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哪些宗教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那么民国时期有哪些宗教?
民国时期宗教:黄天道或称黄天教。创于明代,清乾隆时受到沉重打击,至光绪中复又兴起,民国时期继续流传。它以华北万全县膳房堡为基地,尊普明佛。据李世瑜《现代华北秘密宗教》,至1947 年,万全县西南部仍然流行黄天道。万全县城一座玄坛庙中供有普明佛之神位。西部旧羊屯村有普佛殿,内供有“普明爷爷”、 “普明奶奶”神像,当地信徒认为二神时常显灵,解救人们的疾苦灾难。柳沟窑村一座佛殿的陪殿成为普明佛的“行宫”,殿内两壁绘有普明生前的行 实画传共20 幅。德胜堡村、阳门堡村、贾贤村、暖店堡村、深井堡、小屯堡、张杰庄、赵家樑皆有普明佛殿和画传。
民国时期宗教:在理教又称理门、理教、理善会、白衣道、八方道等。创于清初,创造人杨来如,教内称为杨祖(或羊祖),原为丘处机第十三代徒孙,可知脱胎于道教。初定下五字真言:“反清复大明”(一说:“复明灭大清”),康熙乾隆以后改为“观世音菩萨”,反清复明的思想逐渐消失。在理教所本之公理指“儒释道三教之理”,即所谓“奉佛教之法,修道教之行,习儒教之礼”。戒律有八:一不吸烟,二不饮酒,三不烧香草,四不焚纸帛,五不拜偶像,六不吹打念唱,七不书写符咒,八不养鸡猫犬。其中以戒烟戒酒为修身之先,最为严格。杨祖之后,有尹来凤中兴其教,以天津为大本营,向上海、北京、河北、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江西及东北、内蒙等地传布,逐渐形成全国性的规模。在理教在清末民国盛行不衰,主要原因是主张和实行戒烟戒酒,符合劳动人民的愿望。戒烟中尤重戒鸦片,可以禁除吸食鸦片的恶习,强健身体,节省开支,受到各界的欢迎。
在理教每年有三个节日:农历三月十一、十月初三和腊月初八。最重腊八,届时举行“摆斋”,徒众要去“捧斋”,主要是聚餐,同时“点理”(接受新教徒)、“放法”(选定下任领众)、舍结缘豆等。在理教传有《理教大法》(又称《杨(羊)祖大法》),据李洁贤《理教传入天津与西老公所》,《理教大法》内容是: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也无。今付无法时,法法合成法。静坐持念观自身,耳目随心听潮音;四静澄清光明现,当人居坐五行中。莲台上面持法语,费伦常转运乾坤;普照世境随心变,贯满昆仑三界明。一切万物具有幸,气是玄妙性中根;内理阴阳谁识破,识破还是养性人。大道不离方寸地,若向外寻枉劳神;人能醒悟师父理,昼夜辛勤念在心。大法在思想禅宗的澄心、道教的炼气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注重人的修身养性,强调清静内观,乃是一种心性之学,成为戒烟戒酒诸戒律的理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理教为反动势力所利用,被政府取缔。
民国时期宗教:先天道先天道是清代东大乘教的分支,黄德辉创于清初,崇拜无生老母,信仰龙华三会,强调三期末劫,重视普度功效,因而创立了超生了死无上的修行法门,以接引世人摆脱红尘业障,返回真空家乡。其第十三代传人杨还虚于道光年间创青莲教,遭清廷镇压。传入福建后,改名先天道,后传入台湾。至清末,傅道科在重庆设立“万全堂”,作为先天道的全国总佛堂,下设若干分堂。清末民初,先天道由西南地区传到两广、两湖、华北、西北及东北各省,其后又在各地设立“十地”(“道”字级),十分活跃。
民国时期宗教:真空道廖帝聘有四个亲信高徒,即:赖仁章、蓝氏(赖之妻)、凌邦壁、张声见,与廖共称真空道五祖师。光绪年间中期,廖被逮瘐死狱中,张被逮释出后病死,赖、凌继续传道,至光绪末,该道由江西传到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省,并进而流传到香港及泰国、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1929 年,赖仁章、凌邦壁相继去世,由廖帝聘侄孙廖艺圃接任道长。1948 年,廖艺圃将真空道改称“真空慈善会”,在中央政府备案,取得合法地位,总部设在黄畬山,南京设办事处,各地设支会。先天道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政府取缔。
民国时期宗教:皈一道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民间宗教,在教义上主三教归一,崇拜多神,集三 教神灵之大全;在修行上主清修苦行,其清苦的程度为诸民间宗教之最。该道由山东平原人赵万秩创立于同治光绪年间,道内尊称为初祖或复阳帝君。 二祖李连苑,道号慈济。三祖陈希曾,道号“悟真”。1941 年,陈希曾死,张书林主传道务,是为四祖。皈一道的道职由上而下为:掌道师、传法师、坛主、乩手、誊录、承办、道徒。其宗教活动是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开坛扶乩,平时道首亦在传道所讲经布道。
