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世界事迹 > 欧洲历史 >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时间: 玉玲2 欧洲历史

  17世纪中叶以来,欧洲发生了数百次战争,你知道哪些战争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欧洲历史上的德法战争

  德法战争,是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在德法两国,此战役称为普法战争。

  战争成因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在1864年及1866年先后击败了丹麦及奥地利,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并发出“埃姆斯密电”激发出普、法两地人民的民族仇恨,令法皇拿破仑三世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宣战,普鲁士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

  背景

  普鲁士爲了统一德国,在1864年及1866年先后击败了丹麦及奥地利,但法国却仍然在幕后操控着南德意志诸邦,阻碍德国统一。爲此,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并发出“埃姆斯密电”激发出普、法两地人民的民族仇恨,令法皇拿破崙三世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宣战,普鲁士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

  战争经过

  在法皇宣战后,法国随即编成莱茵军团,于法德边境地带集结。该军团共有八个军,约22万人,由拿破仑三世任总司令,勒布夫为总参谋长。法国欲先发制人,夺取法兰克福,逼使普鲁士屈服;但与此同时,普军亦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万人,由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为总参谋长。普鲁士则计划以优势兵力,集中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将法军击溃于边境线上,再继而进攻巴黎,逼使法国投降。

  战争以法军在1870年8月2日于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进攻为开端。但到了8月4日,普军已顺利击溃法军,进入反攻阶段。与此同时,法军在其余各战场相继失利,被逼退回国境,转入防御。至8月中旬,法军已被普军一分为二,由巴赞元帅领军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普军包围于麦茨要塞;而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12万余人,在8月30日与普军激战后被逼退守色当。

  在9月1日至2日,普法两军于色当进行决定性的大战,即色当会战。9月1日上午,普军占领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成功切断了法军西撤的道路,并从后堵截法军。而在当天中午,普军亦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作出攻击。当时下午,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被逼于下午4时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将他的佩剑交到陛下的手中”。9月2日,拿破仑三世正式率8.3万官兵向普军投降。在这场战役中,法军损失12.4万人,普军只损失了9000多人。法国举国哗然。9月4日,法国国内发生政变,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战争影响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投降而告结束。普法停战的和约法兰克福条约极其苛刻: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摩泽尔省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而于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国,他本人成为首任皇帝。德国遂告统一,成为欧洲第一大国。但德法两国于这次战争中的结怨,为日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线。

  普法战争的结果几乎打破了法国人既有的或者希望拥有的一切希望。法国自黎塞留时代以来借助中欧的分裂得以干涉中欧事务甚至左右整个大陆的优势。当它强大的时候,它可以称霸欧陆,如路易十四和拿破崙;当它衰弱的时候,它也足够自保,如路易十五和路易菲力普;因此法国在过去时代即使孤立也并不感到害怕。当普法战争结束时,法国被迫割地、羞辱的接受俾斯麦的苛刻和平时,恐惧和複仇心理就成爲必然。一个统一的中欧帝国所拥有的人力、物力是法国无法比拟的,而且双方的差距隻会加大。法国人认爲俾斯麦会按照1815年维也纳议定书和1866年布拉格条约的精神宽待法国,结果却代价高昂。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丢失不仅意味着国土的分割、资源的流失,而且孚日山脉爲界的新国境意味着法国单独用军事手段收回失地的可能性因爲地理条件几乎不可能,同时法国还需要建设大量的防御设施来面对德国可能的再次入侵。从短时间看来,法国虽然积极寻求複仇,但不可能单独向德国摊牌。

  俾斯麦的精确棋局创造了一个统一的中欧帝国,但是德意志的沉重历史包袱导致这个帝国需要一整套无先例可寻的治国方略。是日尔曼帝国还是德意志帝国,俾斯麦选择了后者,可是以威廉I爲首的旧普鲁士贵族更珍惜普鲁士的名号与荣誉。俾斯麦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整合这个新帝国。帝国内部的差异如此之大,而一个统一国内市场又具有的繁荣前景使得德意志帝国需要花很大力气消化胜利果实,对法国的政策隻能是维持《法兰克福条约》的现状。

  德法关係的根本性冲突

  法国最早有了主权国家概念,又积极推行“国家至上”策略。黎塞留以来的200年,法国2次成爲欧陆最强大的国家,就是实力相对衰弱的时候,也足以自保并震慑四邻,时机成熟便可东山再起。普法战争后,法国的失败却是根本性意义的失败,因爲德国统一使得法国什么时候都无法再次取得优势,反而要爲自身安全担忧(即便这个事实法国要在一战后才能完全接受)。因此法国的长期国策必然是反对德国,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肢解德国,恢複法国的优势。对德国来说,即使俾斯麦的德国没有谋求霸权的野心,也足以让人畏惧。德国的强大是事实,而不是感知。在民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横行的时代,脱胎于军国主义普鲁士的德国也不可能一直安分守己,这不是某个人比如俾斯麦能阻止的。实际上俾斯麦的现实政治一旦拖缰,必定无法控制。领土的变更在王朝时代是常事,在民族主义和代议政府时代,则属国家之核心利益,因此无论是围绕领土争端的争霸竞赛(一战),还是争霸与反争霸(二战),法德关係必定是根本性冲突,此冲突的消弭需整个欧洲国际环境的彻底改造后方有现实依据。

