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西出函谷关之谜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下老子西出函谷关之谜。
话说,老子曾往西走到函谷关,当时守关的人叫尹喜。尹喜是个博学多才的人,见到老子,就觉得紫气东升,知道贵人来到。心中一急,便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关,留下论文来。”老子急着出门,加上早有腹稿尚未发表,就答应了尹喜。于是,老子大笔一挥,写出了一篇五千多字的论文——《道德经》。那时候的五千字跟现在的不太一样,兴许我十个字的内容人家一个字就概括了,所以五千字已经是一片巨著。关令尹喜看了《道德经》很高兴,就开了门,跟着老子一起西行了。
但是之后的行踪,就无人能知了。
有人说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有人看了就说这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
也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因为今天我们去临洮县岳麓山还能看到“超然台”“说经台”“飞升崖”“文锋塔”(又名“笔锋塔”,相传为老子写经插笔的地方)等与老子有关的遗迹。唐太宗也说过姓李的祖宗大都来自十三个地方,而老子生前所在的陇西地区正是最有名的一个。正是老子西行制造了“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局面。
而又有人胡乱猜测,说那时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导致意外身亡。想想也可以理解,那时候丝绸之路还没有走出来,又战乱不断,那种大西北的偏远山区就是山贼的天下。见一个骑着青牛的老爷子,领着一个书生(关令尹喜),那就是送上门的银子。山窝窝里毁尸灭迹了谁也不会注意。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大概是写论文写累了,就懒得去旅游了,回家去了。他的家乡在河南鹿邑县,离曲阜不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孔子做了近邻。孔子就喜欢到处拜师问问题,看老先生来了,就去问礼。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有在儒家著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看似十分可信。所以尽管老子西行说传的沸沸扬扬,但是更多的人还是相信这个说法。
老子文化
老子(约前575~?),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是我国春秋末年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不仅是道家学派理论的奠基人,被后来的道教奉为教祖,而且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启蒙者。他的著作《道德经》,即《老子》一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上至皇帝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这部经典著作有着极大的研究热情。据不完全统计,有史料记载的版本达1800多种。不仅在国内影响广泛深远,而且在公元七世纪便以梵文传到国外,18世纪传至欧美各国,以后逐渐风靡世界。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中国哲学中另一个特异的派别……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征。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法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其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来阐述他的治国方略。老子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涉及天、地、人各个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艺术、伦理、养生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智慧的光焰。
研究老子思想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英、法、美、日等40多个国家都在研究《道德经》,翻译《道德经》的版本已达600余种,其中日本人著述达330余种。因《道德经》成于函谷关,函谷关名副其实成为道家文化的发祥地。2002年10月20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闵智亭为函谷关旅游区题写了“道家之源”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