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大战蚩尤的真相是什么
黄帝战蚩尤是指黄帝与蚩尤相战的涿鹿之战,那么黄帝大战蚩尤的真相是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原因,希望大家喜欢。
在正统历史观中,炎帝与黄帝被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国人因此也常自称为炎黄子孙。但是,同属仰韶文化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一开始接触的时候,也发生过战争,因为他们一个属于半坡类型,一个属于庙底沟类型,文化上有冲突。
《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阪泉之战后,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连同分别从属于他们的一些部落结成黄炎部落联盟,中华民族出现了第一大融合。
但是,“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黄炎部落联盟的出现,大有取代神农氏领袖位置的意思,这让身为神农氏后裔的蚩尤部落很不爽,于是蚩尤部落联合巨人族夸父部落,向黄帝部落兴师问罪,于是涿鹿之战爆发了。
涿鹿之战这一仗也不是好打的,因为据《龙鱼河图》记载:“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看见没?黄帝的背后有神仙撑腰,“玄女下凡”传授兵信神符,小编的一般观点,神话传说中出现的神仙,一般都是外星人。
当然啦,蚩尤部落背后的外星人更舍得下本,生生派出了81个兽态机器人参加战斗,这些机器人通过吞食沙子矿石补充能量,还能快速的造出刀戟大弩,这些家伙事儿在当时可是先进武器,别忘了黄帝部落还拿着石块棍棒干仗呢,这一下子可把黄帝给难住了,这仗没法打啊!武器相差太悬殊。前文说了,黄帝背后也有外星人,这些外星人也不是吃干饭的,于是乎,这涿鹿之战就越打越热闹。
据《太平御览》卷十五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另有《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还有《黄帝内经》记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
简而言之,蚩尤先动用了气象武器,制作大雾,黄帝用指南车辨别方向。然后,黄帝命令应龙蓄水淹没蚩尤军队,这时,蚩尤派出风伯雨师(可能是外星人科学家),动用高科技将应龙蓄来的水变成大风雨袭击黄帝的军队,皇帝只好派出旱魃将大风雨化解掉。这时,黄帝又动用了声波武器——夔皮鼓,震得蚩尤手下的机器人程序混乱,无法作战。黄帝乘机将蚩尤手下的机器人分解,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一个是华夏族的首领,一个是东夷族的大哥,他们之间的争斗发生在五千年前,具体的过程记载在我们民族的神话传说中。虽然是传说中的角逐,但意义却极其重大,因为这两个对头争夺的是中华民族的“冠名权”。
涿鹿一战,黄帝在众神的帮助下,打垮了东夷联军,擒杀了蚩尤。从此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被叫做华夏大地,所有的中华儿女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
黄帝战蚩尤是指黄帝与蚩尤相战的涿鹿之战,在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过程:黄帝族为了维护华夏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相遭遇了。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鸮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九是虚数,形容次数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
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战后,黄帝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