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法帖简介
中国明代是摹刻法帖比较兴盛的时期。明代刻帖继承了宋代的传统,仍以汇集刊刻历代名人法帖为主。早期所刻的《东书堂帖》、《宝贤堂帖》和后来的《停云馆帖》、《真赏斋帖》,下面是小编带给大家的明代法帖简介。
明代法帖历史简介
经过南宋和元代的多年战乱,到了明代,宋拓《淳化阁帖》已日见稀少,他们把搜寻到的旧拓本进行翻刻。著名的有顾从义刻本、潘允亮刻本和后来被考订为袁的刻本,这些虽然都是依据所谓“贾似道本”翻刻的,却各有不同的丰神和情趣,论者有“潘本瘦而顾本肥”的评论。另有一种是以明内府收藏的宋拓本为底本翻刻的,即肃潘翻刻的《肃府淳化阁帖》,也是明代著名的刻本。除《淳化阁帖》外,明代还翻刻了不少其他宋代的汇帖,加《绛帖》、《大观帖》、《星凤楼帖》、《秘阁续帖》等。其中有的是帖贾(碑帖商人)为了营利而刻,摹刻失真,技术恶劣。此外,明代也刻了一些断代法帖和个人法帖,如《晴山堂帖》、《宝翰斋国朝书法》、《旧雨轩藏帖》、《澄观堂帖》等,都是属于专集明人墨迹的法帖。《雪浪斋帖》、晚香堂帖、《古香斋帖》等,则是分别汇刻苏轼、蔡襄墨迹的个人法帖。但总的说来,它的汇集、镌刻已不如宋代那样规模宏大了。
明代刻帖特点
①多由前代法帖拓本转摹,有的增入部分墨迹。专以墨迹上石的(特别是晋、唐的墨迹)则不多见,原因是经过多次的战乱,所传墨迹多数毁佚,幸存的作品,也多秘不示人,所以不容易大量汇集,就是宋拓著名丛帖,也很难求得全帙。
②文人士大夫嗜好刻帖的逐渐增多,并且许多文人、书画家直接参加勾摹上石。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书法水平,所以使刻帖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勾摹镌刻的名手。如被金石家、书法家所重视的《停云馆帖》、《真赏斋法帖》等,都是明代法帖的代表作。
法帖简介
法帖是中国书法艺术载体之一。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大都将文字书写在竹或木制成的薄而细长的片上,称简牍或简书;或者书写在丝织品上,称为帖 。在造纸发明以后,凡书写在纸或丝织品上的、篇幅较小的文字均称之为帖。
万岁通天贴在唐代由于帝王的喜爱,出现勾摹前人墨迹集帖,即《万岁通天帖》。到宋代又出现了汇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将其镌刻在石或木板上,然后拓成墨本并装裱成卷或册的刻帖。这种刻帖即使古人的书法得以流传,并扩大其影响,又是学习书法的范本,故又称之为法帖。
明清之际,随着印刷业的发达和人们对书法学习的需求,汇集前人书法墨迹,镌刻法帖持续不断,规模也越来越大。除上述《万岁通天帖》外,历史上著名的法帖还有《淳化阁帖》、《绛帖》、《潭帖》、《大观帖》、《宝晋斋法帖》、《真赏斋帖》、《停云馆帖》、《余清斋帖》、《墨池堂选帖》、《快雪堂法书》、《三希堂法帖》等。
除指书法的临帖外,还指写有佛法等的具有魔力的字符咒语,如《西游记》中写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箴言的压帖,如来佛用来将大闹天空的神猴压在五行山下,只等去西天经过的玄奘法师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