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世界事迹 > 世界其它 >

大北方战争的结果

时间: 克浩2 世界其它

  大北方战争(1700~1721),又称为第二次北方战争,是俄国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及与瑞典争霸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俄国从此称霸波罗的海,而瑞典则从此衰退,由欧洲列强的名单上消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大北方战争的结果,希望对你有用!

  大北方战争的背景

  在1560至1658年间,瑞典形成了一个以芬兰湾为中心的波罗的海帝国,包括卡列利阿,因格里亚,爱沙尼亚和立窝尼亚。在三十年战争中,瑞典在德意志也得到了大片领地,包括西波美拉尼亚,维斯马,不莱梅公国和费尔登。同时瑞典还征服了丹麦和挪威在松德海峡以北的领地。这些胜利可能要归因于训练有素的军队,尽管其规模相对较小,但是比大多数欧陆军队专业化程度高得多。尤其是其专业军事训练使得其可以维持高比例的小型火枪队。但是由于战争费用不能由占领最终证明不能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维持其军队。

  大动乱期间外国对俄国的干涉使瑞典在《斯托尔博沃条约》(1617)大有斩获。该条约剥夺了俄国通往波罗的海的直接出海口,意味着俄国从此不再有挑战瑞典地区霸权的实力。俄国的命运在17世纪后半叶得到了逆转,尤其是在彼得大帝即位后,他一直寻求夺回之前的损失并重建在波罗的海的地位。17世纪90年代末,探险家约翰·帕特库尔通过《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条约》成功将俄国,丹麦和萨克森结成联盟,三国于是于1700年发动了俄国北部战役。

  大北方战争过程

  里加和纳尔瓦

  丹麦-挪威国王弗里德里克四世率先向丹麦以南的瑞典同盟荷尔斯坦因-戈托普发动进攻。1697年,丹麦军队已经摧毁了戈托普的几座要塞,1700年3月,一支丹麦军队再一次侵入并围攻特宁。与此同时,强人奥古斯特的军队也向瑞属立窝尼亚进军,夺取了杜纳明德并围攻。之前对里加的围攻早在1699年12月已经开始。瑞典国王查理十二最初关注丹麦的进攻。瑞典海军突破了丹麦在海峡的封锁,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附近部署了一支军队。这次奇袭和海上的压力迫使丹麦-挪威于1700年8月签署《特兰文达尔条约》退出战争。

  查理十二得以迅速在波罗的海东岸部署军队,对付剩下的敌人:除了在立窝尼亚的强人奥古斯特,还有正在途中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入侵因格里亚的军队,后者于10月开始围攻纳尔瓦。11月,俄军与瑞军相遇,俄国在第一次纳尔瓦战役中惨败。

  在瑞典签订《特兰文达尔和约》并在纳尔瓦取得胜利后,第一次反瑞同盟破裂,瑞典首相本尼迪克特·奥克森斯蒂热纳将法国和海上强国在西班牙继承战争爆发前夕对瑞典的广泛支持视为结束战争的最好时机,查理也成为欧洲的仲裁者。

  波兰与立陶宛

  查理十二随后转向南方对抗最后一个未被击败的对手--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公爵强人奥古斯特。查理进入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后于1702年在科里佐战役中决定性的打败了萨克森-波兰联军,使他得以迫使奥古斯特退位,让他最欣赏的候选人斯坦尼斯瓦夫·拉斯琴斯基于1704年即位。奥古斯特积极反抗,但是于1706年再一次在弗罗施塔特战役中惨败,迫使他于同年签订了《阿尔特兰施塔特条约》。

  俄国与波罗的海诸省

  纳尔瓦战役是彼得大帝的一次重大挫折,但是查理十二军队转移向萨克森-波兰-立陶宛使他有机会恢复力量并占据波罗的海诸省。俄国1703年在伊萨斯特法和诺特贝格(什利斯谢尔堡)的胜利打通了至因格里亚的通道,在那里彼得建造了新首都圣彼得堡。他开始建设海军和以训练使用火器的步兵为基础的近代化陆军。