  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格局

  1848年的自由革命和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彻底打破了标榜正统的维也纳大国协调体系,欧洲进入一个缺乏大国联合维持均势的动盪时期。经过一系列测试实力与满足个别列强利益的战争,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爲正统均势划上了句号。如果均势是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看不见的手(正如市场规律于资本主义经济上的表现),那么基于新原则的大国均势体系必然得以重建。这个新原则深刻打上了德意志帝国设计师的烙印-现实政治。

  大国均势体系必然得以重建还因爲欧洲已经习惯在多极均势的框架下处理国际关係,偶有离经叛道者,如拿破崙,也从未成功。均势自身已成爲惯性,拿破崙III对此厌恶至极,结果却将法国200年之欧陆优势地位彻底毁掉。小心经营均势不但是外交艺术,也是任何一个政治家必须严肃思考的国际关係核心问题。

  传统的均势五强没有变化,但是力量分配发生根本变化。传统上法德位于欧陆的两端并拥有优势,中欧普奥虽稍弱但足以借德意志邦联理论上的协防自保。而英国扮演局外“守夜人”或者说局外平衡者的角色。普法战争后,法国的优势不再,德意志帝国以一个中欧强国的面目出现,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失掉了威望,而这个威望本来还能装点一下它虚弱的门户,与匈牙利的联合(1867年)带来的利益和问题几乎一样多。俄国在逐渐从克里米亚失败中走出来,但是步履蹒跚。英国的习惯是保持自身的行动自由,隻在均势崩溃的决定时刻义无返顾加入维护均势的行动,要么全力以赴要么什么都不做(ALL OR NOTHING)。但是如何判断均势的决定时刻却变的困难,因爲德国是靠内部统一而不是对外扩张改变了传统均势格局,没有判断就没有行动,很快英国就习惯于对欧陆什么都不做,专心于全球殖民帝国的建设。均势如果是资本主义的必然,那么也不能仅凭自发,因爲均势的格局因爲多极力量组合有太多可能,合乎逻辑的设计与精心的安排才能产生一个有生命力的均势,否则还需推倒再来。

  困绕新的大国格局有两个致命伤:作爲普法战争后遗症的法德关于阿尔萨斯和洛林归属的领土争端;英国、奥匈和俄国在东方问题上的长期利益冲突。有这两个因子存在,新的大国格局中各个国家的力量组合失去了许多弹性和选择,而传统均势认爲均势体系中的每个国家都有充分的自由来进行力量组合。从实践看,法德很难走到一起,奥匈与俄国,英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利益无法调协。因此新的均势体系是个很难保持力量平衡的体系,隻能勉爲其难的暂时维持现状。

  拓展:影响世界历史的五大战役——历史上的重大战争

  1、布匿战争(前264-前146): 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 3次战争,以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结束。陆上强国罗马为战胜海上强国迦太基而建立了海军;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在不拥有制海权的情况下,从陆上翻越天险阿尔卑斯山深入罗马腹地,这是影响战局的两大决策。汉尼拔以劣势兵力围歼优势之敌和罗马海军所采取的接舷战,是战术史上的创新。

  2、百年战争(1337 - 1453):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英格兰统治者来自法国,在法国领有大片封地,围绕法国王位继承、英王在大陆上的领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弗兰德地区的争夺,英法之间爆发战争。最终法国胜利,英王丧失了在法国的全部封地,英国自此进入独立发展阶段。

  3、三十年战争(1618-1648):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是欧洲天主教与新教派之间的战争,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从此信仰新教的荷兰、瑞士分别从西班牙、奥地利独立出来,法国取得欧洲霸权,瑞典成为波罗的海霸主。

  4、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是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标志。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签订了结束战争的《凡尔赛和约》。沙皇俄国(1547-1917)、德意志帝国(1871-1918)、奥匈帝国(1867-1918),奥斯曼帝国(1299-1922)覆灭,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维埃俄国)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从奥匈帝国独立出来,希腊、土耳其、黎巴嫩、约旦、叙利亚、塞浦路斯等国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出来。

  5、莫斯科会战(1941.9-1942.4):苏军为保卫莫斯科而进行的一系列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苏军取胜,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破产。俄罗斯冬天的提前来临,严寒及德军对冬季战争毫无准备,是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13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