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逃人法是什么来的
逃人法是清初六大恶政之一。清初与投充相关联的弊政,还有逃人问题。当时,逃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逼勒投充者,他们不甘充当奴隶,陆续逃亡。另一种是满洲官兵从关外带来的大批奴隶。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清朝逃人法是什么来的?
逃人法历史
顺治三年(1646年), 多尔衮谕兵部 “只此数月之间,逃人己几数万”。 旗下奴仆大批逃亡直接影响 八旗生计,清廷为此制定了严苛的逃人法,设立督捕衙门,督捕逃人,惩罚窝主。逃人法规定查获的逃人鞭打一百,归还原主。藏匿逃人者从重治罪,本犯处死,家产没收,邻里、甲长、乡约,各鞭打一百,流徙边远地区。逃人法对窝主惩罚较重,是一项维护落后奴隶制的法律。逃人法颁布后,并未阻止奴隶逃亡,他们逃回家乡藏匿或聚众自保,因此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而未逃亡的奴隶和 投充者在编庄内形同牛马,没有生产积极性,畿辅地区的社会生产也因此受到影响。到了 顺治六年 (1649年),奴隶逃亡者已如此之多,以至 多尔衮发出了“逃亡已十之七八”的哀叹。康熙帝亲政之后,由于旗地上的租佃关系已逐渐发生了变化,旨在维护奴隶制的逃人法和督捕衙门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康熙帝逐渐放宽对逃人的禁令,并最终撤裁了督捕衙门。 清朝统治者停止 圈地、 投充,废除逃人法,实际是宣告在汉族地区推行落后的奴隶制失败。在此之后,大规模的霸占土地、人口的 现象停止了。满洲贵族恃势抢占土地,俘掠奴隶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奴隶制残余仍然存在。
逃人法发展
中国清廷为严禁八旗奴仆逃亡而颁布的《督捕则例》,俗称“逃人法”。顺治三年(1646)始,中经多次更改颁,乾隆八年始废止。其内容有对逃亡者的处罚规定,还有关于惩罚窝主、奖励检举 、奖惩有关官吏和办事人员等的规定。清入关前,为了制止农奴逃亡,就已陆续制定惩处逃人的法令。
入关后,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清廷进一步制定极其残酷的逃人法。逃人法的严厉执行,在满、汉统治阶级内部引起激烈争论。一部分汉族官吏反对严惩窝主的刑律,要求修改逃人法。
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满族王公亲贵的利益,最初态度顽固,坚持逃人法。康熙中期后,随着旗地中农奴制经营逐渐被封建租佃关系所代替,前此严惩逃人和窝主的法令已不适应新情况,于是渐次更订,放宽惩罚。
康熙三十八年(1699)裁撤兵部督捕衙门,把督捕事宜归并刑部办理。乾隆八年(1743),大学士徐本等奏准颁布《钦定督捕则例》,附入刑律,原《督捕则例》正式废除。
刑法制度
大清律例中奴贱身份,律定严明。《 清律》中 奴婢(奴仆)和 贱民,大致与《明律》相同。清代奴贱的法定地位,多系半人半物——人格方面,旗民故杀 奴婢(奴仆)时,亦予处罚;强盗杀伤人者,奴婢亦同良人;私贱被放为民后其主仍压为贱时,可自理诉;如侵害财物,则略同常人法。其为物方面,罪主籍没时,财产与奴入官;杀一家非死罪三人, 奴婢不在其内;买卖及质债奴婢,并不为罪;妄认或错认奴婢,视同妄认或错认他人财物。
清还对良贱与主奴之间相婚、相奸、相养,均以其身份不同而在处罚上亦不相同。总之,清初奴贱在法律上的地位比明朝低下。《清律》规定可以买卖 奴婢(奴仆):“各旗买人,俱令赴市买卖”,其“在京者于大、宛两县 五城兵马司用印,在外者于各州、县用印”①。因 奴婢(奴仆)不堪其苦,大量逃亡。《清律》设《督捕则例》。 顺治五年题准,逃人窝家正法,妻子家产,籍没给主。十三年又题准,凡逃一次者面上刺字,二次者正法。十四年又定,窝犯免死,责四十板,面上刺字,家产、人口给予 八旗穷兵。康熙七年覆准,三次逃者,绞监候。二十二年又复准,三次逃者免死,发往宁古塔与穷兵为奴。乾隆八年定,不知为逃人误行容留者,六个月内免议。嘉庆六年又定,三次逃人发往黑龙江等处当差。对逃人及窝主的惩罚,日益宽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