皈一道具有明清民间宗教的共同特点,即儒释道三教合一,并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对象。皈一道的另一大特色是戒律严格,道徒生活清苦至极。一般穿最粗陋的农民服装,也有穿道服,留发髻或留辫,或光头;平时吃饭绝对吃素,只是玉米窝头和盐水煮白菜;道徒多从事小商小贩和手艺等职业,不以营利为目的,除了维持简朴生活外,余钱用于买生放生;住房简陋,屋内只有炕、凳,至多有一桌或几;不扰人,不靠人,去别人家不吃不喝;一般在家修行,但备有方尖铲,一旦环境有变,随时准备四海为家。他们认为,吃荤腥是吃生灵,会得到被吃的报应,鱼生火,肉生痰,吃它们是吃毒药,所以富贵人家更多遭殃。
道徒每日必行功夫至少四千个“响头”。所谓响头,就是叩拜时头顶着地,并用力磕,使发出隆隆声,且所着之地,只限于土地或砖地,故每个道徒前额必有一个坚硬隆起部分,其四周不长头发,若没有这一特殊记号,便不是忠实道徒。叩拜的对象有太阳、太阴、北斗、南斗。此外,还要修炼内功,即炼气、调息、守祖窍、采取功夫;做到十少,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饮、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机;除却六害,即名利、声色、货财、滋味、虚妄、嫉妒;练就三昧,即摒绝诸缘,专一虚寂;禁止十恶,口四恶,身三恶,心三恶;实行善基八则,即诚意、正心、慎言、敬事、敬老、慈幼、洁己、劝人;坛规十戒,即坛室、供馔、衣服、侍坛、坐次、览训、喧哗、出入、眼界、烟荤;念佛方便法门,即每天早或晚,洗面、漱口之后,烧香合掌在佛前诚心念佛号香赞;念燃灯佛祖训;念咒语,有放生咒、净生咒、六字稳心咒、聪明咒、燃灯佛祖解冤咒、往生神咒、护身经、眼明经、弥勒降魔歌;书符箓。皈一道的戒律和修行法则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道 徒是名符其实的苦行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皈一道散布谣言,破坏社会秩序,被政府取缔。
民国时期宗教:普渡道是先天道的分支,“普渡”即普渡众生之意。清末民国盛行于两广一带,道徒大多是劳动妇女。普渡道以无生老母(又称瑶池圣母)为最高崇拜对象,主张儒释道三教归一,三教中的神灵皆在祭拜之列,各处道堂常供有木雕神像二三百尊,并选择风景优美的深山石洞安放祭拜。一年四季,每逢神灵诞辰,远近道徒都前往道堂念经礼拜,往往形成隆重宏大的场面。普渡道教义认为人世间无一人无罪、无一处无罪,从污蔑神灵、不尊皇王、毁天骂地、欺师背祖,到兄弟吵架、妯娌不睦、杀鸡宰羊、捕鱼网鸟、耕地伤虫、乱泼污水,都是罪恶,因而不免三灾六难临头,死后打入阿鼻地狱,受尽苦难。唯一出路是入道清修,吃斋念佛,乐善好施,买生放生,忠孝节义,才能使众生普渡,脱离人生罪恶深渊。
普渡道的重要法事活动有以下几项。一是道内定期举行斋醮,少则三五日,多则十日,道首道徒均参加,念经称唱连宵不绝,伴以鼓乐。二是在道堂作道场,由事主出资请求诵经祈福、禳灾、祓苦、谢罪、求寿、求安和超度亡魂。三是为普通百姓念经,花钱可多可少。四是为人所请,外出念经作法,打醮降乩,出者最少四人,所带念之经有《关圣经》、《地母经》、《观音经》、《龙王经》、《求雨经》、《血盆经》、《高王经》、《哭娘经》、《五谷经》等,视事主的具体需要而定。该道在广西最盛。普渡道对抗人民 解放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政府取缔。
民国时期宗教:圣贤道是清代八卦教支派离卦教的一支,创立于光绪年间,流行于民国时期,发源地是河南滑县,传布于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其道自称是无生老母下来作最后一次总收圆的道,掌教祖师为弥勒佛。以“暗钓贤良”的方式传道。加入圣贤道的人,求得“三宝”,便可回到真空家乡,参与弥勒佛主持的“龙华大会”,与无生老母团聚,永享清福,不再堕入轮回。道徒戒烟酒,坚持素食,每天闭门定时用功,即烧香、磕头、念咒、打坐。要求道徒平时孝顺父母,和睦乡里,去恶为善。该道的总道首称“道皇”或“当家”,在滑县世袭。其下大道首称“号士”。其下小道首称“法士”,可以收徒。佛堂还有“大士”、“贤士”、“秋士”、“丁士”等管理服务人员。巫师称“明眼”,做法后能代无生老母和其他神灵向信徒传谕、讲道,并声称能到阴曹地府招来信徒已故亲属与之会面谈话,其实际权限很高。圣贤道教散布封建迷信,毒害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政府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