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左顺门的范文
左顺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与东华门相望,这是明代在京文武官员上下接本之地。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因大礼议之争,这里曾发生一起文武百官伏阙的事件。
明世宗(嘉靖皇帝) 朱厚熜并不是 明武宗( 正德皇帝) 朱厚照的儿子,也不是明孝宗 朱祐樘的孙子。 明武宗朱厚照由于沉溺酒色,荒唐且荒淫,过早地丢掉了性命,没有留下任何子嗣。而明孝宗 朱祐樘则是单传,只有 明武宗一个孩子,因此,明孝宗一脉到明武宗驾崩时便断了香火。首辅 杨廷和建议皇位继承人应该从最近支的皇族中挑选,明宪宗 朱见深的第四子兴献王 朱祐杬、也就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弟弟是最接近皇位的人,然而,当时兴献王已经病逝,所以由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继承皇位。
明武宗血缘关系最近的朱厚熜就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登上了明朝的政治舞台。当时他还就藩安陆(今湖北钟祥),闻讯后立即从安陆出发,赶往北京。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朱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年号嘉靖,又称嘉靖帝,为明代第十一位皇帝,时年十五岁。
封建帝王的家世脉络是需要非常清楚,跟前皇帝必须形成直系的关系,这样才表示一脉相承。朱厚熜与明武宗朱厚照同辈份,如果他要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就必须先过继给明孝宗 朱祐樘为子。
左顺门过程此时朱厚熜的亲生父亲已死,过继给伯父明孝宗朱祐樘为儿子,这也没有什么为难的,何况还可以做皇帝,实在再划算不过了。然而,这位十五岁的少年偏偏是一位认死理的人,他认为自己是兴献王朱祐杬的儿子,不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儿子,无论如何也不肯让步。
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二十七日,朱厚熜下诏,令廷臣议其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主祀及封号,大礼之议自此始。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护礼派反对加尊号,议礼派支持加尊号。两派互相争论,各自引经据典,煞是热闹,到最后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斗争。
由于朱厚熜的支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双方的斗争也日趋激烈。经过几回合的你来我往,终于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由于议礼派逐渐占据上风,护礼派群臣决定集体向皇帝进谏。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给事中二十一人,御使三十人等共二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大呼明孝宗。哭声,喊声震天。
朱厚熜此时正在靠近朝堂的文华殿斋戒,他听说左顺门外有骚动,立即派几个太监去让群臣散去。但是群臣推说他们没有得到书面的诏令便拒绝离开。但当诏书随要随有时,群臣仍然拒绝走开。于是朱厚熜立即下令逮捕了为首的八人。一时群臣情绪更加激愤。左顺门前出现混乱,声震阙廷。朱厚熜杀心顿起,派人将员外郎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八十六人待罪。一时间锦衣卫从四面八方围来,左顺门前血迹斑斑。这些血迹清楚地表明了十八岁的朱厚熜的意志,他的旨意是不能被逆转的。
左顺门结果左顺门五天后,被逮捕的大臣受到了处罚。四品以上夺俸,五品以下手杖,受杖者一百八十多人,其中十七人被创死亡,另八人编伍充军。杨廷和已经在这之前被迫辞官,所以未受其害。
相关人物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6年12月14日),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次子。因张皇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明神宗),年号嘉靖,与杨廷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大礼议”之争。明世宗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发生“壬寅宫变”,便不再理政。1565年方士王金等伪造《诸品仙方》、《养老新书》,制长生妙药献明世宗。1566年明世宗驾崩,终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6日-1521年4月20日),明朝第11代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年号正德。正德皇帝朱厚照是明孝宗的长子,唯一的弟弟朱厚炜又早夭,是孝宗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两岁被立为皇太子。根据清人编纂的《明史》记载,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有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为世人所诟病;但是也有人认为武宗追求个性解放,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子,是极具个性色彩的皇帝。1521年去世,死后葬于康陵, 庙号武宗,谥号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