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世界事迹 > 日本历史 >

日本为什么会走上法西斯道路

时间: 耀聪2 日本历史

  引言:军人掌控教育是不可思议的,特别是鼓吹武士道精神,以服从和战死为美德的日本军人。但是军国主义教育并非是此阶段突来之物,它其实是顺着国家主义的"国家至上"论调发展过来的,也是明治开国以来教育的偏差畸形发展的恶果。

  日本为什么会走上法西斯道路?是因为什么?大正、昭和初期的军国主义教育在日本法西斯道路进程中七了什么中作用?

  大正、昭和初期的军国主义教育

  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国运的一个逆转点。日本的胜利不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振奋了国民的精神,似乎也证明了以往各项政策的正确性;朝鲜成为保护国更是改变了日本在近代史上的地位,由猎物一下子变成了猎人,不管道德上的评价如何,这都是日本实力和地位的一次飞跃;1905年的日俄战争更是大扬大和民族的志气,放眼亚洲,日本已是新生代列强之一;1911年,不平等条约的修订工作最终完成,在国际上确认了这种改变;20世纪初的经济繁荣使日本稳步迈向工业化目标:总之,明治末,日本俨然已是近代强国了。

  在社会上,这种志得意满和扬眉吐气的气氛也迷惑了绝大多数的国民,冲淡了大正时期自由民权运动的力量,造成了国民对国家盲目信仰与依赖。对东亚国家和欧洲强国的胜利也使不少人产生日本是东亚的救世主,甚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的傲慢观念,对于缺乏现代性的日本精神的推崇弥漫教育界。日本政府也不失时机的鼓吹"皇国至上论",力图维持战争所激发的民族情绪,将之化做殖民地角逐中的优势,这种意图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军国主义教育取代了大正自由民主运动时期出现的短暂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潮。

  军人掌控教育是不可思议的,特别是鼓吹武士道精神,以服从和战死为美德的日本军人。但是军国主义教育并非是此阶段突来之物,它其实是顺着国家主义的"国家至上"论调发展过来的,也是明治开国以来教育的偏差畸形发展的恶果。

  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来说,军国主义教育都大量继承了国家主义教育。两者皆以"教育敕语"为指导思想,醉心于学校军事训练,重视宣扬神道和忠孝思想的修身课,采用专制主义的教育管理方式,国家主义的学校目的论……但是,国家主义教育着眼于国家建设,军国主义教育着眼于军事侵略,侧重点的不同形成了它们各自的特性.军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为了战争的目的而存在的赤裸裸的侵略性。

  军国主义的狂热可以从当时的课本内容反映出来。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近代侵略战争被刻画为爱国战争,并以战争中涌现出的"志士"、"烈士"为歌颂对象,鼓吹为国杀敌,死得其所,修身课本上则公开鼓吹"惟神之道"、"八竑一宇",赞扬"大东亚神战",号召学生为"耀皇威于海外"而不惜牺牲。日本军人及其献身精神被神圣化了,吹嘘"日本的国家是神所庇护的,因此是不可战胜,不会灭亡的"。此外,少不了民族优越论和武士道精神作为理论依据。这样的教导下,甚至连小孩子的游戏也出现睡觉前高喊一句"天皇陛下万岁!"然后模仿士兵战死的样子倒下去的场景 。佐佐木静子的回忆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女校校长在早会训话后,命令学生爬上日俄战争时留下的老朽军舰桅杆上去演练旗手信号以示对辛劳的皇军勇士的怀念 。这样的危险又无意义的举动在当时被认为是爱国心的表现。

  此时,军训在教育中的比例和地位也被提高了。军队势力掌控教育的一大方式就是军训。当时,普通学校也配备现役军官作为军训教官,按照步兵操典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由陆军省直接管理。渐渐的,军队中绝对服从的律令也被实行在学校教育中,造成学生与老师,上下级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

  为了将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也纳入到这种教育中,此阶段还建立了许多青年学校,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军事教育。除了无法就业的城市青年,在农村无法过活或想出人头地的农村青年也大量入学,成为具有皇国主义思想的战争后备力量,许多人成为战争的炮灰。

  战争进行到1941年时,日本已经感到力量的不足,为了应付下去,军国主义教育不但更加严厉,而且教育过程本身也被严重的干扰了。1941年10月16日,为了军事动员,日本下令缩短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修业年限为6个月;次年9月,又将大学和高等专科毕业日期重新改为9月,以便于当年征兵;1943年内阁通过的"学生战时动员体制纲领",更是把教育机关当作战备机关使用,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到田间或危险的军工厂劳动,美其名曰"勤劳奉仕",实行"兵学如一"、"军教如一"的教育政策。在强度不逊于成人的强制劳动情况下,出现许多因工致残的学生 。

  这段时期,高等教育也受到很大挫折,教授和学生被强征入伍;许多教学领域由于涉及到英美等交战国家,被军部认为是不合国家需要或有辱国体而削减;大部分的研究所被军部征用,由军人领导;战争后期,能升入大学的中学生也越来越少了;军队中普遍存在的非智主义和国粹思想,不但对学生造成压力,也干扰了正常的科研工作和对外交流。为了获取研究的自由和条件,不少人只能加入军队成为职业军人,SONY公司的创办人之一的盛田昭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他对军队毫无兴趣,但是为了能继续他的物理研究,大学一毕业就参加了军队。

  1944年8月起,日本本土遭到空袭,内阁决定集体疏散学龄儿童。45年5月的"战时教育令",停止了除国民学校初等科之外的一切教育项目,学生都到工厂或国防部门劳动。至此,日本近代教育终告崩溃。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