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主义的变革
编者按:民初的联省自治本是清末地方主义的延伸,它的出现有着特殊、复杂的政治背景和思想背景。清末西学东渐,西方宪政思想开始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戊戌变法失败后,像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维新人士纷纷避难海外,大量学生东渡日本求学,他们广泛接触明治维新后已经成熟起来的日本政治制度,了解英、美、法、瑞士的联邦政治和自由主义的宪政思想,把联邦主义的理论和国外的地方自治经验传播到国内。
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主义的变革
从十九世纪后五十年到二十世纪前三十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混乱的时期。内乱外战,延绵不断,政局动荡, 国势渐微,眼见皇位不保,清廷被迫变法以延帝祚,虽苦心经营,亦难挽颓势,终于在督抚的胁迫和革命党造反这两股力量的冲击下一朝瓦解。在导致清帝逊位的政治角力中,督抚、他们手里的新军及他们所代表的地方势力起着从内部瓦解朝廷的作用,不容小觑。实际上,在辛亥起事前十一年,大权在握的督抚们已经不露声色地与清廷分庭抗礼,庚子年的“东南互保”与造反无异,清廷竟无奈地忍受了朝臣的羞辱。地方势力的兴起与他们摆脱朝廷控制的能力逐渐增强,成了晚清政治的一大特色,它奠定了清末宪政预案中地方自治的民意基础和民初的联省自治运动。在清末民初,虽然地方主义和联省自治都曾被地方势力用作与中央集权做斗争的政治工具, 但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创新,起到了探索和实验的功效。
自治区人民
清朝的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最完备的制度,除了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还有一层深意:加强对汉人及汉人官吏的控制。自清朝入关到太平天国起义前的二百多年里,权力牢牢控制在皇帝和满族王室、满族官吏的手里。清廷在与太平天国作战中连遭败绩,形势危急,不得不起用像曾国藩这样的汉人募兵平叛;在剿灭太平军之后,又不得不起用李鸿章的淮军围剿捻军。因作战的紧迫,朝廷给了督抚在地方上募勇练兵、荐官任事和筹饷理财的权力,待持续二十多年的内乱平定后,清朝最有作战实力的军队已完全落入了汉人之手。不仅如此,原先由中央支配各省的人事和财政大权也落到了汉人督抚手里。宣统继位后,摄政王及皇室权贵难以忍受地方势力日益坐大,曾想利用筹备立宪的时机,收回督抚手中的权力,但立即受到督抚及地方势力的顽强抵抗。在朝廷与地方势力的明争暗斗中,暴发了四川的“保路运动”,紧接着,武昌城里响起了催命的枪声。
武昌首义,各省督抚纷纷通电独立,清帝在各省一片独立声中黯然逊位。革命党人请漂泊海外的孙中山回国组织临时政府。一九一二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国民政府由各省实力派要员或由他们推荐的人士组成,兵权在省,立法与财政权在省,中央政府无兵无钱,国家的政治重心在省一级。此时的中华民国,实际上成了一个松散的联邦国家。
民初的联省自治本是清末地方主义的延伸,它的出现有着特殊、复杂的政治背景和思想背景。清末西学东渐,西方宪政思想开始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戊戌变法失败后,像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维新人士纷纷避难海外,大量学生东渡日本求学,他们广泛接触明治维新后已经成熟起来的日本政治制度,了解英、美、法、瑞士的联邦政治和自由主义的宪政思想,把联邦主义的理论和国外的地方自治经验传播到国内,留学生、维新派、革命党人在自治理论研究和思想的传播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外来思想家中,卢梭对中国早期联邦思想的形成影响最大,梁启超1901年发表了《卢梭学案》,辛亥革命时,各省的独立运动便以梁启超介绍的卢梭思想做理论基础。美国学者杜威在应邀来华演讲时,把美国的联邦制度和美国的政治自由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完美的结合。胡适也有这种思想,大力宣传杜威的学说,这是对期待中国由地方自治起步逐渐实现宪政的人们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的奋斗有了目标。检阅民初报刊,从辛亥革命直到抗战前南京政府执政的十年里,介绍、研究、宣传地方自治、联邦主义、联省自治的文章多如牛毛,众多著名的学者、文人、政府官员、报刊编辑都写过这方面的文章,的确起到了舆论导向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民初西方宪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所造成的影响,主要还是在学术界和知识分子。联省自治的更实在原因,是袁世凯死后各省对北洋系武人把持下的中央政府的极度失望、对军阀连年内战的怨恨和无奈之举。尤其是当国民党以广东为基地公开讨伐北京政府之后,夹在南北之间的各省地方势力深怕战火烧到自己的地盘,在国宪未定、国家行宪之日无望的背景下,湖南首倡省宪,四川、浙江、广东、江苏、湖北、云南、贵州、广西也纷纷制定省宪,地方官吏、士绅协商联省自治,把保境安民建设乡梓视为力所能及的政事,他们图强自保,以苟活于军阀混战的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