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电影是怎样的
波兰电影历史悠久,早在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之前,波兰人彼得·莱比得津斯基、扬·波普拉夫斯基和卡齐米什·普罗津斯基等人就设计出了可以“使照片活动起来”的机械装置,其中最具独特性的是普罗津斯基设计的“多向摄影器。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波兰电影是怎样的?
1918年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后1918年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后,地主资产阶级政权仅仅资助拍摄宣传政府政策的影片。由于通货膨胀、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电影观众人数锐减。影片产量也从1921年的17部跌至1925年的 5部。1926年后,影片产量有所提高,内容也开始涉及资产阶级地主国家制度方面的问题。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乐土》(1928,导演A.赫茨、Z.格尼亚道夫斯基)、《塔台乌施先生》(1928,导演R.奥尔登斯基)、《春的前夕》(1929,导演H.沙格)、《警察局长塔吉耶夫》(1929,导演J.加尔丹)等。
波兰第一部有声片1933年,波兰生产了第一部有声片。1934年议会通过“关于影片及其传播的规定”,加强了对电影的审查,加重了税收。
30年代的波兰电影30年代,电影生产几乎全部表现出商业性。不仅喜剧、情节剧、侦探剧如此,就连一些历史题材片也为追求票房价值而违背历史真实。甚至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不忠实原著。在改编片中,只有《玫瑰》(1936,导演J.列切斯)没有歪曲原著揭示的社会矛盾,保持了原著的鲜明的形像。列切斯的其他作品,如《年轻的森林》(1934)、《来自诺沃立诺克的姑娘》(1937)、《界线》 (1938)等片则显示出一定的专业技巧和思想艺术水平。 而《生活的判决》( 1934,导演加尔丹)、《风险》(1938,导演E.常卡里斯基、K.邵洛夫斯基)、《砾石》(1938,导演加尔丹)等片则表现出现实主义与民主的倾向。
1939年9月,希特勒占领波兰后,电影生产完全停顿,只有A.鲍赫杰维奇领导的一个人数不多的地下电影小组拍摄一些报道战况的纪录片。
战后波兰的电影是在一片废墟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始恢复的,到大战结束的前一年——1944年,800家电影院只有5家还能放映电影,许多电影创作者不是战死沙场便是牺牲在纳粹的屠刀下。波兰电影一切要从零开始,最初每年只能生产一、二部影片,然而其中有些影片却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如万达·雅库波夫斯卡的《最后阶段》(1948)和亚历山大.福特的《边界上的街》(1949),主要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可怕和集中营里骇人听闻的遭遇。到50年代中期,波兰电影有了一定的发展,波兰的导演们利用了此时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创作出了一些针砭社会弊病的具有新的艺术形式的影片。安杰伊·蒙克的《铁轨上的男人》(1956)便是这种影片的代表。战后波兰电影艺术上最重要的时期无疑是1957至1961年。
此期的几位导演组成了人们公认的“波兰学派”,他们是安杰伊·瓦依达、安杰伊·蒙克和耶日·卡瓦莱罗维奇等人,他们的标志作品便是《下水道》、《灰烬与钻石》、《带夹板的人》、《埃罗伊查》和《夜车》等影片,它们的特色是阴郁与残酷,它们探索了波兰晚近的历史,提出了社会道德与民族同一性问题。50年代后期的波兰电影赢得了世界声誉。除了上述导演外,波兰后来又涌现了一代又一代享誉世界影坛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耶日.斯科利莫夫斯基、克日斯托夫.扎努西和克日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等。到60年代中期,波兰电影的伟大时代宣告结束。日益增长的政治压力缩小了导演们的自由空间,各电影摄制组的自由管理权也受到限制。有的导演的影片被禁映,有的离开波兰去了国外。但是波兰电影始终是在不断克服危机中前进着,不断有新的影片被列入世界名片中,则《大理石人》(1976)、《铁人》(1981)、《十诫》(1987)等等,至80年代,波兰已拥九个不同规模的制片厂,11个创作集体,400多位导演,年产故事片已达40部。
尽管如此,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所有这些成绩都是靠国家拨款而取得的。随着80年代中期以后波兰经济的衰退,波兰电影经济也日益困难,特别是在80年代未国家政治变革后,电影的衰退也日益显现出来。国家对电影的拨款逐渐减少,西方影片,尤其是好莱坞影片大举进攻波兰影视业,本国电影几乎完全被挤出了电影市场。为了挽救波兰悠久的电影艺术,政府有关部门和电影界人士早就采取种种措施。经过种种努力,情况似乎又有了新的变化,波兰电影人都以1960年亚历山大·福特根据著名作家亨里克.显克微支的小说改编拍摄的影片《十字军骑士》为骄做,它像《乱世佳人》永远立于美国历来最成功影片榜首一样,这部当年拥有近4000万人次观众的影片,在差不多40年后仍名列波兰电影票房的前茅。波兰电影人企盼着民族电影再度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