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历史评价
朱熹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在训诂、考证、注释古籍,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朱熹的历史评价,欢迎大家阅读。
朱熹的历史评价
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学生黄囗在(《朱子行状》):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南宋词人陆游: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清初江藩: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者也。
春日朱熹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①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②寻芳:「芳」花草。春游踏青的意思。
③泗水:水名,在今天的山东省泗水县。
④等闲:随便,到处都可以。
⑤东风:春风。
诗歌翻译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
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
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
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朱熹的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春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朱熹《春日》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朱熹《偶成》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朱熹《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朱熹《劝学诗》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看了“朱熹的历史评价”还想看:
1.宋慈的历史评价
2.李纲的历史评价
3.历史人物朱熹简介
4.颜真卿的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