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升迁稳坐的原因
包拯,字希仁,北宋著名的官僚,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包拯升迁稳坐的原因,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包拯升迁稳坐的原因:
千百年来,包拯以仗义为民请命、与民伸冤除害闻名于世,因而受到百姓持久不息的爱戴与敬仰。有关他的事迹在民间口碑相传,世代不衰,并敷衍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赶上个“好脾气”的皇帝
包拯出生于官僚家庭,从小生活在富足有余的环境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传统戏曲把他说成被父母遗弃,由嫂子(包拯系独子)带大成人,用于铺垫包拯的身世和他对百姓疾苦的熟识,此种演绎可以理解,但这不符合历史事实。
包拯29岁考中进士,按宋朝的制度,考中了进士就可以外出做官,这也是包拯十年寒窗所追求的。但老迈的父母不愿离开故土,这使得包拯面临离家做朝廷命官还是在家侍养父母的两难选择,在功名与尽孝中他选择了后者。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评论,“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包拯的死对头欧阳修也客观评价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这就是包拯的至孝,他一生行事出发点就在于此。
从以后实践来看,包拯履行了他的承诺。他的好友吴奎称颂包拯“竭力于亲,尽瘁于君”,这是旧时代社会士大夫在伦理道德上要做到的两个重要标志。当朝的仁宗皇帝自己终生坚守孝义高于一切,不孝无以为国的行动理念,在这点上包拯自身的优势得以凸现。据此,包拯引起了仁宗皇帝的注意。
包拯为后世所歌颂和怀念,一方面是因为他为百姓做了好事,百姓从内心深处感激他,歌颂他;另一方面源于包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魅力,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强大的人格力量,成为后来者汲取人格力量的源泉。史载,包拯为人刚直,敢于忠言直谏,从不趋炎附势,是北宋仁宗朝一位劲正之臣,他一生坚守“大奸必摧”的原则。吴奎在他《墓志铭》中指出了包拯:“人或曲随,我直其为;人或善容,我抗其辞”的性格特点。
每一个杰出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包拯从政时,上距宋太祖开国已七八十年,北宋的统治已进入中期。开国时期那种朝气勃勃、励精图治的精神,已逐渐消失,官员大都变得懒散,不少人置国家大事于不顾。选拔能为国家干实事的人是当时社会一种客观需要,这给从小就“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知事君行已之方,有竭忠死义之分,确然素守,期以勉循”的包拯显示与人迥异的才华提供了机会。
在仁宗一代的政治生活中,重视谏官的作用,从而对权幸之辈有所打击排斥,扶植朝廷的正气,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包拯的一生,实际是谏官的一生,他一生的光辉无不集中于此。北宋台谏是有别于以往的一种监察制度,其主要标志是台官与谏官事权相混,合成一势,成为“人主之耳目”,并享有“风闻言事”无需查实的特权。尤其是仁宗在位的40年里,一度被太后剥夺的皇权虽然重新回到宋仁宗手里,分量却不像原来那样重了。君臣就国务展开争论,甚至台谏与皇帝直接对抗均时有发生。仁宗在性格上的懦弱无疑与吏治涣散、政事不举有直接关系,但同时也营造出一种使包拯等人各抒己见的政治氛围。这样,台谏制度和台谏势力就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著名的直言敢谏的台谏官除包拯以外,还有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余靖、唐介、吴奎等人,时称“天下是非付之台谏”,成为社会舆论中心。黄燕生在《宋仁宗、宋英宗》一书里载有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一个曾入皇宫中参加法事活动的和尚回忆说,有天晚上,仁宗皇帝忽然前来观看,看了很长时间。皇帝显得很高兴,下旨赐每个僧人紫罗一匹,众僧纷纷致谢。仁宗又走近说,来日出东华门,将紫罗放在怀中,别让人瞧见,否则包拯等台谏官又要有文字论列了。当时这些和尚们都感慨不已,堂堂一代君主,以微物赐僧,尚如此畏惧言官,可见皇帝也不好当啊!
