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明透析 >

冯玉祥为何将溥仪赶出故宫

时间: 鸿宇2 文明透析

  “基督”冯玉祥为何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冯玉祥为何将溥仪赶出故宫?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告诉大家冯玉祥为何将溥仪赶出故宫,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哦。

  冯玉祥为何将溥仪赶出故宫:

  我们知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各方的博弈下,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优待清室的八项条款,使得末代皇帝溥仪等人仍然居住在故宫,沿用宣统年号,享受皇帝的生活。

  1922年,17岁的溥仪结婚。为了把这场婚礼办得体面风光,特成立了“大婚礼筹备处”。一时之间,头戴顶翎、身穿袍褂的遗老遗少,又大摇大摆起来地揍在北京的大街上……

  举办婚礼的消息传出之后,各方面送礼的络绎不绝。勋、张作霖、曹锟、吴佩孚、徐世昌等各路军阀均备有厚礼。此外,各省也前来祝贺奉礼,其中,奉礼最多的居然是辛亥革命的首倡之地广东。对此,有“基督”之称的冯玉祥深恶痛觉。

  冯玉祥的政治理念一直没有定型,总在摇摆之中,人称“多变”。可是,他有一点是自始至终都没有动摇,那就是坚定的反帝立场。1915年,袁世凯称帝,身在四川的冯玉祥顶住曹锟、吴佩孚等人的威胁和利诱,一面与护国军首领蔡锷联系,一面说服四川督军陈宦不要与护国军为敌,应宣布四川独立,反对袁世凯。最终,陈宦宣布四川独立,给了袁世凯沉重的一击(陈宦是袁世凯亲信)。

  1916年,张勋复辟。在那之前冯玉祥已经遭到军阀排挤,在北京郊外的西山赋闲。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他迅速回到部队,组织讨伐军,通电反对张勋复辟。随后攻入北京,平定了复辟丑剧。当时冯玉祥提出,要把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把皇宫的财产和文物收归国有。不过,由于段祺瑞反对,冯玉祥的主张中断了。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回马一枪占领北京,将贿选总统曹锟赶下台。曹锟下台后,在北京的一些遗老遗少和保皇党人乘机起来活动,散布清帝即将复辟的谣言。一时北京谣言四起,人心惶惶。针对这种情况,冯玉祥决定,立刻把溥仪赶出故宫。

  11月4日,内阁会议决议修改清室优待条件,修改后的优待条件共有五条:一、从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专号,与中华民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权利;二、每年补助清室家用50万元,另拨200万元开办北京平民工厂,收容旗籍平民;三、清室即日迁出宫禁,自由择居,民国政府仍负保护之责;四、清室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政府酌设卫兵妥为保护;五、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产则归国民政府所有。

  11月5日,鹿钟麟向溥仪等人宣布了修改后的优待条件,并限令溥仪即日出宫。

  当日下午,溥仪带着妻妾,一部分太监和宫女搬出故宫,先是住在什刹海溥仪父亲醇亲王载沣的故居醇王府,后又移居天津日租界的张园。

  据说,解放后,北京市民政局曾经考虑把出狱的溥仪安排到离人民大会堂不远处的故宫参加劳动,周恩来不同意:“不太合适吧?故宫每天那么多游客,如果都来看‘皇上’,怎么办?”

  溥仪被安排去了北京植物园。从此,溥仪就极少有机会去故宫了。

  冯玉祥的趣闻轶事:

  冯玉祥是典型的农民儿子。

  他的原籍在安徽巢县。父亲是乡下的泥瓦匠,后来投身行伍,全家迁到保定府郊外定居。冯玉祥的原名叫冯御香——“朝罢衣冠沾御香”,也许,他们家从巢县迁到保定,也是为了离天子脚下近一点,好方便“沾御香”吧。然而,他们实际上过着农夫的生活,春耕秋收,拔草拾柴,每逢青黄不接之际,就要把家用杂物送去典当。

