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之战简介
东南亚战场中的缅甸战场。日军经过初期的节节胜利,进入与盟军的拉锯战,缅甸的胶着战事死死拖住了日军,牵制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缅甸战事成为了东南亚战争的焦点,成为了日军反胜为败的标志。
缅甸之战的爆发立刻成为影响中国和亚洲局势发展的热点,中国即将出兵缅甸的消息立刻震动了西方世界。
对中国的惊人之举,世界舆论反响不一,英国政府则相当谨慎。
在他们看来,缅甸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印缅省”,它在战争中的意义仅仅在于给印度构成一道外围屏障。为了减少伤亡,他们可以放弃缅甸,退守印度。但对艰苦抗战的中国来说,缅甸却势在必守,缅甸的沦陷与否直接关系到抗战大后方的安危。
在美国的干预下,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应邀飞抵重庆,到蒋介石的别墅商谈缅甸问题。
韦维尔身材魁梧,性格倔强,曾经参加过一战,失去了左眼。在他生气的时候,常常用剩下的那只右眼蛮横地瞪着对方,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愤怒的独眼公牛”。此人性格傲慢,后来被伦敦1980年版《历史百科全书》中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成就和最不幸的之一。”
韦维尔初到重庆时,带来一群趾高气扬的军事助手和参谋,这些狂傲的不列颠军官从走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就以一种西方人的优越俯视前来欢迎他们的中国人,并且公开把中国人口中的委员长蒋介石称做“酋长”,意思是中国还是原始部落。
为了抗战,蒋介石还是很真诚地欢迎并宴请远道而来的英国客人,他身着戎装,满脸微笑,亲自在别墅庭院的大门口欢迎贵宾的到来,第一夫人宋美龄则亲自为丈夫担任翻译。
蒋介石显然对即将开始的双方会谈持乐观态度,因为大敌当前,英国人在太平洋战场到处吃败仗,因此他觉得这位英国会对他客气一番,并就盟国的援华物资和中国军队参与缅甸共同防务等问题达成原则协议。
不料会谈刚开始,韦维尔就不顾起码礼仪,当蒋介石的面宣读了一份态度强硬的备忘录,要求中国将“囤积在仰光的租借物资,部分转入缅甸防务”,并规定中国军队入缅人数“不超过一个团”。
韦维尔的态度很明朗:我们并不情愿中国来插手缅甸防务,伦敦从来没有忘记,中国在历史上与缅甸曾保持过的那种宗藩关系。缅甸丢给日本人,将来打完仗还能收复,中国人去了赖在那里不走,岂不是给大英帝国制造一个棘手的问题?
蒋介石的热情一下子被冷水彻底浇灭,气氛一时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