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宋朝 >

北宋丁谓的历史

时间: 鸿宇2 宋朝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任参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北宋丁谓的历史,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北宋丁谓的简介:

  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通籍后丁谓官运亨通,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工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副使。大中祥符元年(1008),召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加枢密直学士。后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书。

  生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谓以参知政事身份任平江军节度使,衣锦归里,"建节本镇,一时为荣"。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据《中吴纪闻》、《姑苏志》等记载,丁谓第宅在苏州大郎桥,"堂宇甚古,有层阁数间临其后,号晋公坊。"龚明之曾到其故宅与他的孙子德隅过从。又据《吴门表隐》记载:"甫桥丁家巷,宋丁谓旧宅。南濠丁家巷有丁家园,为谓之别业。今道旁有青石座椅、上马石"。又据《吴县志》记载,大中祥符间,丁谓任苏州军节度使时,宋真宗曾为他在苏城西南横山吴王拜郊台后丁家山下建造过第宅。又,蓝家巷(今钮家巷)原有丁晋公庙。

  北宋丁谓的历史:

  丁谓是北宋人,一生为赵家打工,服务于宋太宗、真宗和仁宗三代领导核心,是当之无愧的三朝元老。早年,丁谓做过工部员外郎,相当于建设部副部长,主抓全国基础设施建设。

  公元1015年,皇城失火,烧得皇宫面目全非。宋真宗钦点丁谓担任重修宫殿工程总指挥。要说,这个活不难干。打开国库,搬出金银可劲儿花就是了。可要是统筹规划地干,用最少的钱费最少的力气,把皇宫多快好省地盖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摆在丁谓面前的难题主要有二:建材问题,运输问题。试想,修建皇宫这样浩大的工程,单凭牛马的脊背劳工的肩膀运送建材,那要费多大的劲。

  作为项目负责人,丁谓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命人在皇宫前开挖沟渠,把京城附近的汴河水引入渠中,随即以小船、竹筏把木料、石块径直送到工地一线。开渠挖出的土呢也不用运走,就地留下用来烧砖。等工程基本完工,把渠水排净,将灰土瓦砾等工程废料填进沟里,覆上土压实,又是一条光亮平整的大街。

  简单来说,丁谓采取了挖沟取土烧砖——引水入沟保证运输——填沟处理垃圾的方案,顺顺当当地解决了取土烧砖、材料运输、清理废墟这三个工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既节省了时间和费用,又使整个工程井然有序。对此,宋朝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不吝赞美之词,赞扬丁谓英明神武,“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为国为民省下了大笔银子。丁谓的高明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到了仁宗在位时,丁大人买了一次房子,却被同僚认为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因为无论地段还是地势,这套房子都不怎么样,单从其所处的冰柜街这个名字,就能体会到地段之冷僻,地势之低洼。

  大家都知道,无论哪朝哪代,无论房地产有多少泡沫,无论退潮之后有多少人在海滩上裸泳,地段永远是支撑房价稳如泰山的不二基石。然而丁谓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在这样的地段置业安家,着实让人大跌眼镜。难道他老丁又有什么高招,能负负得正、差差成优?

  想搞明白此中原委,可以翻一翻披露了不少北宋高层内幕的《东轩笔录》,它的作者魏泰很有娱记潜质,嘴勤手也勤,因与政界上层过从甚密,从而掌握了不少秘闻。老魏白天打探消息,晚上秉烛疾书,把这些珍闻一一记录在案,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据《东轩笔录》记载,丁谓在买房之后,当即着手布置市政建设。

  第一步,在集禧观(当时叫会灵观)修建一个蓄水池,不论是打着安全第一、未雨绸缪的旗号用于储备消防用水,还是美化景观,这项人工造湖工程名正言顺。挖出来的土不能浪费,直接运到老丁自己家,垫在地面上,是为“取弃土以实其基,遂高爽”,解决了地势低洼的问题。

  第二步,上奏皇帝,在自家门前拓宽马路,并在附近修了一座桥。关于为什么修路修桥,书中没有说清楚,想来凭着丁谓的智慧,这个理由一定堂而皇之,容不得别人质疑反对。

  丁谓的这个两步走策略十分有效,自己家门口很快变成了守着交通要道的黄金地段,史称“宅居要会矣”。如此一来,出门方便不说,房价那可是腾腾地上涨。

  考虑到丁谓在宋真宗在位时,不过四十多岁,即便是修建宫殿时,也刚刚四十九岁。而到了仁宗朝,他已经迈入花甲之年。通过魏泰笔下记述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丁谓早年是尽职尽责的,晚年是假公济私的。这种由晚节不保带来的房产增值,怎么看怎么充满了遗憾。

8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