  1707年,彼得一世提出归还除圣彼得堡和涅瓦河沿线的所有占领区,但是查理十二拒绝了。他从萨克森移军俄国。虽然他的目标是莫斯科,他的军队力量被寒冷的天气和彼得的焦土政策大大损耗。正当主力向南前往乌克兰修养时,他们的一支携带大量给养的增援部队在莱斯纳雅被拦截消灭,瑞典的盟友伊万· 马泽帕在巴图扬也遇到了同样的命运。查理在波尔塔瓦战役中被彼得率领的人数占优的军队击溃,本人流亡奥斯曼帝国,败军在佩罗沃洛查投降。

  这次惨败并没有结束战争,尽管此役之后瑞典败局已定。丹麦和萨克森重新加入战争,强人奥古斯特通过鲍里斯·库拉金的政治活动重登波兰王位。彼得继续在波罗的海征伐,最终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1710年,俄军占领了里加和塔林。波罗的海诸省在爱沙尼亚和立窝尼亚投降后并入俄罗斯帝国。

  新反瑞同盟的建立

  波尔塔瓦战役之后,彼得大帝与强人奥古斯特在签订《索恩条约》(1709),丹麦-挪威的弗里德里克四世与强人奥古斯特在《德累斯顿条约》(1709),俄国与丹麦-挪威在后来的《哥本哈根条约》后分别结成同盟。在《汉诺威条约》(1710)中,布伦瑞克-吕讷堡与俄国结成同盟,选帝侯后来成为大不列颠国王乔治一世。1713年,勃兰登堡-普鲁士与俄国在《施威德特条约》结成同盟。同时,大不列颠国王,汉诺威的乔治一世于1715年达成了三项同盟:《柏林条约》与丹麦-挪威,《斯德丁条约》与勃兰登堡-普鲁士,还有《格赖夫瓦尔德条约》与俄国。

  奥斯曼帝国

  在军队投降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和一些士兵逃往奥斯曼帝国,在班德尔附近建立了殖民地。彼得大帝要求驱逐查理十二,在苏丹艾哈迈德三世拒绝后,就决定入侵奥斯曼帝国强迫其同意。但是俄军被优势土军堵截在普鲁特河。彼得大帝成功撤退,割让了几块领土并承诺从神圣罗马帝国撤军,允许查理十二回到瑞典。这些条款载于《亚得里亚堡条约》(1713)中。但是查理十二似乎没有兴趣回国,相反,在殖民地建立了朝廷并试图说服苏丹联合瑞典进攻俄国。苏丹拒绝了,撤销了之前对查理慷慨的招待,于1713年在卡拉布里克逮捕了他。查理十二后来被囚禁在帖木儿塔什和德莫提卡,之后他放弃了在奥斯曼帝国的领地,花了14天回到瑞典。

  1710-1716

  1710年,在波兰的瑞典军队在联军的追赶下撤退到瑞属波美拉尼亚。1711年,斯特拉尔松遭到围攻。但是瑞典的援军拯救了该城,保住了波美拉尼亚口袋,之后向西在加德布施战役中击败了联军。在联军追赶下,瑞军被困住并在托宁围城战中投降。

  1714年,查理自奥斯曼帝国回国,于11月到达斯特拉尔松。在附近已经被瑞典的格赖夫斯瓦尔德,彼得大帝与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刚刚在10月结成同盟。之前作为中立势力参加波美拉尼亚战役的勃兰登堡-普鲁士于1715年夏天向瑞典宣战,正式加入联盟。查理当时是在与整个欧洲北部作战,斯特拉尔松在劫难逃。查理在这里待到1715年12月,在城破几天前逃离。1716年维斯马投降后,瑞典所有的波罗的海和德意志领地都丧失了。

