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历史基本简介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蜀汉历史基本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蜀汉的国名起源
刘备所建“汉”政权的核心地区为蜀地(今四川省、贵州、云南、陕西一带),为了区别历史上的其他“汉”政权,将刘备所建立的“汉”政权称之为蜀汉。称刘备之“汉”为季汉,源于大臣杨戏所著《季汉辅臣赞》,季汉是相对于以前的西汉和东汉而言的,季是序数词,即伯、仲、叔、季。
称呼刘备建立的“汉”政权为“蜀国”,则是因为西晋以继承曹魏大统自居、认曹魏为正统,《三国志》的作者——晋朝官吏陈寿不得不以曹魏作为三国中的正统王朝,并直接以地域名称来称呼刘备所建的“汉”政权,蜀汉的历史也记载于《蜀书》当中,而不再使用“汉”这个正式国名,以致后来乃至今日依然有不少地方称蜀汉为“蜀国”。
蜀汉虽然偏安蜀川一隅、是三国之中实力最为弱小的一国,但是因其为汉室宗室刘备所建立,意在延续汉朝,与历史上的偏安江南延续中原王朝的政权心有戚戚焉。所以,蜀汉的地位在东晋时期渐渐升高到南宋时期更有质的飞跃,以至于许多王朝都承认蜀汉为正统,如南宋朱熹、元末罗贯中、民国蔡东潘皆以蜀汉为正统。
蜀汉前期
公元214年刘备占领益州后虽然并未立即建立封建王朝,但政权实际是存在的,同时也马上着手对这一地区进行治理。从占领益州时起,至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去世,共约20年。建兴元年(223)以前,诸葛亮虽说是刘备的助手,但由于刘备经常征战在外,因而在治国方面诸葛亮仍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受托孤遗命辅佐后主,“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在治国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吏治良好,既有效控制了益州士族势力的过度膨胀,也得到其支持。
蜀汉中期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执政(234~254),他们治国“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继续保持了社会的安定,注意维护与益州士族的关系。可以说,这一时期蜀汉政治状况与前期大致相同;但是,费祎对奸佞陈秖的提拔和纵容,为日后陈秖、黄皓的弄权乱政,留下了祸根。这是蜀汉的中期。
蜀汉后期
自253年年初费祎遇刺身亡后,蜀汉政治发生了很大改变。陈祗把持朝政,宦官黄皓与之“互相表里”,操弄权柄,位高权重如大姜维竟至不敢回朝议事,惟拥军在外以自重;政治的昏暗也引起社会的动荡,益州士族由于自己应有利益得不到封建王朝的保护,对蜀汉政权的存亡也漠不关心。于是263年魏军攻入益州,蜀汉迅速灭亡。这10年,可视为蜀汉的后期。
刘备集团自建安十九年(214)攻占益州到炎兴元年(263)蜀汉灭亡,共50年。在这50年中,诸葛亮治国约20年,可以视为蜀汉政治的前期,也是其最辉煌的时期;接着蒋琬、费祎执政约20年,他们并无变革,保持了蜀汉政治前期主要优点,但也留有隐患,这一时期可视为蜀汉政治的中期;蜀汉政权的最后10年,陈祗、黄皓乱政,位高权重如大姜维也岌岌可危,朝政混乱,迅速灭亡。这三个时期中尤其是蜀汉的前期和后期之间,政治状况有着明显的差异。将其分别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不同时期政治状况。
蜀汉的社会状况
蜀汉全盛时期拥有三十多万户(未失荆州时),人口约一百万,为三国中最少。至263年蜀亡时,有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当中蜀郡拥有户口最多。
因地处著名产茶的西南地区,所以饮茶的风气甚盛,足以代酒,因此饮酒之风不及魏、吴。民间亦有拜祭鬼神,诸葛亮死后,刘禅初期不与立庙,百姓仍在路上祭祀。朝延中,蜀汉后期,刘禅听信黄皓、陈祗巫鬼之说,最后间接令蜀汉被曹魏所灭。
蜀汉的文化
文体
表,古代臣子对君主有所陈请时所写的一种文字。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其中的代表。蜀汉后主(刘禅)公元227年(建兴五年),诸葛亮驻军汉中(现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出师之前,向刘禅上疏,劝导他尊贤纳谏,发扬刘备品德,并推举可以倚重的文臣武将,表明自己出征的目的和决心。“出师表”就是关于队出征的奏疏。本篇文字最初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并无篇名。萧统编《文选》时收录了这篇文章,给加上《出师表》的篇名。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散关(现陕西省宝鸡市西南),临行又上过一个表(见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人遂分称为前后《出师表》。但《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所写,后世争议颇多。
建筑
刘备墓是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史称惠陵。在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西侧。史载,公元223年(章武三年)四月,刘备病死白帝城永安宫(在今重庆奉节县城),五月梓宫还成都,八月葬惠陵。后主从诸葛亮之意,先后将甘、吴两位夫人合葬于此。 墓拔地而起,呈圆堆形,高12米,周长180米,占地3亩,形若小丘。茔上树木参差,墓边古柏森森。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照壁长10米,高5米,正中镶嵌菱形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