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景德镇窑瓷器
景德镇窑是中国宋代重要瓷窑之一,在今江西景德镇。其烧瓷始于唐武德年间(618~6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现的宋代烧瓷遗址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杨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窑等。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宋代景德镇窑瓷器。
宋代景德镇窑瓷器历史
景德镇窑是中国宋代重要瓷窑之一,在今江西景德镇。其烧瓷始于唐武德年间(618~626)。“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到了宋代,景德镇人高超的制瓷技艺受到皇室青睐,宋真宗下旨将景德镇瓷器进贡朝廷,并将自己的年号赐作景德镇瓷器底款,在瓷器底部书写“景德年制”四字。久而久之,便有了“天下咸称景德镇”之说。 南宋时期,北方连年战乱,大批陶工纷纷南迁躲避战乱,景德镇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着天下陶工,成就了攀登陶瓷艺术高峰的世界瓷都,为景德镇赢得了“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能工巧匠之精华”的美誉,使景德镇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陶瓷的制瓷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现的宋代烧瓷遗址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杨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窑等多处,其中以景德镇市东南的湖田窑遗址规模最大,产品丰富,质量精良,最有代表性。景德镇瓷影响到南方各省,形成了遍及江西各地和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诸省的景德镇窑系。宋代景德镇窑瓷器曾畅销南北各地,流传于世与墓葬出土的器物很丰富。多年来江西、江苏、辽宁、浙江、 湖南、 湖北、安徽、河南、陕西、四川、河北、吉林、内蒙古等地区的30多座纪年宋墓中出土了多达18种器类,近300件的景德镇窑瓷器。南宋时,景德镇窑产品远销海外如南朝鲜、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
宋代景德镇窑瓷器特点
景德镇窑产品以民间生活日用品为大宗,饮食具酒具最多见。瓷的品种以青白瓷为主,独具一格,享有盛誉。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胎薄坚致,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闪白,白中泛青,釉质清澈似湖水,莹润如玉,习称“影青”。这种青白釉色,遮罩在薄胎器皿的形体上,显得轻盈秀雅,如1977年江西北宋元五年(1090)墓出土的景德镇窑青白釉葵口碟、十瓣花式碟,在晶莹的浅湖色釉烘衬下,宛如清澈透体的玉石葵花。北宋早中期烧窑采用垫饼装烧法,器皿的圈足内多有褐红色圆饼或圆圈痕迹。北宋后期,吸取了北方复烧工艺,出现“芒口”器。
宋代景德镇窑瓷器种类
产品器类丰富,有钵、碗、盘、杯、碟、 盏、盏托、 注、注碗、执壶、瓶、罐、盖瓶、洗、炉、 枕以及盛放香料、 化妆品的盒等,式样繁多。如盒类,就有圆式、八方式、梅花式、莲瓣式、菊瓣式、瓜式、玉璧式以及设计巧妙的子母盒等。盒底常印有五个字的作坊标记,已发现有 11 种,如“许家盒子记”、“段家合子记”、“蔡家合子记”、“吴家合子记”等。日本德岛经出土了一件印有“陈家盒子记”的青白釉盒,朝鲜古遗址出土的青白釉盒中,还印有“张家合子记”及“汪”、“兰”、“朱”、“徐”、“程”诸姓。湖南长沙宋墓出土的一件青白釉盒,底印“段家子大”。
青白釉子母盒,于大盒内套小盒,造型新颖,颇具特色。南京邓府山宋墓出土的青白釉子母盒,在菊瓣式大盒内塑贴茎叶与小莲花,其上有 3个小杯,每个小杯上托起一个直径约3厘米的菊瓣式小盒,用以分放化妆用的黛、粉、红脂粉,既实用又美观。青白釉瓷器造型的特点是多仿金属器的特征, 如瓜棱形的壶身、 长曲的壶流,盘、碟的口沿至里壁凸起等分直线,碗、罐、瓶器的花瓣式口,盘口折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