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宋朝 >

宋朝经济发展

时间: 耀聪2 宋朝

  宋朝经济介绍的是中国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比世界平均水平富裕一倍。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宋朝经济发展。

  宋朝经济发达

  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曾指出:“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的最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

  历史教授杨渭生先生也认为:“两宋三百二十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上亦占领先地位。”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也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曾说:“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定:“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宋朝的文明深深的影响了世界。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上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在技术水平上,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以及在辽阔疆域的管理能力上,中国都超过了欧洲。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当世界经济明显加速增长之际,中国却衰退了。”

  根据他的测算,按1990年美元为基准,在公元960年后(赵匡胤建立宋朝),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至宋末达600美元。而处于中世纪黑暗中的欧洲,仅为422美元。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经济一蹶不振,1870年GDP人均530美元。由于内战,到1950年,按麦迪森的评估方式,中国人均GDP仅为448美元,还赶不上宋代初的450美元。1952年达538美元,但仍低于宋末的600美元,而欧洲却达5000美元了。

  尽管世界自18世纪,就开始进入工业化的资本主义时代,中国却仍处于农耕的自然经济时代。正如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严复先生所指出的,中国之所以有今日之面貌,无论是好是坏,十之八九为宋代造成。

  按麦迪森评估,公元1年时,当时西汉统治下的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而当时古罗马统治下的欧洲,人均GDP却为550美元。唐朝虽称盛唐,但无论经济、城市建设、手工业、商业以及思想、文化、科技等,皆远不如宋朝。宋朝的大城市及手工业、商业、外贸等相当发达,世界十大城市中占了一半。还广泛采用纸币,宋代财政收入中,商业税已大过农业税。

  宋朝政治版图虽不大,北宋守黄河一线,北部先后为辽国与金国所统治,但不要忘记他们皆属我们华族(中华民族)的一员。且无论西夏人还是女真人,都认同华族文化,连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皆模仿中原,甚至录用众多汉族的官员。因此,讲到宋代,实应称之为宋、辽、金代。加起来人口已好几千万,文化版图也很辽阔。

  手工业生产的进步

  北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有很大进步。当时,各种手工业作坊的规模和内部分工的细密程度,都超越前代。生产技术发展显著,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大为增加和改进。

  制瓷业的突出成就

  北宋的瓷器,不论在产量还是制作技术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当时,烧造瓷器的窑户,遍布全国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

  景德镇,官窑(河南开封)、钧窑(河南禹州)、汝窑(河南汝州)、定窑(河北曲阳)和哥窑(浙江龙泉),是北宋五大名窑。官窑的产品,土脉细润,体薄色青,略带粉红,浓淡不一;钧窑土脉细,釉具五色,有兔丝纹;汝窑则胭脂、朱砂兼备,色釉莹澈;定窑以白瓷著称,并能制红瓷,其产品十分精美;哥窑盛产青瓷,产品被誉为“千峰翠色”。真宗景德年间,在江西新平设官窑,所造进贡瓷器的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在瓷器上雕画花纹是北宋时的新创,划花用刀刻,绣花用针刺,印花用板印,还有锥花用锥尖凿成花纹,堆花用笔蘸粉堆成凸形,再施白釉。宋瓷不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北宋瓷器大量运销国外,亚非各地都有大量出土宋代瓷器,证明瓷器是当时的重要输出品。

  南宋制瓷业的规模宏大,有的窑址堆积面达二十亩,高二十米。临安凤凰山下的修内司官窑,所烧瓷器,“极其精制,釉色亦莹澈,为当时所珍”。景德镇是著名制瓷中心,产品远销各地。浙江龙泉所产传统青瓷,仍为当时上品。

  其他如造纸、印刷、制茶以及火器制造等业,也都相当发达。[34]时至今日,宋瓷已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艺术品,而享誉海内外。

  矿冶业的发达

  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要地位。矿冶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开采冶炼规模的扩大以及产量的增加上。北宋时,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重要冶铁中心徐州东北的利国监,有三十六冶,矿工约四千人。江西信州(上饶)及其附近盛产铜、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得铜、铅数千万斤”。安徽繁昌冶铁遗址中,有高约2米,面积达750平方米的废铁堆,反映了当时冶炼的规模。在开采冶炼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产品的数量大有增加。以铜和银为例,宋神宗时岁课铜1400多万斤,银20多万两,照官府征收十分之二税率计算,可推知年产铜7000多万斤,银100多万两,产量都超过唐朝数倍。另外,采矿冶炼技术也有很大进步。

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