  冯玉祥的性格非常敏感,这一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愤世嫉俗的种子。他恨当铺;也恨杂粮店,因为他们家日常吃的米面要靠杂粮店赊账;他恨鸦片烟,因为他的父母饱受其害;他恨贪官污吏;他恨土豪劣绅。总之,乡下贫困的生活,使他满脑子都是怨恨。他的童年只念过一年零三个月的书,从十二岁开始,就到新兵二十镇的军营里练枪打靶,他是一名真正的大兵。

  “御香”这个名字确实给他带来不少好运,据说当年慈禧太后从西北回鸾,二十镇要挑选身材健硕、名字吉利的兵丁去站道迎驾,他沾了御香二字的便宜,雀屏中选,真的一沾御香了!冯玉祥第一次和西北发生关系,是在1914年,他作为北洋警卫军第一旅旅长率领部队到陕西一带追剿白朗匪帮,足迹踏遍了陕州、潼关、西安、灵宝、渭南一带。“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大西北的景色,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之中。

  直皖战争以后,直军第二十师在阎相文师长率领下,开入陕西,驱逐皖系督军。冯玉祥的队伍取道潼关,第二次进入西北。事先冯玉祥请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岳给胡景翼写信,请他夹攻皖系督军,胡景翼慨然允诺。胡是渭北刀客中一名头面人物,黑道中人没有不认识他的。

  北洋政府任命阎相文为陕西督军。不料上任不到两个月,突然吞服生鸦自杀,成为民国以来最短命的督军。他的自杀,并无特别理由,只说担心自己不能统一陕西。对一个刚刚以胜利者身份走马上任的来说,这个理由近乎荒谬。

  阎督军死后,冯玉祥由旅长一跃而为陕西督军,成为民国以来升迁最快的军人。外间哄传阎相文的死与冯玉祥有关,后来,更有人写书,直指是冯玉祥在酒宴之上,以毒酒毒死阎相文,收编了他的队伍。但说归说,还是查无实据,遂成轰动一时的疑案。

  冯玉祥拒绝搬进阎留下的督军署,他在西安城西北角另建一座新的督军署。这块地方在明代称作皇城,在清代称作满城。辛亥武昌首义后,陕西响应,关中豪杰攻入满城,把里面的满人杀得鸡犬不留,尸积如山,房子也烧成一片焦土。冯玉祥就在这个地方,作为驻兵之地,修建他的督军署。

  这位农民的儿子终于有了自己的衙门,可以坐在高堂之上发号施令了。

  冯玉祥上任后,立即疏远了曾为他出过力的胡景翼,他派人对孙岳说:“胡部完全是土匪,扰乱地方,绝不能容的。”

  孙岳对冯翻脸之速,感到十分惊讶:“焕章(冯玉祥字)太不够朋友。胡笠僧(胡景翼字)刚帮了他一个忙,他就要反过来收拾他。”胡景翼也深感失望地说:“吴佩孚、冯玉祥要把我挤出陕西,要收编我的队伍。”

  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认为是向中原发展的机会,于是积极向吴佩孚请缨。不料吴佩孚对他素无好感,不肯让他上前线。冯玉祥勃然大怒,擅自将队伍拉出潼关。当时吴佩孚在前方忙得不亦乐乎,无暇后顾,只好委任冯玉祥为后方总司令,负责监视河南。

  出发前,冯玉祥把陕西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儿女亲家刘镇华,他把官兵们召集起来说:“这次出征,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讨伐媚日卖国的奉系军阀。”他抬起脚,把布鞋踢出老远,大声说:“我看督军的位置,如同这只破鞋,我们这次参加战事,完全是为尽我军人保国爱民的神圣天职!”

