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世界事迹 > 日本历史 >

绳文时代基本特征

时间: 克浩2 日本历史

  绳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日本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表明,这一时期遗迹特别多,文化遗址遍及全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绳文时代基本特征,希望对你有用!

  绳文时代遗迹图片

  绳文时代基本特征

  绳文时代是日本旧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使用绳文式陶器的时代。

  在当时生产力很低的条件之下,自然生产的资源很有限,所以人们在集团内部制定严格的规约以保护自然,在福冈县的板付遗址发现绳文晚期种植水稻的水田遗址。

  这一时期遗迹特多,三内丸山遗迹是日本所发现规模最大的绳文村落古迹,大量出土的陶器和陶俑表面上有绳索图案,故称为绳文时代。这时代产生的文化称绳文文化。绳文时代的生活方式是以狩猎采集为主,武器是弓箭,遗迹中可发现埋葬的狗坟。绳文人被外来民族征服后,弥生时代来临。在北海道与日本东北,冲绳则保持擦文文化与贝冢文化。

  绳文时代文化特点

  绳文时代约始于公元前14,500年(公元前145世纪),到公元前3,00年(公元前3世纪)为止。指使用绳纹陶器的时代,包括绳文人的生活、制造磨制石器的技术、陶器的使用、狩猎采集经济的发展、定居的形成等内容。

  这段时期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的时期,这是日本列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相当于世界史上的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绳文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不同点在于:陶器的出现、竖穴住宅的普及、以及贝冢的外形等等。

  由于地域间的差别很大,关于绳文时代的结束时间尚有很多争论,但一般都以弥生文化的出现(以定型的水田耕作为特征)来宣告绳文时代的终结。此外,在冲绳县又有贝冢时代前期、贝冢时代后期。前期相当于绳文时代,后期则是指弥生时代到平安时代。北海道和东北地区则还有续绳文时代(约公元前3世纪~公元7世纪)。

  "绳文"一词来源于美国动物学家摩斯关于大森贝冢陶器发掘的报告。1877年(明治10年)摩斯对东京的大森贝冢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谷田部良吉将它翻译为"索纹陶器",后由白井光太郎改为"绳纹陶器",接着又有了今天的"绳文陶器"之称呼。二战后才开始使用"绳文时代"这个词。但佐木真仍钟情于这个词的原意,继续使用"绳纹"。

  绳文时代时期区分

  绳文陶器的多样性是以识别时代差与地域差为基准的,从这个方面来说绳文陶器的多样性才是有意义的。从陶器型式上的区分来看,绳文时代可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晚期6个时期。在最初的研究中,只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后随着资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又加入早期、晚期,最后还添加了草创期。这种时期区分只是为了反映陶器的式样变换,所谓的中期并不是指绳文时代的中间期。从绳文人的职业以及文化内容等也可以划分时代,但一般仍是以惯用的土器式样变化时期作为绳文时代的时期划分。

  草创期这个时期陶器上还没有使用绳纹,只有所谓隆线纹陶器和爪形纹陶器。它们与以后的绳文陶器大相径庭。这对于研究绳文文化的产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期以捻线纹、刻板型纹、无纹、贝壳纹等陶器群为代表,这些名字是根据陶器表面留下的花纹而起的。捻线纹陶器不仅大量存在于关东地方,并几乎遍布全国,但刻板型纹陶器只分布在九州到关东之间,东北地方没有。这说明除了时代不同以外,文化圈也不相同。另外,这些陶器是尖底深钵形的,这点和欧洲最早的陶器形状有共通之处。

  前期陶器在胎土中掺有机物纤维,形状上也由尖底改为平底或高底深钵状,从花纹上也可看出绳纹十分发达。

  中期是日本石器时代的黄金时代,其具有代表性的陶器是胜坂式陶器。这种陶器壁厚,形状多为筒形、深钵形,器口边缘格外突出,带有装饰把手,表面有雄浑的隆起纹,缠以黏土绳,在整体上给人以雄浑、壮观的感觉。但这大都出土于关东到中部山岳地带,北海道和东北的陶器虽也有隆起的花纹,却没这么复杂,西部的陶器则没有隆起的花纹。

  后期的器形变得纤细,增加了带有注口、台座等异形陶器,而且精致装饰品与粗制什器有了明显的区分。晚期陶器在东北地方以带有美丽装饰的龟冈式陶器为代表,在西日本则盛行无纹陶器。

