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灭亡的三大奇案
商代是我国奴隶制的顶峰时期,是一个曾经非常兴盛的国家。而据记载商代的灭亡具有很多方面的原因、而其中便有商末三大奇案。人们认为商朝之所以灭亡与这三大奇案有着很大的关联。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商朝灭亡的三大奇案,希望对你有用!
炮烙之刑图片
商末三大奇案
一本薄薄的《封神演义》将一场王朝更替的盛大变革演绎得神乎其神,各路神仙纷纷登场,共同演绎了一场可歌可泣的社会闹剧。虽然小说的作者运用夸张的想象力将真正的史实改的面目全非,但是却使得当年的那场斗争变得家喻户晓。我们都知道残暴的商纣王,以及祸国殃民的妲己,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后来的商朝灭亡有着扯不清的关系,可是今天的我们却很少知道,直接引发商朝灭亡的,却是除妲己之外的另外一位女子。她的死,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奏响了商朝灭亡的序曲,她所引发的“九侯受女牵连案”、 “商纣脯鄂侯案”、 “纣王囚周文王案”被称作商末三大奇案。
商朝的时候,在纣王的政府里,有三位大臣的地位最高,被称为是“三公”,他们分别是九侯、鄂侯和西伯昌。西伯昌我们很熟悉,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纣王即位之初也是个有为之君。据《史记》记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的才智足以对复杂的事情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他的力气足以徒手杀虎。他一手抓住九条牛的尾巴,往后一拉,九条牛只有向后倒退。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从此以后,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得到发展,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生产。这时的纣王应该说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
可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掌握无数人的生杀大权,越发让他骄纵残暴,长期骄奢淫逸的生活,腐蚀了他曾经积极进取的心。于是,他建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沉溺酒色,奢靡腐化,残忍暴虐,荼毒四海,国势也日渐衰微。作为亲眼目睹纣王变化的老臣子九侯,看到商朝因纣一人而江河日下,心中的伤痛难以言表,于是想出一个办法。他针对纣王好色的本性,把他自己貌美如花的女儿献给纣王,希望以女儿的“枕边风”来挽回那个昔日英姿勃发的纣王。九侯的女儿蕙质兰心,愿意为父分忧,在入宫后很快博得纣王的欢心,纣王放在妲己身上的一颗心,渐渐转移到她的身上。
九侯女的到来,夺走了原本属于妲己的宠爱,妲己自然对此大为不满。但是长居于宫中的她老谋深算,心中早有定计。她先是假意呵护,九侯女让其对自己丧失了防范之意。尔后,妲己又故计重施,向纣王密言九侯女之父有谋反的野心。后纣王为了侧探实情,问九侯女想不想当皇后,九侯女毕竟心思单纯,自然高兴得跳了起来,认为自己的付出开始有回报了,成为皇后之后更能影响到纣王了。可是她的态度使纣王起了疑心,纣王逼着九侯女去酒池,逛肉林,九侯女破口大骂纣王,纣王火冒三丈,大声骂九侯女“淫妇”。召集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奴轮奸九侯女,在一旁冷笑着说:“你是贞洁的女人吗?”后来九侯女被折磨致死。九侯女芳魂已逝,妲己的目的达到了,可是纣王心里却越想越窝火,自己心爱的女人竟然敢管教自己,女人乖乖地不就行了么,都是家长没教育好。于是,可怜的忠臣九侯由此受牵连,被纣王处以死刑,死后的尸首也被纣王多成了肉酱,此案震惊朝野,史称“九侯受女牵连案”。
眼见自己几十年的老友就这么被纣王处死,甚至连尸首都无法保全,无论是几十年的情谊,还是心中仍未泯灭的正义之心,都无法让鄂侯继续坐视下去。为此,他与纣王发生了剧烈的争执。鄂侯在朝会上据理力争,想为九侯洗刷冤屈。纣王看着鄂侯竟然敢在朝会上当面顶撞他,心想,好啊,这些老家伙一个个翅膀都硬了,我刚处理了九侯,就让我赦免九侯的罪行,这不是让自己打自己的连吗?这是居心何在?心里越想越腻歪的纣王再也无法忍受鄂侯的喋喋不休,直接将鄂侯下了大狱,你不是觉得我把九侯剁成肉酱不对吗?让你尝尝更狠的!于是,同样是忠臣的鄂侯,被纣王做成了肉干。此案更是令整个商朝的朝臣见识到了纣王的淫威,史称“商纣脯鄂侯案”。
自从纣王将鄂侯做成了肉干,群臣再也不敢当面言论此事。身为“三公”中的最后一位,西伯昌对此当然感慨颇多,免不得在背后发些牢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早就对西伯昌不满的宠臣崇侯虎以此为据,向纣王进献谗言说:“西伯昌一直以来都在发展实力、积累威望,诸侯大多都心向着他,现在又有了不臣之心,怕是将来会不利于大王啊!”不同于日渐衰败的大商,生活在陕西渭水流域的周族首领西伯昌广施仁德,礼贤下士,发展生产,深得人民的拥戴,周族也日渐昌盛。对此早有警觉的纣王顿时借题发挥,好啊,早就看你不顺眼了,你还敢撞枪口上,于是就将姬昌抓了起来,囚禁在当时的国家监狱——羑里。这时的姬昌已是82岁的老人了,这一关就是7年。此案史称“纣王囚周文王案”。