  壮哉斯言!然而,如果在民主国家,一个总统候选人说他视总统职位如破鞋,选民们还会投他的票吗?人们怎么指望一个把自己职位看作破鞋的人,能在这个职位上为国、为民效劳?好在中国的官员都不是老百姓选的,不烦操心。冯玉祥把陕西督军看作一只破鞋,是因为他一心想得到河南督军这个位置。冯玉祥绝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

  河南督军和奉系暗通款曲,宣布武装中立,凡是参战客军逗留豫境,一律解除武装。但冯玉祥的武装,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解除的?双方激战一天,豫军大败。冯玉祥乘机扫荡河南全境。几天以后,政府下令由冯玉祥出任河南督军。

  河南是吴佩孚的老地盘,他的大本营就设在洛阳,河南督军在吴玉帅面前,从来就像小媳妇一样。而冯玉祥又是个一贯自行其是,不听号令的人。翩翩儒将和草莽英雄之间,必然水火不容。

  上任没几天,吴佩孚便勒令冯玉祥协饷八十万元,以后每月协饷二十万元,冯玉祥就算能筹得出这么一大笔钱,也不会白白送给吴佩孚。他复电拒绝了。吴佩孚明确告诉他,如果他做不到,就请让出河南督军的位置。

  冯玉祥感到在河南没办法待下去了,于是跑到保定向曹锟哭诉,他的用意是向吴佩孚摆出投靠保定系的姿态。不料曹锟对河南小媳妇的处境,大表同情,劝冯玉祥干脆调到北京。冯玉祥吃了一个哑巴亏,有苦说不出。

  1922年10月,大总统颁布明令,任命冯玉祥为陆军检阅使,交出河南地盘。冯玉祥百般无奈,只好到洛阳向吴佩孚辞行。吴佩孚向冯玉祥提出三个条件:一、河南可以每月为冯玉祥的第十一师协饷二十万元;二、冯玉祥只准带走他的第十一师;三、近几个月来冯玉祥在河南新招募的三个混成旅,应该留在河南。

  “一切悉听大帅安排。”冯玉祥毕恭毕敬,倒行而出。但一回到开封,他立即命令新招的三个混成旅以第十一师的旗号,连夜向北京开拔。他们走后,把旗号运回开封,第十一师才正式动身。就这样,他的西北军队终于堂而皇之地开入了北京帝都。

  冯玉祥的西北军是一支训练很严格的队伍。从招兵开始,就非常重视士兵的素质。普通士兵以青壮年农民以主,挑选新兵时要先看看头上有没有辫子,没有不行;再看看手掌有没有厚茧,没有也不行。头上有辫、手上有茧,是老实巴交、单纯保守、能够吃苦耐劳的标记。

  冯玉祥喜欢问士兵:“你们从什么地方来的?”

  士兵们要回答:“我们是从乡间来的。”

  “你们的父母、亲戚、朋友是什么人?”

  “都是老百姓。”

  他也常问自己的儿子:“你的曾祖父和祖父干什么的?”

  儿子要回答:“当过农民、渔夫、兵丁。”

  听到这样的回答,他便高兴地笑起来。

  冯玉祥利用一切机会,向他的官兵灌输平民意识。但西北军里的等级是非常森严的,冯玉祥的命令就是圣旨,任何人不得违抗。在冯玉祥的心腹军官里,没有一个在国外接受过教育。他们的文化水平都很低下。他们打仗靠的是经验和从说书艺人那儿听回来的故事,直至模仿《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来指挥战斗。

  为了维护冯玉祥本人在军队中的绝对权威,他把士兵们“结盟”、“入会”一类的活动悬为厉禁。但实际上,帮会势力早已渗透他的军队,他的长兄冯基道就是一个黑社会大佬,他手下第一战将张之江也是一名帮会分子。

  冯玉祥利用____作为维系他的军队的基础。他要求全体官兵都受洗入教。这位大老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消防水龙头给他的官兵行受洗礼。但对于那些老实巴交的农家子弟来说,基督____是一个可以公开的帮会而已。

1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