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人转的历史介绍
编者按:东北二人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其它种类的文化遗产有所不同,它不是刻碑立石的文化遗产,也不是藏于深山或历史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它深深植根于东北老百姓的精神品质之中,带有着民族的生命力和穿透力,至今仍然活在东北农民的心中。
中国二人转的历史介绍
东北二人转2006年就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又推出二人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东北二人转已走过了270余年的历史,经过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种不同形态的二人转:一种是始创初期到上个世纪30年代定型的农村民间传统二人转;第二种是建国后专业队伍组建的可城可乡的专业团体二人转;第三种是目前在各种小剧场演出的城市市民民间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其它种类的文化遗产有所不同,它不是刻碑立石的文化遗产,也不是藏于深山或历史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它深深植根于东北老百姓的精神品质之中,带有着民族的生命力和穿透力,至今仍然活在东北农民的心中。那些忠实的观众苦苦留恋着农村传统二人转,也许是留恋幽默滑稽的说口,也许是留恋令人惊心动魄的绝活,也许是留恋赏心悦目的优美唱腔,百听不厌的小曲小帽,这些是,又不全是,对喜欢二人转的人们来说,他们最珍惜最留恋的还是东北化的农民化的二人转人物。
二人转是最具“人性”的艺术。它以“二人”的简单形式,打造了让东北千千万万老百姓为之陶醉并且与自身命运息息相关的人物。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在“行乞于市”的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曾经创造了数不清的技能技巧和令人惊心动魄的绝活,关东名丑徐大头浑身能出七七四十九种“相”;小骆驼有震撼人心的唱腔,能让农村妇女跟着他一道笑一道哭……随着老艺人的谢世,“技艺也随身俱灭”,其记忆也在人间消逝了。但是,老艺人却留下最丰富的遗产,那就是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二人转人物,这些人物成为了永不消磁的记忆的电波,牢牢地刻印在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心头。
过去,那些最值得尊敬的民间艺人,白天还在沿街乞讨,到了晚上,他们把个人的苦难都付与他所钟爱的艺术。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果然是。民间艺人也是借题发挥,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展现非凡的想象力和自由自在的风格,不受任何束缚和羁绊地塑造热烈烈、火辣辣的东北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山野性格——
寡妇王二娘,为了找个与心中的恋人张锢炉说话的机会,竟然将一口好缸砸成破缸(《锯大缸》);张四姐为了能与穷书生崔文瑞自由恋爱,宁肯将天宫所有的宝物都盗空(《张四姐临凡》)……
这其中最具野性的典型要数在山头上“插牌招亲”的刘金定“刀压脖子问亲事”了。
一个俊俏的大姑娘,硬将一个陌生男子拉下马,“刀压脖子问亲事”:“你要应了婚姻事,一到高山拜花灯,你若不应婚姻事,想过此山万不能。”这是何等的粗野。
这种粗野的女性人物只能出现在东北民间艺术中,因为东北有孕育这种粗野性格的土壤。在这些人物胸中都燃烧着一把火,为了自己的幸福,可以冲破一切障碍,超越一切束缚。
一个动作,一个情节,构成一个人物的历史,而性格才是人物的灵魂。正是这些二人转人物,塑造了一个个完整的东北人的形象。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从前物质匮乏、社会动荡的环境中,民间艺人怎么有那么博大的智慧、非凡的想象力和突破传统的创作精神?
这些二人转人物纷纷出现在上世纪20至30年代,这是“人的觉醒”时期,可以说,这一时期东北人反叛精神的觉醒,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
二人转人物是生存环境逼出来的,饥寒交迫的环境逼出来的。环境塑造了人,大东北的冰天雪地打造了人们的坚毅品格,激起了一股冲破旧文化、旧传统的潜在力量。当然,要摆脱旧文化旧传统的影响,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然而,就像春天的野草,其发芽的力量足以掀起压在上面的石板一样,凭着集体无意识的力量,在二人转创作中,一个个人物绽放出绚丽的鲜花。
在二人转形成与流行的这么多年间,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人们渴望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一种社会意识、道德伦理的叛逆精神洋溢于舞台之上。艺术上不满足于形式严谨、集中整合,而热心于形式自由,奔放不羁,更多的是抒情、歌颂一种理想,抨击一种陈规老套,喷薄于“自由时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人转艺术,我们亟待抢救、挖掘、传承,而对于它的人物,也同样亟待需要抢救、挖掘,研究这些人物产生的文化土壤,它的美学价值,以及围绕着创造这些人物所采用的种种手段和审美模式,都会给我们很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