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明透析 >

汉朝公主刘细君的和亲史

时间: 鸿宇2 文明透析

  汉朝公主刘细君和亲的历史简直太狗血,嫁完老头嫁孙子?这是怎么回事?汉朝公主刘细君的和亲史到底是怎样的?赶紧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汉朝公主刘细君的和亲史吧,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汉朝公主刘细君的和亲史: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中原人与游牧民族打交道一向依靠军事手段或者是和亲,再不然就是被游牧民族长驱直入,败得一塌糊涂。

  中原百姓对于和亲这种低声下气的事情向来是感到有些耻辱的,所以总是避而不谈。所以史书上往往大书特书霍去病、卫青等名将的彪炳战绩而很少提及和亲的事情。但,哪怕是在汉帝国最强盛的年代里,汉武帝刘彻都曾经低下头与游牧民族和亲。

  其实,自打马镫出现以后,马上的骑士就已经可以在战争之中占据完全的上风了。来去如电的骑兵采取了打草谷的战法之后,不善骑射的中原人就更加拿他们没有了办法。于是在国力不够大军征讨的时候,帝国往往采用和亲的办法暂时稳定北方草原。

  其实,汉朝在刚刚建立的时候曾经与匈奴人有过一次交锋,可惜战胜了强敌的项羽之后,刘邦却被强悍的匈奴人重兵围困在了白登山,从此认识到了匈奴人的可怕,汉王朝甚至多次派皇族公主与匈奴单于和亲。

  但是随着匈奴人的实力越来越强盛,和亲这种宣城以最小的代价换来和平的方式渐渐不被蛮横的匈奴人认可。尤其是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年间,这样的和亲眼看就要失去作用了。在内忧外患之下,张骞出使塞外,想要联合西域诸国联合抵抗匈奴,可是这样就必要给这些国家足够的信任,什么办法好呢,还是和亲!

  雄心万丈的汉武帝也没有办法,为了早日肃清匈奴这个心头之患,他再三考虑之下还是答应了西域各国想要和亲的要求。可是如何挑选合适的宗室女子呢,这个问题上,汉武帝也犯了愁。思考再三,刘彻最后选定的人是哥哥的孙女刘细君,这可谓是第一位外出和亲的金枝玉叶。但是因为当年刘细君的父亲曾经造反,他失败后,刘彻不忍心杀害年幼的刘细君,所以就将她留在了江都,逃过一劫的刘细君这一次却没能逃得过去了,这个有着正宗皇室血统的公主成了汉武帝权衡再三之下的牺牲品。

  于是,公元前105年,刘彻加封刘细君为公主,并且将她下嫁给了乌孙国的国王,希望借此获得乌孙国的支持。但是谁料到这位公主的日子虽然贵为王妃却十分凄惨。先不提她远离长安故国远嫁西域,单只是她的夫君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一条,就已经让大汉国的公主苦不堪言了。但是身为国家抛出的一枚棋子,她必须忍住泪水和这位老人成婚。

  然而,这位老人的身边很快就出现了另外一位夫人,那就是来自匈奴的公主。于是,刘细君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迎合着老国王的心意,时时小心不能被匈奴公主抢了先机。所以在饮食的不习惯之外,刘细君还得时时与匈奴公主钩心斗角。可谓凄凉。

  可怜的刘细君还没有迎来人生中真正的悲哀。因为乌孙国王知道自己年老体衰,时日无多,所以,这位垂垂老矣的国王竟然想要将刘细君嫁给自己的亲孙子。原本是奶奶辈的刘细君要嫁给乌孙国王的孙子?这简直让刘细君无法接受,身为大汉人的她根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匪夷所思之事,所以向母国上书请求拒绝。汉武帝却因为急于寻得乌孙国的支持,竟也不管大国风仪,令刘细君下嫁给老乌孙国王的孙子“军须靡”。

  于是,原本的乌孙国王的夫人成了孙媳妇,一女侍二夫已经足够耻辱但是如果这两位丈夫竟然是祖孙呢?没由来的让人绝望。失去母国支持的刘细君只能认命,幸亏两年后老国王逝世,他的孙子出任乌孙国王。刘细君与军须靡两人也养育了一位公主,这让刘细君深得丈夫的宠幸,乌孙国彻底倒向了大汉。

  有了乌孙国在西域的支持,刘彻在内外合围之下国内情局大为缓解,所以慢慢的有了与匈奴决战的勇气。后来他也的确将胡人驱逐到了大漠以北。但是,留在乌孙国为大汉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刘细君却没能真正的颐养天年,四十四岁时因为难产,年轻的刘细君不幸罹难,在新生命的痛哭声中走完了她无比坎坷无比艰辛的一生。

  其实,刘细君的一生较之王昭君更加悲辛,可是后人却仿佛很少再提这位大汉公主,难道真的是因为不忍卒闻吗?

  汉朝公主刘细君简介:

  乌孙公主刘细君,汉室宗亲。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本名细君。元鼎二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昆弥愿与汉通婚。原为闲臣之女,忽为荣耀公主身。武帝钦命细君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明知胡地苦,何为嫁女郎。

  乌孙公主,身世凄凉;汉家和亲,远离家乡。千山万水,伶仃孤苦,汉代远嫁之公主第一人;琵琶声声,悲歌一曲,异国凄凉之女子忆故乡。感天动地之愁绪,秋声起,心感伤。

  乌孙公主,孤苦伶仃。乌孙王昆莫猎骄靡年纪已老,细君仅与其孙年龄相当。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夫妻之间一年会面仅一、二次,全无温情可言。细君乃汉宗室之女,来自"礼仪之邦"。 相比中原文明,乌孙乃相应落后,穹庐为室毡为墙,以肉为食酪为浆。风俗勉相就,洒泪守空房。

  乌孙公主,痛心哀伤。昆莫猎骄靡后曾使其孙岑陬娶细君为妻,细君不肯从命,上书汉朝天子,希冀得到亲人之支持。汉天子回曰:"从其国俗,吾欲与乌孙共灭胡。"细君无奈,为汉帝征服匈奴之大业,再次成为岑陬之妻。祖孙共妻俗,细君心哀伤;5年后去世,终生不曾归汉。

  乌孙公主,悲秋歌荡。"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歌词内容初看起来似乎单调,但若于细君只身异域的境况联系起来,就不难体会作者感叹自身孤独和眷恋故土的复杂心情。血泪为墨之名篇,千古女子之吟唱。或许文姬为之洒泪,或许昭君为之感伤。白居易为之咏叹:"乌孙公主归秦地,白马入潞州。……画角三声刁斗晓,清商一部管弦秋。" 黄庭坚为之感伤:"……万里嫁、乌孙公主。对易水、明妃不渡。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公主坎坷路,天涯凄凉人。

  秋风瑟瑟秋悲凉,愁云荡荡愁断肠。

  路远迢迢路望尽,山高重重山凄凉。

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