  绳文时代背景资料

  从列岛南端的长崎县的福井洞穴、泉福寺洞穴到本州东北的小濑则洞穴,均反映出当时日本列岛居民已经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居民多择沿海地带山岩洞穴或竖穴而居,利用弓箭通过采集和渔猎为主要的生产活动维系氏族生活。三内丸山古迹是日本所发现规模最大的绳文村落古迹,大量出土的陶器和陶俑表面是有近似草绳花纹的图案,故称为绳文时代。这时代产生的文化称绳文文化。绳文人被外来民族征服后,弥生时代来临。

  绳文时代陶器

  绳文陶器延续数千年,直至弥生式陶器出现的公元前3世纪。考古学界将绳文时代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晚期4个阶段。从遍及全国各地的绳文陶器来看,前期多为尖底钵,中期以后趋向平底深钵,后期和晚期造型富于变化,出现了瓮型皿、圆筒形皿以及土瓶、土碗等用品。陶器色彩多为深褐色或红褐色,表面图案基调为绳文式花纹。此外,绳文晚期,日本东北地方还出现了黑陶器,陶胎薄而轻,表面经过研磨呈黑色,造型挺秀俊美,体现出新时期早、中、晚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对土陶器的用途分析使我们得知,绳文时代的土陶器除作为饮食器具和贮藏事物的器具之外,还被用来宗教祭祀和丧葬。

  绳文时代屈葬

  即将死者手足关节折叠埋葬的葬仪方式,以埋葬的姿势分为仰卧屈葬、横卧屈葬、俯卧屈葬,以及座位屈葬。关于以屈葬的方式来埋葬的理由说法有很多种:节约墓穴挖掘的劳动力、以形似婴儿的姿势下葬来祈求再生、用死者的灵魂来保佑生者等等。一般认为,此种掩埋方式源于对死亡的恐惧,是把生命的结束看做魔鬼作祟使人生病乃至死亡的结果,对魔鬼与死亡的敬畏又引申为对死者的惧怕,导致了对故人的防范心理。所以,屈葬属于一种防止死亡者灵魂作祟而向外飘逸的咒法。

  新石器时代

  绳纹时期,日本人的主要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金属器尚未出现。在绳纹早期多见打制的石斧、石镞、石拖等。"擦截石斧"在北海道和东北地方开始出现。绳纹时代前期还是打制石器占多数,至绳纹时代中期磨制石器逐渐增多。关东、中部地区在绳纹前期和中期流行棒状磨制石斧;绳纹后期和晚期盛行磨制的"定角石斧"。

  绳文时代农业

  日本原生的农业,可以上溯到绳文时代前期,即6500年前,在长期采摘植物的基础上,绳文时代中期的人们已经懂得播种多种野生的植物,以满足随着人口增加而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绳文时代晚期,食物结构由动物、鱼类、贝类转向农作物,激发起日本远古居民发展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渴求。不久,水稻这种原产亚热带的粮食作物便在大约距今3000年前传入日本九州地区。

  绳文时代社会形态

  使用绳纹式陶器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致使日本与大陆分离,变成列岛。人们驯养狗以捕获鹿和野猪,同时发明了弓箭,增加了猎物捕获量。除捕鱼外,人们也采集七叶树籽、橡实、核桃和植物的球根等。人们努力获得足够的食物,从而有空闲时间来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又因为开始食用熟食而扩大了食物范围。这样,人类可以长期定居一地,建造竖穴住居。竖穴住居以广场为中心,几家聚居一起,周围因丢弃贝壳和食物碎屑,形成贝冢。但这类食物不能被长期保存,而且也很难把剩余产品积累于某个人手中,当时尚处于没有阶级对立的原始社会,因此未发现反映特定人们的财富与权力的遗址和遗物。

  在当时生产力很低的条件下,自然生产的资源有限,因此人们在集团内部制定严格的规约以保护自然,同时盛行巫术,出现石棒、土偶,并有拔齿等习惯。人们还祈求自然丰盈。到这一时代的末期,尤其在西日本,出现企图突破狩猎、捕捞和采集经济的趋势,在福冈县的板付遗址发现绳纹晚期种植水稻的水田遗址。

  绳文时代遗迹

  这一时期遗迹特多,三内丸山古迹是日本所发现规模最大的绳文村落古迹,大量出土的陶器和陶俑表面上有绳索图案,故称为绳文时代。这时代产生的文化称绳文文化。绳文时代的生活方式是以狩猎采集为主,武器为弓箭,遗迹里可发现埋葬的狗坟。绳文人被外来民族征服之后,弥生时代就来临。

1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