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清朝 >

康有为的那些故居都在哪里

时间: 耀聪2 清朝

  引言:康有为以其所处的时代,先行看到了国家的危机,并进行了大胆尝试,为孙文领导的辛亥革命做了实践上的指导。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改革家。著名的戊戌变法是一整套向西方政体模仿君主制下的民主宪政的尝试,为中国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康有为的那些故居都在哪里

  康有为故居佛山南海丹灶镇银河乡苏村

  清代民居建筑,为一厅、二廊、二房布局,硬山顶,故居面积81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清代农村住宅形式--"镬耳屋"。"涎香老屋"始建于清代中叶,至康有为时,康氏家族已在老屋住了五代人,故康有为故居称之为"百年旧宅"。是康有为出生及幼年生活和读书的地方,有"涎香书屋"、"澹如楼"、"七桧园"和康有为中进士时所竖立的旗杆夹石。


康有为

  康有为在这座老屋中渡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青少年时期。在此,他遍览群籍,初步形成了他的维新思想体系。并攥写了传诵千古的《大同书》(初稿)。

  康有为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又南辕北辙,妻妾成群。一共有六位太太:一、张云珠;二、梁随觉;三、何旃理;四、市冈鹤子;五、廖定徴;六、张光。尤在晚年,他与几位中外妙龄女郎,谱写了一曲曲浪漫的黄昏恋。

  康有为故居北京米市胡同43号院

  原广东南海会馆,其中“七树堂”是康有为在北京时的住所。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是近代改良派领袖。曾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再次上书主张变法,并邀请赴京会试的举人联合书名,要求拒签合约,反对割地赔款,要求变法维新,即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康有为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移居日本。1984年,康有为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由于历史变迁,如今这里只是普通民居,院内住户杂多,早已失去昔日的风采。不知是否由于年代久远地基下沉的缘故,院落低于胡同路面一大截,望去颇有落魄之感。宣武区是北京城的肇始之地,然而多达39处的市级、区级文保单位中,有近半数还是民居和经营场所,许多故居、会馆的房屋年久失修造成安全隐患,这一问题引起了市政协委员张文华的关注。走访宣武区部分名人故居时会发现,不少百年老屋处境岌岌可危。

  康有为故居青岛福山支路5号

  原为德国总督初来青岛市的宅第,1923年康有为来青岛时购得此宅。因为清末代皇帝溥仪曾赠康有为堂名“天游堂”,故康将此宅取名为“天游园”。康有为虽然没有定居青岛,但每年都来此住一个时期,直至1927年病逝。

  馆内有介绍康有为生平及戊戌变法的历史照片、文献和实物,还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研究康有为的专著和文章。故居复原陈列的3个展室,分别展出康有为的遗物和随葬品,介绍康有为在青岛的生活、逝世和安葬与迁葬情况,以及康有为生前收藏的中外文物珍品、书法作品等。

  康有为以其所处的时代,先行看到了国家的危机,并进行了大胆尝试,为孙文领导的辛亥革命做了实践上的指导。

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