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大臣张廷玉简介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雍正年间的大学士,兼任军机大臣,权位之重,一时无人出其右。张廷玉身居高位达数十年之久,兢兢业业,思维严谨、头脑清晰、文思快捷。下面是军机大臣张廷玉简介
初入仕途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出生于北京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十六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因张英奉命为总裁官而回避不试。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廷玉的夫人姚氏离世,父亲张英登上相位。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廷玉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次年四月,入值南书房。康熙四十四年后,多次随康熙南巡3及巡行蒙古诸部。康熙五十五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五月,授刑部左侍郎。次年授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六月,张廷玉母亲离世。九月父亲张英离世。服阕,仍原官。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充会试同考官。四月,授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充经筵讲官。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充武殿试读卷官,十一月,充纂修《省方盛典》副总裁官。
深受重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十一月康熙驾崩,雍正即位后张廷玉受命协同掌院学士阿克敦,励廷仪办理翰林 院文章之事。不久即提升礼部尚书,充任《世祖仁皇帝实录》一书的副总裁官。
雍正元年(1723年),张廷玉复值南书房,与朱轼等人同为诸皇子师傅。四月任顺天乡试主考官。雍正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八月署理都察院事,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九月调户部尚书。十月,张廷玉任四朝国史总裁官。雍正六年三月,晋保和殿大学士。不久又兼管吏部尚书事务。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在隆宗门开始设立军机处,命张廷玉与怡亲王,蒋廷锡领其事。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病危,临终前,张廷玉与庄亲王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
乾隆元年(1736年),张廷玉再次奉命为皇子师,仍兼管翰林院事。二月,乾隆帝亲谒景陵,张廷玉与王大臣留京事务。自此以后,皇帝每逢巡幸,张廷玉总是留京事务。乾隆二年(1737年)十一月授事务大臣,加拜他喇布勒哈番,特命进三等伯爵,赐号勤宜。
乾隆三年(1738年),罢事务之名而以大学士掌机要。乾隆十一年(1746年),张廷玉的长子内阁学士张若霭病故。乾隆十三年(1748年)一月,张廷玉老病乞休,乾隆帝执意坚留。
晚年坎坷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同意张廷玉辞官,命待次年春天舟行回乡,并制诗三章赠张廷玉。随后张廷玉入谢时触怒乾隆皇帝,降旨切责。廷臣请夺张廷玉官爵及罢配享,诏许削伯爵,以大学士原衔退休,仍配享。
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长子刚去世不久,张廷玉再次请归,激怒了乾隆皇帝,于是命以太庙配享诸臣名示张廷玉,命其自审应否配享。乾隆帝用大学士九卿议,罢配享,免治罪。随后归去。后来又因四川学政编修朱筌坐罪,命张廷玉尽缴颁赐诸物。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卒于里第,享年八十四岁。死后葬于龙眠山,乾隆最终仍遵遗诏,命配享太庙。
人物评价
雍正八年(1730年),长期和清廷对抗的蒙古准噶尔部煽动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及西北各族反清,雍正帝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决定出兵征讨。因战事紧急,军令需要迅速处理和严守秘密,所以,即令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嗣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命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廷玉定规制”。按照旨意,张廷玉就军机处的性质、官职、职能、纪律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其中涉及到档案的地方就达多处,如:军机处参予官员奏折的处理和谕旨的撰拟;军机章京负责誊写、记档及日常工作;军机处设《存记簿》,“奉旨存议”事务,一律登记;“密事有件”,密封存档,届时拆阅办理等。这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不仅加强了皇权统治,避免了政出多门以及失、泄密现象的发生,而且更重要的是统一了办文机构,保证了档案的齐全、完整与安全,为利用和编撰方略(志)提供了方便。
张廷玉在任期间的主要工作在于担任皇帝的秘书,对清廷政治制度的贡献是完善了奏摺制度与军机处的运作规则。与其他直接处理政务的大臣不同,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关于张廷玉的具体事迹。
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谨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宋:黄山谷言)。故雍正赞扬他「器量纯全,抒诚供职」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