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清朝 >

清末被视为救国工具—英语

时间: 耀聪2 清朝

  编者按:上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学习西方教育的热潮。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规定,从中学开始开设英语课。这被视为中国教育界力图与国际教育趋势接轨的尝试。

  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关于《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中,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英语分数从150分调整为100分,比过去减少50分。

  除北京以外,多个省市酝酿或已推出高考英语改革的措施。几乎一夜之间,全国多地开始“拿英语开刀”。

  英语在国内何时掀起学习热潮?国人在学习英语中又有哪些变化?梳理国人的“英语学习史”,讲述一门语言在他乡的经历。

  清末被视为救国工具

  全英文授课,浸入式教学

  经历了闭关锁国而被动挨打的屈辱后,清王朝认识到了解西方要从语言开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堂外语课以英语为主,该章程于1903年正式实施,由此开启了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一时间,翻译西文、向西方学习之势蔚然成风,英语教学开始初具规模。

  上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学习西方教育的热潮。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规定,从中学开始开设英语课。这被视为中国教育界力图与国际教育趋势接轨的尝试。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在最早期的教学机构里,就已经出现后来被称为“浸入式”的教学方法:部分教会学校全英语授课,学生从穿衣打扮到言行举止全部模仿西方。过去150多年间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国人对待英语的不同态度和当时的历史形态有关系。如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很多大学采取的是全英文授课,国外的教材刚出版就可以直接拿到国内教学,目的是希望快速学习西方技术,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情况。因此那时的英语教材和英文课程,对于中国的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起到了很大作用。也正是在那个时代,尽管国家面临贫困和战争,但也出现了西南联大这样的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改革开放

  教学重点转向经济

  一代人追随电视里的《跟我学》

  从事英语教学近30年的陈其彬已不在英语教学的一线,他印象中,1978年出版了“__”后第一套教材,采用的是结构主义方法,教材重视句型操练和语法知识归纳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注重语法,却忽视了英语的实践,就是我们说的哑巴英语。”

  1978年,英语列入高考科目,从此英语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重视英语,特别是主要大城市的学校。”陈其彬回忆说。

  在陈其彬记忆中,教学大纲1982年修改时,重点发生了转移,从政治转向了经济。当时有的人入学时26个字母都认不全。为了能够学好英语,陈其彬和许多同学节假日不放松、单词本随身带。“我们的口袋里都装有一个小本子,上边密密麻麻地记着单词,一到清晨总能看到有人在背单词。当时没有复读机以及其他录音设备,如果学生能够听到学校的英文广播,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从1982年的1月开始,每到晚6点20分,北京、上海,许多城市中的院落里就响彻着地道伦敦口音的英语对话。那是人们跟着电视里播放的英语教学片《跟我学》(Follow Me)在学英语。“这让长期学习语法英语、说口号英语的中国人体会到了一种颠覆性的英语学习方式,也为国内的学英语热添了一把火。”

  1987年,在教育部推动下英语四级考试开始在大学中施行,两年后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开考,考试成绩直接与学位证书挂钩。“这10年时间,英语在中国人的眼中变得非常重要,开始奠定了它的地位,好像被一点点地推向了神坛一样。”

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