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晚期出现的“火锅”
编者按:起着炉灶的作用,在夹层里放上炭火,加热的温度虽不及柴火燃烧之高。也可以保持所盛食物常温不冷。美味飘香。据专家说,这是中国的火锅鼻祖。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火锅并不是近代人的创举。早在3000年前商周时就已经使用有火锅的记载,那时应该算是商代晚期出现的“火锅”,不过那时它不叫火锅,而是叫温鼎。
温鼎的主要器形
温鼎这一精美异常的饮食用具为人们营造出一种“佳肴必用美器”的饮食文化氛围。
温鼎,作为温食器,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所占比例很小,而且所处的地域性很强,在祭祀用的列鼎中没有发现它的身影。它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西周时得到发展,到春秋战国时却销声匿迹了。它们均属于小型鼎,有着使用方便、易于移动、边煮边食、可涮可食的优点。其分布范围多在中原地带的周边,而且数量有限,在商代晚期的殷墟中也不曾发现。这说明此器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推广普及,只是在个别地区使用。
温鼎
各地的温鼎器形相差较大,有方形温鼎、圆形温鼎、带托盘温鼎。从火膛所置的位置看,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内置式火膛有方鼎和圆鼎,其构造分3个部分:用夹层把鼎内容积隔成上下两部分,上层空间作为盛羹用;中层有屋形空间作为火膛放燃料,周围有开窗。前面有火门,火膛底板有通气的箅眼,火膛周围有挡火墙和溢烟口,可以防止火焰窜出灼伤用餐者;下层有足,用于抬高火膛,隔离垫衬物体,使高温不易传递,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外置式的就是带托盘的温鼎,分3个部分组成:上部分是盛羹的圆鼎;中部分是放燃料的托盘,托盘是独立的火膛。设置在3个鼎足的中间;下部分是鼎足。从加工的工艺看,内置式比外置式难度要大,铸造技术要求高,外观及纹饰比较复杂。
已发现的温鼎可分为如下3类。
1.圆形温鼎——窃曲纹温鼎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馆藏。两个方形大耳,口沿下有曲纹环绕一周,鼎下部空间放置炭火,再一个方形灶口,无门,三根柱状足支撑着鼎身。此温鼎缺乏排烟锚口,工艺水平相对不成熟。
3.带托盘温鼎——晋侯温鼎
方折沿,腹略鼓,附耳,卷尾乌形扁足,扁足间连铸有圆形托盘,盘底有3个十字形镂孔。口沿下有相对的回首龙纹,这是西周穆、恭时期较流行的一种龙纹形式。器腹内壁铸有铭文5字,即“晋侯作此鼎”,从其形制看,它是一件可以在托盘中加炭保温的温鼎,托盘中的镂孔用于通风去灰。
3.方形温鼎——兽面纹青铜温鼎
1989年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腹部各面饰有上下两层环柱角展体兽面纹,两旁纵向共目夔纹。纹饰线条宽平,图案简明,一侧宽面横开一口,口前置门,门可上下转动启合,还设置了用来固定闭门的插销。外底之上5.5厘米处的腹腔设有内底,内外底间形成夹层,起着炉灶的作用,在夹层里放上炭火,加热的温度虽不及柴火燃烧之高。也可以保持所盛食物常温不冷。美味飘香。据专家说,这是中国的火锅鼻祖。
以上三类温鼎,尽管出土地点不同,造型各有特色,但其功能是一样的。都是用于筵席间加热食物。
从温鼎的出土年代早晚可以勾勒出一幅温鼎产生和传播线路图。在殷商时,中原文化影响到了江南,江南史前文化的发展首先发明了温鼎,温鼎的优点被当时贵族所接受;又经过人员的流动传播到了西周祖地。在周的发源地使温鼎的功能及器形更加完善,由于温鼎的实用性较强,又向中原的周边山西、内蒙古、江苏等地传播。
温鼎是热羹的器物,中国人热食的历史像古老的中餐一样悠久。
在商周时期,羹是贵族的主要食物,他们追求羹的味美,才用温鼎加热,增加就餐中的享受。那时羹的名目很多,几乎所有可以入口的动物肉都可以做羹,其名称随着肉的不同而异,见于文献中的羹名有羊羹、豕羹、犬羹等,这些羹除用肉外,还要加上一些碾碎的谷物,这是羹的传统做法,古人将羹视为人类饮食的常用佳肴。
商周时期的温鼎应该说是当代火锅的鼻祖,经过几千年的变迁,材料与外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功能及本质却没有变,仍保留着原始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