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历史的发展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市区坐落在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春秋时设邑,因鸠鸟繁多而得名“鸠兹”,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安徽芜湖历史的发展。
芜湖设县以后,从西汉中期到东汉末年的三个多世纪间,有关这一地区的记载并不多见,这大约是因为,这一时期汉朝的统治者曾多次集中全国财力物力,抗拒匈奴,防御北边,以致江南地区的开发受到影响。例如晚到东汉时期,与芜湖所属丹阳郡隔江相望的庐江一带,尚不知牛耕,而江南的丹阳郡还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风俗习惯,生产也比较落后。
东汉以后,孙吴崛起于长江中下游,与魏蜀鼎足而三,争霸中原。孙吴对东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时长江航运进一步开发起来,芜湖正当孙吴都城建业(今南京)的上游,逐成为捍卫都城的重镇。在有关这一时期的文献中,芜湖一名,屡见不鲜,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如孙策、孙权、周瑜、陆逊、刘备、曹操等,都有与芜湖一带有关的事迹被记载下来。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芜湖首先作为一个军事要地为人所注目。吴国地处江东,以长江为天堑,西拒刘备,北抗曹操,而长江水道在今青弋江口附近急转而北,直趋建业,芜湖县境包有青弋江口,便成为内陆水运联系长江航道的咽喉刘备尝说:“江东形势,先有建业,次有芜湖。”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吴将陆逊曾“部精卒数万人”,屯驻芜湖,一方面镇压南部山区“山越”的反叛,一方面防范江北曹魏的进攻。为了加强芜湖的防守,孙权又在大江对岸开辟濡须水口,夹水立坞,筑城防守。曹操伐吴,或者亲自出征,或者派遣大将,曾几番进攻濡须口,但多没有取胜。总之,在吴魏交战中,芜湖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孙吴名将周瑜西征,病死巴丘(今湖南岳阳一带),灵柩顺江东下,孙权还亲自素服举哀,迎周瑜灵柩于芜湖。相传今芜湖周村铺有大琢,即周瑜墓。
以上事实足以说明芜湖城在三国时代的地位确很重要。但在这个时期,战争形势的发展对城市的设置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孙吴的主要城镇本不是沿长江设置的,而是在长江以东、以南距江岸较远的地方,如都城吴,在太湖东岸,芜湖城距长江也有四十多里。城市远离江岸的布局,与长江一线战争频仍的形势很不适应,正如刘备对孙权所说的“即有惊急,赴救为难。”为了适应军事斗争的需要,孙权决定在长江沿岸设立重镇,以应赴救之急。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迁都建业(今南京),吴黄武(公元二二二——二二九年)初年,又把芜湖县治由鸠兹故地迁移到了青弋江口——也就是现在鸡毛山一带的高地上。至此,起源于古鸠兹的第一座芜湖城便结束了作为县治的历史,但仍有人继续在这里居住了很长时间。随着县治的这一转移,一座新的芜湖县城,在新的城址上开始发展起来。
这座新城的出现,虽然最初是由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在客观上却符合了这一带经济发展重心东移的历史趋势,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在后来芜湖城的发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此外应当说明的是,新的芜湖县城之所以要设置在鸡毛山一带,:除了这里是两江相汇的“形势之地”而外,也是由于此地早已有一个居民点存在了。新的芜湖城正是在这个居民点上建造起来的。
明代时期:
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芜湖等江南五郡是其发展的基地。同时芜湖又是南京附近的要塞,所以朱元璋曾大力扶持这一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公元一三六七年,一三六九年及一三九五年曾多次下《免租赋诏》。内中曾说:“予尝亲历田野,见人民凋散、土地荒芜,失业者多。盖因久困兵革,生息未遂……且如太平诸郡,乃吾渡江开创之地。供亿先劳之民,其有租赋宜与量免,少更民力。”又说:“其……太平……为京师之翼郡。创业之初,兴师旅定群雄,军需钱粮,供亿浩繁,只此数郡以足我用。子孙百世何忘江左之民。”还说 “今朕老矣,思民效力无可抚”“合纳秋粮尽行蠲免,少苏前日之劳。”