后来,“九侯受女牵连案”、 “商纣脯鄂侯案”、 “纣王囚周文王案”可谓是商末三大奇案。通过这三大案,纣王的目的达到了,他向自己的反对者们充分地展示出自己残暴的力量。可惜,有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纣王虽然通过这三大案打击了自己的敌人,可是却无法扑灭这星星之火。被关进大牢后,西伯昌卧薪尝胆,多方贿赂,引得纣王将其赦免。回到周族的姬昌有如龙入大海,更是积极发展自己的实力,这才有后来的武王伐纣,结束了商朝数百年的统治。至此,三大案奏响的序曲落下了帷幕,商纣王最后为自己的暴行付出了代价,也许他闹得欢的时候,忘记自己会有被拉清单的一天。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商朝的简介
商朝,又称殷、殷商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
商朝的建立
到帝孔甲时,夏王朝已统治中原地区数百年,由于统治日趋腐化,而渐渐走向衰落。史称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衅之”①,“孔甲乱夏,四世而陨”②。孔甲下传四世,履癸继位,他就是夏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桀。相传夏桀非常残暴,百姓已不堪忍受。《史记·夏本纪》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为摆脱孔甲以来的日益衰败的局面,桀加强了对内的统治,坚决镇压异己力量,据说他斩杀黎民如砍伐草木一般③。但高压手段并未达到其目的,而是加剧了人民对他的痛恨,人民甚至发誓要与之同归于尽④。桀在加强对内控制的同时,为了转移人们的不满和掠夺财富、奴隶与美女而不断对外进行征伐。他先伐有施氏,有施氏被迫将妹喜献于桀。又征岷山氏,岷山氏被迫“进女于桀二人”。夏桀的这些行为当然要引起各部落的不满和反抗,“诸侯畔夏”亦就不可避免了。显然,到夏桀之时,夏王朝的统治已处于严重的内外交困之中。
与此同时,兴起于东方的商族则有较大发展,并逐渐强盛起来,在商汤的领导下已积蓄了灭夏的实力。
商族在灭夏前尚处于氏族社会末期。此时商族内部的不平等、奴役和剥削等现象亦早已产生,但相对于夏王朝的统治来说要宽松、缓和得多。汤亦注意取得国内的拥护和支持。《国语·鲁语》说“汤以宽治民,而除去邪”。《淮南子·脩务训》更进一步说他“夙兴夜寐,以致职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穷困。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成汤的勤政薄敛体恤民情等举措,对笼络人心,巩固统治,积蓄灭夏力量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他的行为不仅得到本族人的拥护,也使得夏人及其他方国人民十分向往。因此,也就有了《史记·夏本纪》所谓的“汤修德,诸侯皆归商”的局面。
商汤的活动自然引起了夏桀的注意。此时商的力量虽已有较大发展,但相对于夏仍然弱小,不得不暂时臣服于夏。夏桀出于猜忌将商汤召来并囚之于夏台。商汤获释后采用伊尹的计策,离间夏桀与其同盟者九夷族的关系,使力量对比渐渐转向于己有利。《说苑·权谋篇》对此有较详细的描述:“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乏贡职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犹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汤乃谢罪请服,复入贡职。明年,又不贡职,桀怒,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伐而残之,迁桀南巢氏焉。”至此,除了少数部族如昆吾等尚听从夏王的指挥外,桀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形势已转变的对商汤极为有利。
汤在兴兵伐桀的誓师大会上,历数夏桀的罪恶及人民对桀的痛恨,假借上天的旨意指出灭夏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指出灭夏是上天的命令而不可违背,有功者将受到奖赏,不从者要受到严厉惩罚。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尚书·汤誓篇》。商汤从亳起兵,矛锋直指夏都。在与夏桀决战之前,先灭掉了此时仍然听从夏王指挥的个别方国部落。《诗·商颂·长发》:“韦、顾即伐,昆吾夏桀”郑玄如是注释:“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说明汤之所以伐韦、顾、昆吾三国,是因为它们仍在助桀与商为敌,即“三国党于桀恶”。三国之中最后灭亡的是昆吾,《史记·殷本纪》说:“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代昆吾,遂伐桀”。至此,夏桀羽翼已被全部剪除。然而,此时夏桀对商汤的进攻并未做认真防备,“桀亡待汤之备”①。因此,当商汤的军队到来时,“未接刃而桀走”②。夏军逃至鸣条,一战被商军击溃,夏桀逃奔南巢而死。《史记·夏本纪》云:“汤乃践大子位,代夏朝天下”。至此,商汤完成灭夏重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