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清朝 >

历史清朝末代简介

时间: 翠梅2 清朝

  清朝末年的皇帝是爱新觉罗·溥仪,为清逊帝,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清朝末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历史清朝末简介

  清朝末年的皇帝是爱新觉罗·溥仪,为清逊帝。年号宣统,由于年幼无知听从隆裕太后的不正确领导,导致清朝末年的如此腐败,清朝开国以来的康熙跟他真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八国联军跟火烧圆明园,中国的领地变成他们的租借地,真是中国人的最大耻辱,我们不能让历史重演,最后还是出了位我们敬爱的孙中山,推翻了腐败的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让中国人民洗新革面,

  一味的歌颂清朝的“先进性”是不够的.下面就分析一下清朝的种族隔离制度.据研究,清朝的种族隔离制度在程度上已经超过了西方殖民者在殖民地建立的种族隔离制度.清朝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更类似于殖民者统治亡国奴的殖民地社会.

  分析清朝是否存在某种程度的种族隔离制度,实际上就是分析汉人是否在政治经济上奴化的问题。而清朝建立的八旗制度,将征服者後代和被征服者後代截然分开,在政治,经济,司法等方面都形成了惊人的不平等.比之古罗马殖民地和西方近代殖民地,清朝在种族隔离方面的不平等犹有过之。

  历史清朝末介绍

  政局变动

  (一)政局变动的背景

  1.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2.侵略战争威肋着清王朝的统治。

  (二)衙门的设立——中央机构的变动

  1.时间:1861年

  2.主管大臣:奕?。

  3.奕?主管事务:外交、通商、洋务事宜。

  4.影响:

  (1)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又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内政外交。

  (2)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3)清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三)辛酉政变——中央掌权者的变动和对外国列强态度的变化

  1.背景:

  (1)《北京条约》签定后,英法联军推出北京。

  (2)侵略者要求朝廷还京,履行条约。

  (3)奕?主张妥协和好,肃顺、载垣等辅臣反对。

  2.经过:

  (1)1861年皇太后慈禧与奕?勾结发动政变,处置八大臣。

  (2)同治帝载淳即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奕?为议政王。

  3.影响:

  (1)慈禧太后成为实际最高统治者,开始长达47年的统治。

  (2)1862年清政府决定向英法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四)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地方掌权者的变化

  1.原因:

  (1)满族官僚、贵族、八旗军队堕落。

  (2)湘军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力。汉族官僚得到外国列强的支持。

  (3)慈禧太后为巩固自身统治倚重汉族官僚。

  2.表现

  (1)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2)势力扩大:掌握武装,形成独立军事体系;掌握地方实权,在清政府中举足轻重。

  3.影响

  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历史清朝末介绍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出现的历史条件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政见分歧,洋务派出现。

  (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官僚集团形成,成为洋务派的中坚力量。

  (3)衙门的建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4)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2.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点

  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的统治,而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主张原封不动维护清朝统治,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上,二者完全一致,并且联合在一起反对维新变法运动。

  3.洋务运动的阶段性及主要内容

  前后共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主要内容: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及原因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

  原因共有四个方面:①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②顽固派的破坏;③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看了历史清朝末介绍

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