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三国 >

曹操为什么要挟天子

时间: 志艺2 三国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曹操挟天子的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曹操挟天子的原因

  在东汉末年,皇帝早已失去了原先的威严和权力。各路诸侯都蠢蠢欲动,想着能把皇帝拉下马,自己称王。在这点上,曹操是很聪明的,或者说是曹操身边的谋士很聪明。曹操不是自己上位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旬彧是曹操早期那段时间的一位谋士,就是此人提出的“下天子以令诸侯”再迁都许昌。那个时间先是董卓叛乱,挟持天子。但不久董卓就被吕布杀死后,之后司徒王允并不赦免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这一些人,而是逼这他们再次叛乱。

  汉献帝当时觉得曹操是一位忠义两全的勇士,于是得到了个机会就向曹操求救。曹操在思考之后就亲自带兵前去。之后成功的救出了汉献帝。汉献帝得到了曹操的盛情款待,对其十分感激。不过汉献帝还是斗不过曹操那只老狐狸,曹操用都城被那些反贼烧毁了作为理由,劝(实际是威胁)汉献帝前往许昌(许昌市曹操势力大本营)。

  汉献帝这时是看透了曹操这个人的本质,但是迫于曹操手上的兵力,也就只能跟着曹操去了许昌。曹操去救汉献帝的根本目的是想用汉献帝作为一个被自己控制的工具来号令天下,当时许多诸侯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没有曹操果断,于是就是曹操得了这个先机,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有了天子的名义,曹操做什么事都方便了不少,也名正言顺了不少。

  曹操与献帝

  献帝刘协是刘宏的第二个儿子,后来他被董王后抚养长大,开始刘协被封作渤海王,后来被封为陈留王。董卓废了刘辩,他立了刘协使其成为皇帝。后来董卓被杀,曹操控制住了刘彻,并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协其实自小天资聪颖,但是因为当时的时局动荡,每个人都想争夺权力坐上皇位。怎得无奈,刘协当时年幼,不得已成为了这些人的傀儡,成为他们争夺权力的工具。刚开始的时候,曹操向刘协献上了无数的珍宝和难觅的山珍海味,以此来博取他和一些大臣的信任和好感,让他们放松对自己的警惕心,以便将来登上王位。

  当时刘协并不认为曹操会谋朝篡位,反而是会辅佐他更好的成为一个君王,所以他册封了曹操成为他的大。但是后来曹操逐渐露出了狐狸尾巴,开始排除异己,以此增加自己的势力。刘协还是过于年轻,对于曹操的种种行为却没有忍住,过早的打草惊蛇,没有等到自己的军事政治势力成熟的时候再来一举剿灭曹操。

  但是现在说来也只是如果,毕竟历史无法重演。后来曹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协,使其成为国丈,彻底控制了刘协。在那时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都站在了曹操的一边,刘协那时18岁,也有了自己的一定谋略安排,他有自己一边的汉室大臣。但是毕竟曹操当时的实力已经压倒了刘协,刘协铲除曹操的计划被曹操所知晓,结果可想而知,刘协失败,成为了亡国之君。

  怎么评价曹操

  曹操是一个比较复杂,拥有多重人格的人。对于曹操的评价,我们也要一分为二,不能片面的认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

  在曹操的一生中,充满了矛盾和对立面。他姓曹名操,他的父亲就希望他是一个有操守,有品德的。但是曹操正是一个即善即恶的人。善良时的他可以原谅杀爱子杀爱将的仇恨,宽宏大度,重新接纳他人。恶恨起来的曹操可以瞬间变成一个杀人如麻,轻易将恩情抛至于脑后的人。但是曹操在政治上,农业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发展农业生产力,提倡要做到节俭,这在当今,也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虽然他爱才惜才,即使有过恩怨仇恨,也会招贤纳为己用,但是只要这个人成为了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不管当初有多么深的情谊,照样杀之,绝对不留一丝情分。

  曹操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极高,他的作品至今流传,很多的描写手法和感情抒发都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气势磅礴之感。所以曹操在另一方面确实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文化涵养极高。这一点,曹操确实值得我们佩服。

  曹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宁负天下人,不肯天下人负他。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当时的北方,平定了北方的安定,使北方的农业经济得以发展,解决了人民的粮食问题和打战军人的军粮问题,同时也加强了社会稳定。

  曹操的智谋和勇气也是令人佩服的。他利用想象,望梅止渴,让行军可以继续前行,而非停滞不前,最后全军覆没。

  

看了“曹操挟天子的原因”还想看:

1.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故

2.挟天子以令诸侯典故

3.曹操死亡原因

4.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原因

2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