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明朝 >

左良玉的历史评价

时间: 志艺2 明朝

  左良玉(1599年-1645年),字昆山,明末山东临清人,明朝末年将领。左良玉是山东人,行武出身,没有读过书,也不大识字。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左良玉的历史评价,欢迎大家阅读。

  左良玉的历史评价

  时人:军中有一曹,流贼闻之心胆凉。次左良玉、汤九州;若京营兵,贼甚轻之。

  马世奇:今闯、献并负滔天之逆,而治献易,治闯难。盖献,人之所畏;闯,人之所附。非附闯也,苦兵也。一苦于杨嗣昌之兵,而人不得守其城垒。再苦于宋一鹤之兵,而 人不得有其室家。三苦于左良玉之兵,而人之居者、行者,俱不得安保其身命矣。

  徐鼒:①亡明之天下者,左良玉也。论者咎其玛瑙山之养寇、朱仙镇之丧师。夫玛瑙山之养寇诚然;朱仙镇之败,岂良玉所愿出哉?迹其角逐二贼,遇献忠则捷、遇自成则败;岂其材力优于献忠而绌于自成欤?献忠残剥淫掠如饿豺狼,故良玉得乘其敝。自成之再出河南也,诡托仁义之师号召饥民,为所愚者箪食壶浆之恐后;而良玉之摽掠顾甚于贼,焉得而不败哉!古名将之治军也,取民家一笠者斩;岂有无制之师而可抗敌哉!吾故未遑责其养寇之不忠,而先责其为将之不仁也。 ②不曰明左良玉陷九江,而曰左良玉陷明九江何?绝之于明也。吾君详观良玉本末,骄恣则有之,非有苏峻、侯景背逆之心也;昵近匪人、包荒悍将,身陷大罪,涕泣无从,亦已晚矣!若惠登相者,所云佣中佼佼欤!

  张廷玉:①长身赪面,骁勇,善左右射。目不知书,多智谋,抚士卒得其欢心,以故战辄有功。②左良玉以骁勇之材,频歼剧寇,遂拥强兵,骄亢自恣,缓则养寇以贻忧,急则弃甲以致溃。当时以不用命罪诸将者屡矣,而良玉偃蹇偾事,未正刑章,姑息酿患,是以卒至称兵犯阙而不顾也。

  温睿临:宁南恃功寖骄。祗以心轻熊文灿、杨嗣昌一流人耳。夙昔深得将士驩,无黄澍则必无索饟事;兵不索饟,则乌得入其内犯罪:是可保修名于不坠也。观其“吾负临侯”一语,其初衷可鉴矣!百世而下,史氏率书其反。反,则澍成之也。澍惟有“触奸”一事为时论所许。既降后,又以不薙发,赚死金先生正希;受职后,又垂涎金穴,致沿海生灵于重遭夷戮。吁!名教中乃有此人邪!君子曰:”损者三友“。宁南之身败名裂而遗恨千秋者,惟澍一人足成诸。甚矣,交之不可不慎也!

  顾诚:当时实际情况来看,左良玉早已成为一个拥兵割据的军阀,勇于虐民,怯于大战。他的统兵东下主要是避免同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作战,假借伪太子“密诏”赴南京“救驾”显然是一派谎言,离开武昌时就大肆屠戮,对弘光朝廷任命的巡抚、总督等方面大员任意拘留,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弘光朝廷加速瓦解。

  左良玉清君侧

  清君侧,即清除诸侯或皇帝身边的亲信。南明弘光元年(1645),宁南侯左良玉兴兵,以解救太子、讨伐马士英为口号由九江东下进军南京,矛头直指当朝首辅马士英,亦谓之“清君侧”。此事件成为影响时局的重大事件。

  左良玉与马士英、阮大铖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左良玉与李自成农民军的角逐,东林党复社与马、阮集团之间的党争,弘光朝廷与清的军事斗争,左良玉阵营内部的矛盾及“假太子案”等,都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来。

  左良玉清君侧而加速了弘光政权的瓦解。有人认为左良玉并非奸臣,由于受到体制的影响导致明末的门户之争和君主的门户之分造成了大臣党争,左良玉只不过是党争中其中之一。

  
看了“左良玉的历史评价”还想看:

1.历史是怎么评价吴王夫差的

2.庾文君的历史评价

3.郭璞的历史评价

4.韩愈的历史评价

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