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明透析 >

清朝四大名臣的争斗历史

时间: 鸿宇2 文明透析

  清朝“四大名臣”的争斗颇有意思,左宗棠曾国藩隔空对骂,这是怎么回事?赶紧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清朝四大名臣的争斗历史吧,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清朝四大名臣的争斗历史:

  众所周知,左宗棠与曾国藩都是晚清名臣,位高权重,留有无数事迹供后人谈论,然而,这两个人虽然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实际上对外交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政见不同让他们面和心不和,表面上维持同朝为官的关系,私底下却互相看不顺眼。尤其是左宗棠本身坚持主战,对曾国藩的主和态度很看不起,他在朝为官的功绩包括了从沙俄手中收复伊犁,摧毁了英俄的走狗阿古柏政权,并提出了“造船抵洋”的口号。

  左宗棠咄咄逼人的态度让曾国藩一直耿耿于怀,为了出出气,他甚至出了个对联的上联,假意邀请左宗棠给出下联,实际上却是暗含玄机,对联的上联是:“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偏相左!”左宗棠的字是季高,在对联里直接嵌入了对方的名字,有指名道姓之嫌,又带有指责之意,这上联曾国藩差人送给了左宗棠,想试探他的反应。

  左宗棠收到这条上联之后,面对位高权重的曾国藩发难,他既不趋炎附势,也不恼怒非常,沉吟片刻之后,提起毛笔挥毫写下了下联。下联的内容是:“藩臣徒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

  这幅下联同样嵌入了曾国藩的名字,并且还有力地反击了曾国藩,不卑不亢地问了句“经济”,在这里,“经济”其实是经纶济世的意思,也就是作为官员你的治理国家的能力到底怎么样,如果只会奴颜媚外,对外国屈膝求和,不过只会误国而已,这样毫无政治远见的举动,实在称不上经纶济世。

  左宗棠骂了回去,骂得对点,又骂得内敛斯文,这副对联上下对仗工整,透出了晚清重臣之间政见不同,立场相左,互不相容的情状,隔空对骂,却又都是才华横溢,互不相让。时势造人,也局限人,可惜不管是主战还是主和,都无法挽救已经病入膏肓的落后的清政府,随着清政府的衰亡,这些晚清名臣也没有一个能够做到经纶济世。

  晚清四大名臣都是谁: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为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还有种说法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晚清四大名臣”之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中兴名臣"之一。

  “晚清四大名臣”之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 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举。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后,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为抗拒太平军多所筹划。为抓住展示才能的时机,他经常为一件小事而与人大吵大闹;在当上巡抚,官及三品时,脾气却越来越小。"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这句著名的话就是他说的。1856年,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夺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后,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1862年(同治元年 ) ,组成中法混合军 ,称常捷军 ,并扩充中英混合军,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1864 年 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 。论功 ,封一等恪靖伯 。旋奉命率军入江西、福建追击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部,至 1866 年2月攻灭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镇压太平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回民军,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破陕甘之乱军后,力主远征新疆。为表示自己讨平新疆叛乱的决心,左公于军中携棺而行。历时数年终平定新疆全境,无左公则无新疆。

  “晚清四大名臣”之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洋务运动时创造了中国"四十六个第一"。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晚清四大名臣”之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昌幼稚园(中国首个幼儿园)、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等。

  “晚清四大名臣”之胡林翼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贶生,号润之,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

  1836年(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1840年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1854年(咸丰四年)春,出黔抗击太平军;7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驻防岳州;9月调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1855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率大军回援武昌;4月,武昌失守,奉诏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与曾国藩策划围攻武汉。次年12月,破武昌城,实授湖北巡抚。此后,援赣、谋皖、图江南,全力支持曾国藩。1857年派兵援庐州。1858年攻陷九江。次年谋划攻取安庆。1860年移营莫山。次年进驻太湖,调兵遣将,出谋划策,并大力筹饷,以厘金、盐课为主,兼行各种捐输。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调节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有功,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被史学家并称为"中兴四名臣"。1861年春,太平天国西征军入湖北,武昌势危,他急回援。9月5日,所遣之军会同曾国荃湘军攻陷安庆。同月30日,因病呕血死于安徽军中。谥文忠,追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所著《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我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胡林翼为人文武双全,且能诗能文,为官清廉,且重视教育,生前倾其所有,在益阳石笋瑶华山,修建了箴言书院"以公邑人",培育人才,造福桑梓。后人蒋介石特别崇拜胡林翼的军事才能,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兵法》,作为黄埔军校学生的必读教材,并签名题词赠给学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阅读了《胡文忠公全集》,也十分钦佩胡林翼的文韬武略和做人为官之道,遂把他当成学习的楷模,把自己的字也改为"润芝"或"润之"。胡林翼虽早殁,但生平推功让能、调和诸将之力甚强。咸丰六年,胡林翼升为湖北巡抚,极力笼络时任湖广总督的满洲权贵官文,其母收官文之妾为义女,又处处让利给官文,故胡林翼所言,官文无不言听计从,为平定太平天国奠定良好基础,史载"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思假以为重,林翼益推诚相结纳,于是吏治、财政、军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不数年,足食足兵,东南大局,隐然以湖北为之枢。"。曾国藩说:"林翼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猛。"赐谥号文忠。

  “晚清四大名臣”之彭玉麟

  彭玉麟(1816-1890)清末湘军将领,湖南衡阳人。字号,雪岑、雪琴。

  早年曾参与镇压新宁李沅发起义。1853年(咸丰三年)从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并购洋炮。次年于湘潭之战击败太平军,任知县。后随军攻陷岳州,在武汉、田家镇连败太平军水师。1855年2月在江西湖口为石达开所败。于是整顿水师,配合陆军于1856年败太平军于樟树镇、临江等地,升广东惠潮嘉道。1857年,同杨载福等攻湖口,继夺九江、安庆,升安徽巡抚,力辞,1861年擢为水师提督,复授兵部右侍郎。1862年(同治元年)率水师策应曾国荃陆师沿江东下,堵截天京护城河口。次年与杨载福等破江浦、九洑洲、浦口,断绝天京粮道。攻陷天京,加太子少保。1868年会同曾国藩奏定长江水师营制。次年春回籍。1872年奉命巡阅沿江水师,疏陈整理事宜,并荐李成谋为长江水师提督,又奉命嗣后每年巡阅一次。1881年(光绪七年)署两江总督,再疏力辞,仍留督江防、海防。1883年晋兵部尚书,受命赴广东办理防务,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海完备,遣部将防守钦州、灵山。多次上疏主战,战后疏请严备战守,以防后患。1888年巡阅长江水师,至安庆。后以疾病开缺回籍。以平民之身逝于衡阳江东岸寓所。赠太子太保,谥刚直。并为他建了专祠。著有《彭刚直公奏稿》、《彭刚直公诗集》。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晚清四大名臣都是谁相关信息,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