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军事历史简介
唐朝(618—907)全国境一,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以汉族为主体的各 民族广泛融合,与亚洲各国友好交流频繁进行,农业、手工业蓬勃 发展,商品交换空前活跃,先后出现过贞观、开元盛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朝军事历史,希望能帮到你。
唐朝军事历史介绍
唐建国后,沿袭随朝三省六部制,实行统一的 中央专制主义集权统治。尚书省厂设兵部为中央最高军事行政领 导机关。置尚书一人为长,侍郎二人为副,下领兵部、职方、驾部、库 部四司,各置郎中、员外郎一或二人。兵部统掌全因军政事务,凡各 军事单位的编制定额及其审定,征召或增减兵员,调遣兵马,选拔 武官,以及全国地图、甲仗、监牧的管理,皆由兵部负责,或会同有 关机构共办。
中央统率全国府兵的机构是十二卫和太子东宫六率。卫各置 大和、率各置串和副率为正副长官,以其僚属分掌具体事务。府兵以外直隶于皇帝的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等北衙 禁军,置大和统领。战时则临时任命行军元帅、行军总管 和招讨使、都统等为帅,统军征战,战毕即回原任。 在地方,于各州和边镇设大总管府或总管府(后分别改称大都 督府和都督府),出地方高级军政机构,分别置大总管、总管为长。 中唐以后,又于边镇和军事冲要置节度使或经略使,为统辖各地区 军、政、民、财的最高长官。同时、边境要镇还没有军、守捉、坡、镇、 戊等军事机协,负责戊守事宜。
唐朝还实行监军制度,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自唐初至武后时 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 任出征军队的都监或都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 唐朝军事统领机构和将帅:一般直隶于皇帝,由皇帝决定建裁和任免。安史乱前,中央尚能有效地控制军权,安史乱后,中央集权 大为削弱,出现了港镇拥兵割据日趋严重的局面。正是这种割据,最终导致唐朝灭亡。
唐朝军事历史简介
府兵是唐初的主要军事力量。其编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又称军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军府长官为折冲都尉,副职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称卫士或侍官。军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卫和六率。十二卫各设大一人,直接听命于皇帝。六率各设率一人,隶属于太子。军府最多时有六百三十四个,约百分之四十分布在京师所在的关中,以便中央政府手握重兵,控制四方。府兵必须凭尚书省兵部的兵符才能调拨。战时由皇帝命将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将领回朝,士卒归府,将无常兵,难以干预国政。
唐代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卫士二十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征点标准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①。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其经常性任务是轮流到京城宿卫(称为“番上”),或到边境和内地的要地戍守。战时则应征作战。卫士服役期间,免除其自身的租调,但衣装、口粮和大部分兵器都要自备。府兵制虽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但卫士个人的负担却很沉重。在均田制破坏的过程中,此制亦随之破坏,后为募兵制所代替。
募兵(又称兵募)在唐初不是常备军,只是战时才临时招募,后来逐渐制度化,成为常备军。另外,还有北衙禁军,其主要任务是守卫皇宫。
看了唐朝军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