真大寺、青昆清真寺、清真中寺等。

  ____分为天主教和基督____,于近代由欧洲传教士直接传入,在各族群众中信仰人数较多,著名教堂有天主教的西门彼得教堂、青山天主教堂等,新教的西门教堂、昆南、昆北教堂等。

  包头历史文化:地方方言

  普通话:与官方语言一致(Modern Standard Chinese),通行于市内的绝大部分地区,主要为建国初京津冀地区移民使用。由于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行普通话,使用范围在逐渐扩大。

  包头话:当地人称“此地话”,属于晋语大同包头片,主要流行在市内东河区、九原区及各下属旗县,该语言揉合了晋语、部分蒙、满语。居民主要为清末山西移民后代,是中国保留入声的最北地区之一。

  东北官话:汉语官话东北方言,当地一部分移民使用,主要流行于昆都仑区,建国后援建包钢时,从工业基础不错的东北移民来包很多东北人,主要来源于辽宁。

  蒙古语:官方承认的正式语言之一,在全市机关单位和商店的招牌上均有使用,但民间使用人数很少。

  包头历史文化:地方饮食

  小肥羊火锅: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然人做发起人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于1999年8月诞生,以小肥羊特色火锅连锁为主业。

  莜面:莜面是内蒙古地区“三件宝”之一。

  稍美(音shāo mài,与南方烧麦不同):该食品历史悠久。选用锡林郭勒草原鲜羊肉做馅,配以大葱,优质河套面粉做皮精制而成,上屉蒸熟即可。成品呈石榴状,可做宴席中的点心,又是民间美餐。德兴源稍美以皮薄、馅嫩、味香、形美著称,在稍美经营中独占鳌头。

  手扒肉:手扒肉是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顾名思义,“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是牧民们的家常便饭。

  铁锅焖面:是基于铁锅烩菜的基础上的一道类似农家饭一样的美食,是西北人民对美食研究制作出的精品。

  羊杂碎:羊杂碎集羊内脏于一锅,形色繁多,肉质各异,味道酸辣兼宜,无腥不腻,汤鲜味美,入口生津,营养丰富,在气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

  烤全羊:蒙古族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的盛宴特制的佳肴。一般选用草原上膘肥、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去毛带皮腹内加葱、姜、椒、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烤完以后,羊形完整,羊跪在方木盘内,色泽金红,羊皮酥脆,羊肉嫩香。

  包头历史文化:地域文化

  包头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从古至今经历了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从而造就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移民文化。老包头主要是东河区。从晋陕冀千辛万苦走西口奔着的目标就是包头,从包头到喀尔喀蒙古及恰克图等其他地方,这里是聚集处也是集散地,更是孕育500年晋商繁荣的摇篮。包头对晋商的发展,对汇通天下经济的发展,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对文化交融的发展与传承有着不可替代、无法磨灭的作用,给后人留下了无限发展的空间。从而包头产生了与山西、陕西相关的走西口文化,其中的二人台、晋商文化,给包头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从建国初期到1960年,包头也出现了一次移民高潮。建国初期,包头城仅有8万人口,后来由于国家对地主、富农的政策,使得很多的地主、富农从山西跑过来,成为了包头人。当时逃到包头的这些人以府谷、河曲人居多,大部分都住在包头市东河区的西脑包地区。上世纪50年代,一方面国家为了建设第二个钢铁基地——包钢、内蒙古一机、二机等西部最大的机械制造厂,一大批河北、山东、天津、四川、辽宁等地的军转人员被分配到包头来支援建设,全国各地的所谓“盲流”也来到了包头,加入到大型企业的建设当中。另一方面,上个世纪50年代末山陕地区连年旱灾,一大批饥民也“口里出口外”,来包头或靠手艺为生,或打工务农定居下来。到1962年的时候,包头的人口激增到100多万人。最终形成了,东河区老包头(山西人后裔)居多,青山区河北人居多,昆都仑区东北人居多的格局,很多如二人转、京剧、评剧等也给包头带来深远影响。中原文化与北边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晋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交错、交流,形成了包头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移民文化、阴山文化。这一移民文化也是草原文化灿烂的一部分,共同书写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辉煌的一篇。

  包头历史文化:地方节庆

  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是以游牧之乡达茂旗为核心,全面展示游牧民族文化和达茂旗本土特色旅游资源的文化盛事,文化旅游节融自然、人文、休闲、体验等多种时尚元素为一体,突出“草原本质生态、游牧特色文化、大众参与体验、民生人文关怀”主题。中国·白云鄂博国际奇石文化旅游节,历时40天,活动涉及5大类30项,包括奇石文化类活动、文艺活动、旅游活动、经贸活动、体育赛事等。

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