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清朝 >

大小金川之役的背景介绍

时间: 志艺2 清朝

  大小金川之役是清朝中期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对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安全,保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金川地区,乃至嘉绒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小金川之役的背景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大小金川之役背景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到明末清初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当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从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过渡时,世袭土司仍强迫人民无偿服役。土司中又一再发生侵吞其他地区土地,甚至公开武装叛乱的事件。清廷采纳云贵总督鄂尔泰疏议,在西南掀起大规模“改土归流”高潮,改土官为流官,革除土司制,建立州县制。“改土归流”的政策,在云南和贵州取得很大成效,但在四川当时却只实行于与云、贵接壤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川西藏区,则发生了大小金川事件。

  金川祸乱

  清廷出兵征伐大小金川的起因是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助女欺凌其女婿小金川土司泽旺,并不奉清廷四川总督和巡抚的约束。这样一件区区小事,且以大小金川偏僻弹丸之地,使得动乾隆皇帝兴动四万大军,并从云贵调将前往督讨。除了速战速决、一举平定所谓“叛乱”的意图外,清廷最为惧怕的是汉人与苗人、瑶人诸部接近,害怕明朝遗老遗少以孤臣孽子之心,选定天高皇帝远的大小金川为最后抵抗基地。

  平定大小金川同平定云、贵、粤的目的一样,主要在于清除反清复明的策源地,搜求潜伏隐匿于苗山瑶洞的明朝遗民,打击支持反清复明的西南少数民族的武力,以求平定西南,使清朝江山长治久安。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清军将帅极力搜求的是一位替土司出谋划策的汉人王秋。这位王秋卧薪尝胆,窜伏苗洞,老谋深算,不仅深得土司信任,甚至卧底清军督帅张广泗之侧,左右清军的战略部署,使清军屡屡遭挫。

  后来这一情况被密报到乾隆那里,乾隆大惊,囚张广泗至京并怒斩之。王秋是反清复明之士,他选中大小金川为最后抵抗地,不仅因为这里形势险要,易出难进,而且地产金沙,其民朴质,愿效死力,易于策动。综合这些情况分析,完全可以把大小金川之战,看作是南明遗民抗拒满清的最后一战,而满清王朝和乾隆皇帝也是这样来看待这次战役的。所以乾隆才不惜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投入,不惜牺牲这么多将士,不惜杀其多员督军大臣,甚至在第一次平定纳降之后,又第二次出兵彻底扫荡。

  乾隆皇帝本人对这次战役的关注和重视极为特别。当平定的露布飞马送达北京紫禁城后,乾隆皇帝竟亲诣东陵、西陵,礼泰岱,告阙里,受俘庙社,上皇太后徽号,勒碑太学和大小金川,文武官员依次封赏。如此郊劳备致,比对于开疆辟土者有过之而无不及。乾隆心中知道,满清的一统江山这才算真心巩固底定了。

  大小金川之战的历史影响

  在这些平定叛乱、维护大一统国家的战争中,平定新疆准噶尔和回疆的战争,用兵五年,耗帑三千余万两,辟地一万余公里;平定云、贵、粤的战争,前后用兵十二年,耗帑七千余万两,领土未有增加,但改革了三省政治;而平定大小金川的战争,前后两次,历时七年,耗帑七千余万两,杀张广泗、讷亲、阿尔泰、温福四员大臣,阵亡将士三万余人,杀抗命苗番两万以上,而所平定之地,不过是四川省西北部的深山荒野,纵深仅仅二百余公里。与朝廷大军作战的,亦只是人不满三万、武器装备非常落后的大小金川沿岸的藏民。

  比较一下这三次大的平乱战争,大小金川之战实在是得不偿失,这其中一定有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北京西山圆形城堡之,是乾隆皇帝专门为征讨大小金川而修筑的模拟战场。八旗军中的精壮将士二千余人组成的一支特种部队“健锐云梯营”,日夜在此演习山地战和攻坚战。这里就是乾隆团城演武厅。

  
看了“大小金川之役的背景介绍”还想看:
1.枋头之战背景介绍

2.睢阳之战简介

3.北周灭北齐之战背景介绍

4.诸吕之乱背景介绍

2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