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民国 >

福建事变的经过是怎样

时间: 克浩2 民国

  福建事变,简称闽变,发生于1933年(民国22年)11月,为在福建发动的反对蒋中正政府起事,其后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由于未得到各方支持,次年1月即被蒋介石以优势兵力击败。各高层领导人出走,十九路军亦在缴械后被解散收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福建事变经过,希望对你有用!

  福建事变图片

  福建事变经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由于他们的抗日要求和行动得不到蒋介石政府的支持,与蒋的矛盾日益激化。

  1932年淞沪抗战的参战主力是十九路军(后期增加了中央军第五军),迫于日本压力,蒋介石政权签署中日《凇沪协定》,十九路军被调离上海,开赴福建剿共。

  1932年,国民党军第19路军进行“一•二八”淞沪抗战,触犯了南京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在《淞沪停战协定》签订的第二天,蒋介石对“违令”抗日的19路军进行“整肃”,下令将该军3个师分别派到皖、鄂、赣三省“剿共”前线参加内战。

  6月,19路军陆续入闽后,蒋介石整肃、收编了陈国辉、张贞等杂牌部队,并举兵进占闽西苏区和闽南游击区。年底,蒋介石改组福建省政府,任命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为省主席、军长蔡廷锴为驻闽绥靖公署主任兼19路军总指挥。

  1933年6月1日《塘沽协定》签字后第二天,蒋、蔡在福州发表通电,反对蒋介石对日妥协、出卖华北。接着又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和“剿赤”军事失败的刺激下,放弃了抗日与“剿赤”并行的方针,十九路军代表陈公培和红军代表彭德怀在南平王台签订停战协定,划分“国界”,并于10月26日派代表至江西瑞金与中国工农红军签订《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为事变的发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11月20日,李济深等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发表《人民权利宣言》。福建事变爆发。

  11月21日,李济深等通电脱离国民党,随后联合第三党和神州国光社成员发起成立生产人民党,以陈铭枢为。

  11月22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告成立。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后,受到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侨的拥护,但同时也遭到蒋介石政府的舆论攻击和军事镇压。

  12月下旬,蒋介石抽调进攻江西苏区的嫡系部队十余万人,以蒋鼎文为前敌总指挥,在海、空军的配合下,由赣东和浙江分路进攻延平、古田等地。同时,蒋介石大撒金钱,收买十九路军高级将领,使其内部自乱阵脚,军长师长几乎全部向中央军投诚。

  1934年1月上、中旬,延平、古田、福州先后被蒋军占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和十九路军总部分别迁往漳州和泉州。

  21日,在蒋介石分化瓦解和优势兵力的攻击下,泉州、漳州相继失守,福建事变终告失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逃往香港,第十九路军的番号被取消,军队被蒋介石改编,保留60、61、78师三个主力师番号,军官大多调整为黄埔系。

  福建事变历史意义

  福建事变试图建立抗日反蒋政权虽失败,但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是一次沉重打击,对后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具有积极意义。

  福建事变历史评价

  历史上对福建事变的评价,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中国共产党并未对福建事变给予肯定评价,而是指示福建地方党组织,对十九路军只是利用。在当时,中共中央《给福建党的书记的信》中记载:“谁也懂得:十九路军阀们在淞沪战争的时候是屠杀抗日士兵的侩子手,是签订上海停战协定出卖淞沪的卖国贼,是在漳、夏、泉州活埋、遣散数千革命士兵的反革命军阀,是进攻苏维埃红军的败将,是剥削民主、惨杀反帝领袖的罪人,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清道夫!他们卖国与屠戮民众的滔天罪恶,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没有二致。然而,在今天,他却摇身一变,恰恰变成了“人民政府”的支柱,变成了民族利益的保护着。普天之下,当然不会有这种“奇迹”出现。

  说法二:福建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政治事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为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提供了重要历史依据,而且为促使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不少启示,这些启示可以从一个侧面增进对统一战线这一革命“法宝”的丰富历史内涵的了解,对加强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也是有所裨益的。

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