针对这一现象,张其凡先生认为,仁宗这一时期,最能体现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点,皇权、相权、台谏之权三足鼎立,互相制约,使政治上显现宽松局面。这点分析应该说是恰当的。台湾学者普遍认为,包拯生性耿直,皇帝能容忍他过激的谏言,这与仁宗懦弱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算包拯有福赶上一个“好脾气”的皇帝。北大孔繁敏教授认为仁宗与包拯是特定时代的君臣之遇。这一评论是到位的。
向陈腐势力斗争的典型代表
包拯一生政治上主要表现是积极的,他的思想充满了改革的色彩,他进谏言,是他要求改革的一种积极手段。由于希望看到光明的东西,所以痛恨黑暗的东西;由于希望干事,干净的人能够进入相应秩列,所以对不干事的人大加弹劾。包拯上章弹劾宰相宋庠,说他当政七年,阴拱持禄,窃位素餐,安处洋洋,以为得策,说他固位无耻。其实,宋庠只是属于庸碌无能的大臣类型,并没有什么违法乱纪的严重罪过,这种人在皇上及朝臣的心目中说不上有太大的问题。包拯认为宰相不能像小官那样,必须有贪赃枉法的才能算有罪过,国家重臣,没有政绩就是大过。听到这样的话,千年之后作官者又作何感想?包拯独到的吏治思想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即使现在也有很多可效法之处。
包拯把弹劾的矛头对准侥幸取巧的皇亲国戚张尧佐,对准胡作非为的宦官阎士良,对准贪赃枉法、残害百姓的酷吏王逵……弹劾这些人物,要有胆量,要有勇气,要有正直无私的精神。得罪他们,有时还会得罪皇帝,还会得罪他们的朋党及利益共同体。包拯置这些于不顾,不避权贵。他说:“除君之恶,惟力是视。”实际做到“摧压横猾”、“大奸必摧”的地步。包拯等人在诤谏、弹劾方面的不懈努力,对于当时的政治起着重要的作用。整个仁宗朝,皇亲国戚和宦官势力,虽然受到某些优待,但还没有发展到干预大政、阴谋弄权的地步。那些滥用权势,胡作非为的官僚也因包拯等谏官的弹劾,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受到限制。这同包拯、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司马光等人对这些势力有所斗争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北宋整个一代,包拯是对统治集团内部的陈腐势力、危险倾向、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坚决斗争的一个代表人物,取得了较大成果,对其后各代的政治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是包拯对北宋政治做出的一个特殊贡献,也可以说是对后世影响的一个主导方面。
另外,我们也应看到,宋代的司法行政制度使监司手中掌握实权,这种权力一旦被包拯这样立志为民干事的人所掌,就能为百姓做些有益的事,这也是包拯这样的人能做些有价值的事的一种制度上的保证。
当然台谏对宋政治的作用历来有不同的评价。褒者认为宋之生命在台谏,抑制了不正之风;贬者认为台谏好生事,致使国无定。其实提高台谏官的地位,是皇权清明的表现,至于运用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皇帝。由于仁宗处事摇摆反复,当谏官们言及他的“神经”或“心爱之物”时,仁宗也会采取相应措施,发一发皇威。史载,御史唐介弹劾宰相文彦博进而攻击包拯好友谏官吴奎,这本是朝中派别的一场斗争,是弹劾张尧佐势力的继续。但应当看到,以包拯为首台谏官集体弹劾张尧佐,毕竟伤了仁宗皇帝面子,为了平衡政治力量,吴奎被外放。包拯给仁宗上了《请留吴奎依旧供职》疏,仁宗皇帝不予理睬,并讲,这是包拯等人朋党的大暴露。这表明仁宗在当时特定的情况下对包拯是不支持的,也可以说是不信任的。经过再三考虑,包拯向仁宗提出请求外任。所谓求外任,其实是君臣之间处理失信关系的一种办法。从包拯的政治活动和情绪来说,以后三四年是一个低潮期,这期间仁宗皇帝对包拯的态度冷淡了下来。这种冷淡态度,在包拯政治活动上的反映是,这一时期他对现实政治的建议大大减少,似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能升迁能坐稳的个中原因
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包拯升任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成为台官的首领。这个变动,说明仁宗还是想让包拯这样的人发挥点作用,这样有利于朝政,有利于家国。包拯又成了仁宗的近臣,在朝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职位。包拯当御史台长官,对当时的政治是有所建议有所改革的,比较中肯地提出了一些问题。但人们明显地看到,在此任上的包拯显然不像当谏官时那样锋芒毕露,敢说敢为,无所顾忌。谏官包拯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史家认为,这时包拯的思想比过去来得更加平稳些。
任何皇权给予臣子的权力都有个限度,这个限度不是靠制度来保证,而是依靠掌权者清明的程度,仁宗也不例外。包拯是仁宗朝少数几个未受到过大的政治冲击、未遭贬逐的官僚。纵观中国历史上仕途坎坷的官吏,不是由于思想上对现政权构成威胁,就是由于在实际权位上危及到了当朝的统治者。如与包拯同朝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都是仕途坎坷、屡遭贬逐。而包拯不同,他主要不是以政治改革为使命的思想家,而只是实干家。
包拯在北宋复杂的仕宦生涯中,总的说官运畅通,波折不多。这同他“犯颜抗谏”、“不合群”的性格似乎是矛盾的,个中原因值得特殊关注。
在所有论述中,张田评论可谓独到。张田是包拯的门生,包拯奏议集就是由他负责编纂的。他在这个文集题辞中指出,在先朝担任谏官和御史的人很多,不到三四年,这些人就升到侍从的近列,然而最后不得大用,又多不得善名以去,惟独包拯,是进无他吝,天下又不得异议的人。这原因何在?张田以为,包拯一生忠于皇帝,尽力干事,尽管有时谏言激烈,但无异心,因而皇帝可以容忍,可以理解,并采纳他的奏议;由于他刚直,不与人结成朋党,所以不偏袒任何人任何事,因而少有卷入朋党之争,免遭攻击;因为他办事公道,因而没有把柄被人抓住,这样就可以不被别人牵制。我们从张田的评论中似乎知晓了性格刚毅、坚持原则有时到了不通人情程度的包拯能升迁能坐稳的个中原因,知道了仁宗对包拯信任与支持多于不信任与不支持的个中原因。
“君圣臣直,君暗臣佞。”君臣在谏的方面,一般说来,君主起先导作用。君主的虚怀才能换来臣下的竭诚。从历史来看,仁宗时代批评朝政的臣僚不少,尤其是涌现一批直言敢谏的台谏官,而仁宗以后赞扬仁宗朝政的臣僚甚多,乃至誉为宋统治最好时期。这一矛盾现象从某种角度说是对仁宗纳谏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