经过一段时间的怀生养息,芜湖的经济又逐步发展起来,聚落人口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有人记录其盛况说:“皇明奄有天下,四方全盛,水陆毕至。通若汉、江、蜀、广、滇南、溪洞之区,产木与竹,必尽力输致北来。为贸易计,巨筏浮江以下,逶迤婉延若无算者。加之徽宁诸山,种植杉木益众,有司始建议榷之。芜湖据江之下流,控荆楚、通宣歙,请命官开厂于此。”可见当时的商业贸易已经成为芜湖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交通手段改进,货源及销路也较宋代发展时期更为广远。物产的种类中,新发展起来的铁画、三刀和具有区际意义的浆染业都远近闻名。企业的规模是很大的。例如嘉靖年间歙县商人阮弼到了芜湖、经商致富,佣工达几千人。经营钱庄业,旅店业、码头、郊区农业等多种项目。货币经济渗透到了每一个领域,税收也多起来,达到“司空岁遣
使告缗,独以榷赋天下最。”这样空前繁荣的程度。十五世纪中叶,明朝社会开始动乱,繁华的芜湖市镇,因未筑域垣,对于统治者的安全来说已成问题了。而城垣的修筑也是经历了一番周折的。
朱元璋建国之初,采取“堕城罢戍”“海内休息”的政策、芜湖县因“非附郡者不城”,所以明初二百年中芜湖一直没有城垣。到了十五世纪中,当着倭寇抢掠沿海城镇时,社会上,人们也担心着芜湖城的安危,议论着要修城垣,但是并没有行动。
之后,“逋寇五十出芜湖[按此指湖泊],薄都会而去。”于是筑城的问题又一次被提了出来。但“议者犹以力巨,损地多,告罢。复不果城。”“岁己未[公元一五五九年]有盗劫县库七千缗,吏民持议如前,又复不果。”第三次议论修城,仍没有结果。
“甲戍[公元一五七四年)盗复劫县库五千八百有奇。……建言者请城芜湖……以故守吏丈城趾千九百有奇,费七万,毋论力诎如之何?其夺商业、废民居,复不果城。”这一方案因经费不足和需要拆毁民居没有实行。
于是有人又提出第二个方案: “婴城守藏足矣。盖仅仅丈三百,费七千。”这一方案是想仅把县署附近包围在城圈之内就行了。但是又有人反对说: “夫城以卫民,如之何弃民而自卫,非策也。”
最后,折中的第三个方案提出来,并且被采纳了。“今……相地,则南濒潴而廛居者三。裁小横街西,留居室完美者百家,裁左小永安巷,东北裁公家用地,不涉民居。得地七百三十九丈。”这样修筑起了城垣。在城垣上有“独楼城门者四,辟便门者三,城上为周庐者十有五,取给府库百金,城举矣。”城的四座正门名称是:东门——宣春门;南门——长虹门;西门——弼赋门;北门——来凤门。三个便门是上水门、下水门和迎秀门。建城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呢?“以已亥(公元一五七五年)二月朔首事,迄五月终告成。”过了三十八年之后,因先前修筑城垣时侵占了县学宫的土地,高高的城墙又阻碍了学校的视野和“风水”,于是在县城东南角落又开了座城门,名叫金马门 (见图五)。
明代修筑的这一城垣是在原先的街市中陶出一个城圈,然后在此城圈上建立起来的。它把市区的街道隔分为城内外,不利于当时城市发展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因修筑了城垣可以固定城址,利于防守。此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三百年间,芜湖市虽几经战乱的影响,但总的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区仍以明城为基地,不断向外扩张。
此后清朝二百多年间(至烟台条约签定之前),芜湖县城以它优越的交通位置,商业和手工业。仍不断发展繁荣的程度与日俱增,筑城区也不断扩大。在“城中外,市廛鳞次,百物翔集,文采布帛 至而辐辏。”自南关至浮桥,是米行的集中区,谓之南市。江口一带,米、木商及行商 集。碾米业集中于大小砻坊。
著名的“芜钢”及三刀分布在城内西北部的掌子巷、铁石墩、桑枣园及城外的西湖池、石桥巷等地。从县治前,由新市街,出弼赋门,也即沿着青弋江北岸向东直至江口,叫做“十里里长街”。从这街名,也足以概见其商家之众多,行业、货物必然是琳琅满目。它集中了“北连牛渚,历淮阳而达燕蓟”“西接秋浦,为荆、囊、闽、粤”的财货。人们在这里进行交易,常常是“肩摩毂击”“市声若潮,至夕不休”。其繁荣程度已达到封建社会后期,芜湖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芜湖城的某些因素已表现出了它从封建性的自给自足状态,脱颖而出,进入到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发展阶段。然而,这一幼小的萌芽,还没有占据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