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刘义隆简介
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位宋文帝,他在位的三十年被誉为他所处朝代国力最昌盛的时期,谢安、嵇康、陶渊明等流传于世的学者皆出于这个朝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
宋文帝简介
宋文帝刘义隆生于407年,其父是宋武帝刘裕,他在424年继承皇位,453年被太子刘劭所杀,共在位三十年,年号“元嘉”,庙号“太祖”,位列中国刘宋王朝第三位皇帝。
宋文帝刘义隆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宋武帝刘裕的治国政策,在政治上:他主要通过整顿吏治、清理户籍等有效措施,以使官吏清廉为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内的农业生产也因其“役宽务简,氓庶繁息”政策得以迅速发展,这一期间也是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并被后人称为“元嘉之治”;在文化上:他颁布一系列劝学、招贤措施,促使经济文化发展日渐繁荣,譬如裴松之收集各家史料而修缮丰富的《三国志》、范晔呕心沥血所作“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在军事上:他延续刘裕的北伐政策,并于公元430年和公元450年发动两次收复河南的北伐之战,这两次声势浩大的北伐最终都因他的指挥失误而以惨败告终,刘宋的国力也因此大受损失。
后人评价宋文帝刘义隆多是褒贬各半,他在位期间是南北朝国力最昌盛的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及军事发展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文有文采斐然的谢灵运、陶渊明,武有檀道济、沈庆之等;但同时,他好大喜功,做事不切实际,几次北伐战争劳民伤财最终都以惨败告终,不仅如此,他非常善妒好猜忌,名将檀道济、忠心大臣谢晦等皆因此被杀,刘义隆也因此大失人心。
宋文帝北伐过程
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三十年,创造了“元嘉之治”,使得刘宋王朝成为南北朝时期最为富强的国家,一时之间让它国可望而不可及。然而,盛极一时的刘宋王朝最后还是衰落了,这与宋文帝北伐有着密切关系。
宋文帝继位后,继承了宋武帝刘裕的北伐政策,在其统治期间发动了三次北伐征战,分别是元嘉七年,元嘉二十七年,元嘉二十九年。宋文帝的三次北伐却都是以惨败结束。宋文帝继位后,在国内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使得刘宋王朝迅速发展强大起来。因此在元嘉七年,宋文帝主动发动北伐征战,意图收复河南各地。
战争初期,刘宋王朝轻易收复四镇。但是冬天到来之后,北魏开始反攻,使得刘宋王朝连失多地,再加上粮草被烧,导致檀道济部粮草极度缺乏,军队战斗力削弱,第一次北伐征战完全失败。宋文帝北伐失败后,努力发展国内的经济,恢复国力,企图再次北伐,于是在元嘉二十四年就开始准备了作战计划。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再次北伐,战争初期依然取得了完美胜利。
但是宋文帝任命王玄谟为指挥之后,战况开始往不好的方向发展。王玄谟空有纸上谈兵的本领,实际战争经验不足,使得刘宋王朝军队再次损失严重。然而这时侯的宋文帝却不再专心治理国家了,而是趁着北魏内乱发动第三次北伐征战。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次北伐的结果依然是惨败。三次北伐征战都以失败告终,宋文帝也因此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自此,刘宋王朝动荡不安,逐渐衰败下去了。
宋文帝残杀武将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上的宋文帝曾因“元嘉之治”而受到广泛赞誉,但同时,他也因杀害忠臣傅亮、谢晦等遭人诟病,这其中尤以名将檀道济被杀影响最大,那么宋文帝残杀武将出自何因?宋文帝残杀武将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在宋武帝刘裕死后,辅政大臣傅亮、徐羡之等人先是废掉了游戏无度的宋少帝,接着杀掉了毫无过错的庐陵王刘义真,随后作为武帝第三子的刘义隆才登上皇位,整个过程中徐羡之等人为主谋策划,檀道济及谢晦则在一旁协助,虽说他们作为忠臣的“黜昏立明”没有错,但杀害无辜“挡住”刘义隆登基路的刘义真,着实太过越权了,这在刘义隆心中也留下了无法完全信任他们的阴影,这是其被杀的原因之一。
檀道济作为南朝宋的得力悍将,其威名在《北史》《南史》中都有说明:民间将其画像贴在门上就可驱鬼消灾;宋文帝病重,朝臣贪权但忌惮于檀道济的干涉,整个朝廷里只有宋文帝一人可制约他。宋文帝天性善妒、好猜忌,檀道济这份更高盖主的威名逐渐成为其眼中钉。
公元435年,宋文帝以病重的名义召檀道济回京,在檀道济回京后宋文帝的病马上好了,宋文帝便放檀道济回去,但就在檀道济刚要走还没走之时宋文帝又“病了”,如此檀道济便走不得了,最终被宋文帝胡乱安上一个必死的罪名,后与其四子一起被杀。
檀道济死后,南朝宋便失去了与北魏相抗衡的将领,北魏趁机不断发起南征,双方在淮南来回拉锯,南朝宋此后便无力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