  1716-1718

  查理十二自奥斯曼帝国回国并重掌军事大权后,他于1716年2月发动了两次挪威战役,以迫使丹麦-挪威单独媾和。进一步他还试图阻止大不列颠--其国王乔治一世作为汉诺威公爵时就已经在与瑞典作战--获得通往波罗的海的通道。查理十二还与英国的詹姆斯二世党人谈判以寻求盟友。这导致大不列颠于1717年向瑞典宣战。在1718年11月30日查理十二在围攻挪威的弗雷德里克斯坦时被射杀后,挪威战役停止了,军队也撤回国内。他的妹妹乌尔里克·埃莱奥诺拉随后即位。

  1713-1721

  1714年,彼得的舰队在汉科半岛附近成功俘虏了瑞典海军的一支分遣队,这是俄国海军的第一次胜利。俄军在1713-1714年占领了芬兰大部,其中维堡早在1710年已经被占。芬兰军队的最后一次出场是在1714年初伊索库洛,奥斯托伯森纳的纳普尔战役中。俄军1714-1721年对芬兰的占领被称作"大仇恨"时期。

  大北方战争结果

  查理十二死前,反瑞典同盟在如何填补被击败的瑞典军队撤出后留下的权力真空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已经日益明显。乔治一世和弗里德里克四世都渴望在北德意志建立霸权,而强人奥古斯特则关心弗雷德里希·威廉一世对波罗的海东南海岸的野心。其军队遍及波罗的海沿岸的彼得大帝已经获得了中欧东部的霸权,并且寻求在西至梅克伦堡建立海军基地。1719年1月,乔治一世,强人奥古斯特和皇帝弗朗西斯一世在维也纳达成条约,致力于将俄国边境恢复到战前状况。

  汉诺威-大不列颠和勃兰登堡-普鲁士随后在1719年和1720年初的《斯德哥尔摩条约》中与瑞典单独媾和,瓜分了瑞典在北德意志的领土。法国外交官在谈判过程中进行调停,以阻止瑞典在波罗的海南岸势力的彻底崩溃,并成功使瑞典保有维斯马和瑞属波美拉尼亚北部。汉诺威得到了瑞属的不莱梅-费尔登,勃兰登堡-普鲁士则合并了瑞属波美拉尼亚的南部。

  除反瑞典同盟的对手外,瑞典内部也发生了荷尔斯坦因-戈托普公爵查理·弗里德里克和黑森-卡塞尔的弗里德里克一世对王位的争夺。戈托普派被压倒了,而乌尔里克·埃莱奥诺拉于1720年5月将权力交给她的丈夫弗里德里克一世。在与丹麦达成和议后,反瑞典同盟就已经土崩瓦解了,丹麦不再以军事地位要求收复海峡对面的东部省份。但是弗里德里克一世还是放弃了对荷尔斯坦因-戈托普的支持,该地归丹麦控制而北部成为附庸,还放弃了瑞典海峡通行税的豁免权。1720年6月在弗雷德里克堡达成了条约。

  在与汉诺威、大不列颠、勃兰登堡-普鲁士和丹麦-挪威分别达成和议后,瑞典希望维也纳派和法国的反俄情绪最终可以帮助它恢复俄占得东部省份。但是由于大不列颠和法国的内部,这没能实现。战争最终在瑞典与俄国于1721年8月30日签订《纳斯塔德条约》后正式结束。芬兰归还瑞典,而瑞属爱沙尼亚,立窝尼亚,因格里亚,凯克斯霍姆和卡累利阿大部割让给俄国。瑞典对该结果的不满导致在下一个世纪中它对俄国发动了多次收复失地的战争,包括1741-1743年的瑞俄战争和古斯塔夫三世的俄瑞战争。

  萨克森-波兰-立陶宛和瑞典没能达成了正式的和平条约,他们恢复了1660年结束第二次北方战争的《奥利瓦和约》。

  瑞典此次丧失了几乎全部在17世纪得到的海外领地,也不再是一个大国。俄国得到了波罗的海周围的领地,成为了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