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宋朝 >

宋代才女张玉娘

时间: 耀聪2 宋朝

  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丽水市)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仅活到27岁,留存诗词100余首。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宋代才女张玉娘。

  人物生平

  张玉娘(1250 ~1276), 宋末 文学家,处州 松阳(今属 浙江丽水市)人。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张玉娘自幼喜好文墨,尤其擅长诗词,当时人曾经将她比作东汉 曹大家( 班昭)。她著有《兰雪集》两卷,留存诗词100余首,其中词只有16首,有人称之为 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她与 李清照、 朱淑贞、 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玉娘生于宋 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 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仅活到27岁。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时以班昭比之。然她才丰而运蹇,未尽其才,将婚而逝,事追“ 梁祝”,一生充满了痛苦与坎坷。

  松阳“梁祝”

  玉娘十五岁时和与她同庚的书生 沈佺订婚。沈佺是 宋徽宗时状元 沈晦的七世孙。沈、张两家有中表之亲,自小青梅竹马。订婚后,两个情投意合,互赠诗物。玉娘曾亲手做了一个香囊,并绣上一首《紫香囊》诗送给沈佺。诗云:

  珍重天孙剪紫霞,沉香羞认旧繁华。 纫兰独抱灵均操,不带春风儿女花。

  后因沈家日趋贫落,沈佺又无意功名,玉娘的父亲有了悔婚之意,玉娘竭力反对,写下《双燕离》诗:

  白杨花发春正美, 黄鹄帘低垂。燕子双去复双来,将雏成旧垒。

  秋风忽夜起,相呼 渡江水。风高江浪危,拆散东西飞。

  红径紫陌芳情断,朱户琼窗侣梦违。憔悴卫佳人,年年愁独归。

  玉娘父母迫于无奈,写信给沈家:“欲为佳婿,必待乘龙。”沈佺不得不与玉娘别离,随父赴京应试。玉娘不仅以私房钱资助沈佺,还赠诗表达自己的别离之情,《古别离》云:

  把酒上河梁,送君 灞陵道。去去不复返,古道生秋草。

  迢递山河长,缥缈音书杳。愁结雨冥冥,情深天浩浩。

  人云松菊荒,不言桃李好。淡泊罗衣裳,容颜萎枯槁。

  不见镜中人,愁向镜中老。

  别后,玉娘更是思念 沈郎,饱受相思的凄苦。诗《山之高》三章云: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 朝云暮雨心来去,千里相思共明月

  又填了一阕词曰:

  何时,星前月下,重将清冷,细与温存。 蓟燕秋劲,沈郎应未整归鞍。

  数新鸿、欲传佳信;搁兔毫、难写悲酸。 到黄昏、败荷疏雨,几度销魂。

  沈佺是个丰神翩翩、才思俊逸的士子,虽只有22岁,在京城顺利通过经、论、 策三场考试进入殿试,高中榜眼,金榜题名。他的才思在京城一时传为佳话。据说,在面试时,主考官问得沈佺是松阳人士,恰好这位主考到过松阳,于是考官拿松阳的地名出了上联让沈佺对对子,上联是:“筏铺铺筏下横堰”。才思敏捷的沈佺很快就对出下联:“水车车水上寮山”。对句工整完美,上联的“横堰”是地名,沈佺对的“寮山”也是地名,且都在松阳。立时,众皆惊叹。考官又出了许多题,沈佺均对答如流,不落凡俗,一鸣惊人,称奇才。沈才子之名由是京城尽知。 然而,天不佑人,他不幸得了伤寒,病入膏肓。 当玉娘得知沈佺是“积思于悒所致”,即寄书于沈佺,称“妾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沈佺看信后感动不已,强撑起奄奄病体,回赠玉娘五律一首:

  隔水度仙妃,清绝雪争飞。娇花羞素质,秋月见寒辉。

  高情春不染,心镜尘难依。何当饮云液,共跨双鸾归。

  沈佺知道自己已不治,只期待玉娘“共跨双鸾归”,在阴间相聚。此时沈佺还在赶回松阳见玉娘的路上。1271年农历12月25日丑时,沈佺去世了,给玉娘带来无限的悲痛和无尽的思念。《哭沈生》云:

