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知识大全栏目为你总结全的历史知识点和历史常识,以便加深大家对中国古代,近现代即民国与新中国各个时期的的历史,军事,文化,政治和法律的了解。
编者按:为保住长沙这一战略屏障,第9战区先后与日军第11军进行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长沙会战,并最终引发第四次长沙会战,也称长衡会战。 长沙保卫战简介 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
虞允文(公元1110年公元1174年),字彬父,一作彬甫,南宋大臣,抗金名将。汉族,南宋隆州仁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绍兴年间进士。公元1160年(绍兴三十年)使金,见其大举运粮造船,归请加强防御。次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今安徽当涂境内),适主将罢...
导读:第一款 中国国家允准德国在山东盖造铁路二道:其一胶澳经过潍县、青州、博山、淄川、邹平等处往济南及山东界;其二胶澳往沂州及此处经过莱芜县至济南府。其济南府往山东界之一道,应俟铁路造至济南府后,始可开造,以便再商与中国自办干路相接...
《北京专约》是的有关台湾事件的条约。条约规定:民等妄为加害,日军出兵是保民义举;;日军撤出台湾。 《中日北京专条》(1874) 中日北京专条条约原文简介: 一八七四年十月三十一日,同治十三年九月二十二日,明治七年十月三十一日,北京。 大清钦命各国...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是一个赤裸裸的掠夺性条约。但英国对专条规定仍不满足,继续在一系列问题上制造麻烦。专条明确规定,中国保留对 九龙城及其附近码头的管辖权。但专条缔结后,英国就以发现中国官员在九龙城内行使管辖权,与香港防务军事要求不合为借口,...
导读: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又称中英藏印条约,是1890年(光绪十六年)3月17日清朝与英属印度在加尔各答签订的有关西藏事务的不平等条约。《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的签订,使哲孟雄完全脱离中国,而关于边界及缓议诸项为英印进一步侵略西藏铺设了道路。 《中英会议藏...
《中俄密约》(The Si Rssia seret treaty),即俄国与清政府订立的秘密条约。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藉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清政府派遣特使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
沙俄早就企图在太平洋攫取一个不冻港。维特与李鸿章1896年商议中俄密约时,曾提到中东铁路修支线通黄海海口的问题,透露出占有海港的意图。1897年11月,德国借口两名德国教士在山东被杀,派军队强占胶州湾。沙俄借口帮助中国人摆脱德国人,于1897年12月14...
导读: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条约简介 1846年,美国驻上海代领事在英租界内设立领事馆,发生了升旗事件。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 条约原文: 一八五四年七月五日,咸丰四年六月十一日,上海...
《中法新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或《越南条款》,又称《中法和约》、《李巴条约》,是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9日清朝与法国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85年5月13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谈判代表,与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丁巴德诺在天津开始...
《中俄天津条约》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 《中俄天津条约》是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该约,沙俄取得了第一次...
引言:《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是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4月27日清朝与英国在北京签订的有关西藏事务的条约,为此前《中英藏印条约》的修改条约。 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0427)...
导读: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远东的争夺中,英、俄是主要的对手。《订租威海卫专条》是清朝与英国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7月1日在北京签订的有关租借威海卫的不平等条约。该专条签订后,清政府同意将威海卫及附近水面和全湾沿岸10英里以内的地方租借给英国,租...
导读:《黄埔条约》(Treaty f hapa)又称《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10月24日清朝与法国在广州黄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1844) 不平等中法黄埔条约介绍 条约原文: 一八四四...
引言:《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是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同沙皇俄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 条约原文: 一八五一年八月六日,咸丰元年七月初十日,俄历一八五一年...
导读:《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是《马关条约》的延续。多年来日本统治者企图在中国得到的各种特权,至此全部实现。《马关条约》第六条规定:中日两国所有约章已因甲午战争而废绝,双方应派代表商订通商行船条约;新订约章应以中国与欧美各国现行约章为本。据此,...
导读:根据这个条约,广州湾实际上成了法国的殖民地。条约不仅使法国在中国西南增强了它的侵略势力,而且使法国在香港附近地方建立了一个重要侵华基地,从而取得了在华南同英国抗衡的有利地位,确立了法国在中国西南三省的势力范围。 《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
导读: 日本国军队一经东三省某地方撤退,日本国政府应随即将该地名知会中国政府,虽在日俄和约续加条款所订之撤兵限期以内,即如上段所开,一准知会日本军队撤毕,则中国政府可得在各地方酌派军队,以维地方治安。日本军队未撤地方,倘有土匪扰害闾阎,中...
《中俄北京条约》是沙皇俄国和清朝于1860年11月14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俄国代表为伊格那提耶夫伯爵,约文中俄文共43页。该条约使清政府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
《马关条约》为中国清政府和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包括《讲和条约》十一款,《另约》三款,《议订专条》三款,以及《停战展期专条》两款。《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主要内容有:清政府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
导读:《满洲里界约》将旧约作了有利于俄国的修改,并就此重新划定了国界,是有损于中国领土主权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王朝签订的最后一个丧权的边界条约。 《满洲里界约》又称《齐齐哈尔协议书》,是清朝与沙皇俄国于1911年(宣统三年)12月20日在黑龙江齐齐哈...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清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而告结束。战后,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对国际惯例和己方利益的无知,引诱清方就通商口岸的各项制度在南京和广东继续谈判。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双方达成海关税则,22日,英方在...
《辛丑条约》,亦称《北京议定书》、《辛丑各国和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俄国、法国、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被认为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一系列不...
23462346524352...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