  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愿将今日意,化作阳台云。

  仙郎久未归,一归笑春风。 中途成永绝,翠袖染啼红。

  怅恨生死别,梦魂还再逢。宝镜照秋水,照此一寸衷。

  素情无所著,怨逐双飞鸿。

  此后,玉娘终日泪湿衫袖,父母心疼女儿,想为她另择佳婿,玉娘悲伤地说:“妾所未亡者,为有二亲耳。”玉娘拒绝再婚,为沈佺守节,恹恹独守空楼,度过5年悲痛的日子。又一年的元宵节来临,玉娘面对青灯,恍惚间见沈公子出现,对玉娘说希望您不要背弃盟约。语毕,人不见。玉娘悲痛欲绝,喃喃说道:“沈郎为何离我而去?”半月后,一代才女受尽了相思的煎熬,终绝食而死。

  玉娘的父母终于为女儿矢志忠贞的行为所感动,征得沈家同意,将玉娘与沈佺合葬于西郊枫林之地。月余,与她朝夕相处的侍女霜娥因悲痛“忧死”,另一名侍女紫娥也不愿独活,“自颈而殒”,玉娘生前畜养的鹦鹉也“悲鸣而降”。张家便把这“闺房三清”(即霜娥、紫娥和鹦鹉)陪葬在沈佺、玉娘的墓左右,这便是松阳有名的“鹦鹉冢”。

  张玉娘不仅生前不幸,为殉情而死,而且死后也是不幸的。她虽“情独钟于一人,而义足风于千载。”却鲜为人知;所著的《兰雪集》两卷,也长期默默无闻。“历三百年后显于世。”直到明代成化、弘治年间,邑人 王昭为之作传表彰,她的事迹才始显于世。清代顺治间,著名 剧作家 孟称舜任松阳教谕时,为其事迹所感动,为其诗词所折服。于是发动乡绅为张玉娘修墓扩祠,刊印《兰雪集》,并为她创作了著名的35折传奇剧本《张玉娘闺房三清鹦鹉墓贞文记》。从此,玉娘的事迹和作品才得以流传。但因印数不多,流传不广,知者甚少。一颗璀璨的明珠差点被埋没在 历史的尘埃之中。

  人物评价

  历代的有识之士很看重张玉娘的诗词和为人。早在元代,当时最负盛名的学者,诗人虞伯生读到《山之高》三章赞曰:“有三百篇(《诗经》)之风,虽《卷耳》、《虫草》不能过也!”读到“我操冰雪洁”句时赞:“真贞女也,才女也!”当读到《暮春夜思》末句“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时,拍案道:“此岂妇人所及!”;现代著名词学家 唐圭璋教授在三十年代所写的《宋代女词人张玉娘——“鹦鹉冢”故事的来源》中写道:“谁也知道,宋代女词人,有 李易安(李清照)、 朱淑真、 魏夫人、吴淑姬这一班人。

  可是很少人知道,宋代还有一位女词人张玉娘,足以和她们分庭抗礼呢!……她短促的身世,比李易安、朱淑贞更为悲惨。李易安是悼念伉俪,朱淑贞是哀伤所遇,而她则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含恨千古。……她这种贞孝的大节,不独超过寻常百姓,便是李易安,朱淑真也还逊一筹呢!”他大声疾呼:“一般文学史家,应该留出一点篇幅,叙述这已经隐埋了六百多年的女作家。”现代词学家 谭正璧在其编著的《中国女性文学史》中写道:“宋代女词人以地位著名的,有魏夫人和 孙夫人。以作品著作著名的,有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被称为四大词家”。陶秋英教授在她的《中国妇女与文学》一书中有言:“玉娘的诗,绝少闺阁气,她最擅长于古风,简直没有一首不显露一幅好图画呢!而女子长于古风,也是一个特点。……她的词也很好,虽不十分多,差不多首首都好。”现代戏曲史家 赵景深教授称张玉娘故事为“一出希腊式的大悲剧”。

6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