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和太平军的关系
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是蒙古族的晚清名将,在道光年间曾袭科尔沁郡王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僧格林沁和太平军的关系,望大家喜欢。
僧格林沁和太平军的关系
咸丰三年被任命为参赞大臣,这一年也是僧格林沁太平军交战的第一年,太平天国定天京为国都,并派兵北伐,八月攻入京畿重地,咸丰帝命僧格林沁带兵围剿,十月在天津迎头痛击北伐军,北伐军溃败。咸丰四年僧格林沁太平军交战进入第二阶段,由李开芳、林凤祥率领的天平天国北伐军为占领高唐,与清军相互僵持了9个多月,最终僧格林沁率领的八旗骑兵在连镇大败北伐军,僧格林沁因此被咸丰帝赐予“湍多巴图鲁”的称号。
僧格林沁太平军交战的最后阶段在咸丰五年,太平军占领了冯官屯并以此为据守,与清军做最后的抵抗,清军利用冯官屯地势高将围墙加高,水势抬起,加上连日大雨,太平军潜伏之地水深二三尺,虽然余粮充足,但大部分被水浸湿,不能食用,清军还时常向太平军发射炸炮,太平军死伤多人。
在条件极端不利之下,太平军依然不肯投降并且多次设法突围,但都以失败告终,5月29和30两日,僧格林沁接连率兵对太平军发起猛烈攻势,在加紧围攻同时又假意表示只要肯投降就不杀,李开芳在权衡利弊后决意假投降趁机逃脱,但僧格林沁并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反而使用极为残忍的方式报复太平军,李开芳等被押解进京后在6月11日全部遇难。
介绍僧格林沁的军事才能如何
僧格林沁的军事才能如何,是醉心于近代历史的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历史长河中民族英雄数之不尽,阅之无穷。战国时独守北疆的李牧,汉朝时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唐朝时奔袭大漠活捉异族敌酋的李靖,还有明朝时靖海巡边的戚继光。在清朝后期,也有一位曾经抵抗外来势力但却被埋没在历史尘埃中的,他就是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的军事才能如何,是很多人基于他作战成果所发出的共同疑问。在中国度过最后的康乾盛世的时候,西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已接近尾声,这意味着中国所善用的冷兵器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实用且杀伤力更为强大的现代枪炮。在这样悬殊的差距之下,僧格林沁的屡屡战败并不难理解。
僧格林沁的军事才能如何,也是许多历史学家们难以盖棺定论的一个命题。他是一个带有悲剧性质的英雄,他原本可以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开疆拓土。而命运却偏偏把他安排在了中西方差距最大的时刻。他为了国家的主权义无反顾走向了战场,无奈的接受不可避免的失败命运。他也想像前辈英豪们一样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无奈闭关锁国的国策牢牢的锁住了这位沙场大将飞扬永诀的志向。僧格林沁为了民族抗争到底,无愧于自己的国家,无愧于自己的尊严,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僧格林沁和英法联军的关系
僧格林沁英法联军首次碰面是在咸丰九年,僧格林沁吸取第一次大沽口失败的教训,积极筹建防御工事,做好了反侵略的各项准备工作,英法联军行至天津时不顾清军警告悍然闯入大沽口,僧格林沁督军奋起反抗,英法联军大败军舰撤走。
僧格林沁英法联军第二次交战是在咸丰十年,这一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僧格林沁提前做好迎战准备严阵以待,但英法联军用火箭进攻导致清军马匹惊吓阵势混乱,英法联军占据了张家湾,僧格林沁退居八里桥后,与其他将领商议分三路同时反攻敌军,清军火枪装备有限,遭到英法联军密集火力的轰击大量伤亡,尤其是因为决策失误南路防守的胜保部遭到沉重打击损伤极其惨重。
僧格林沁英法联军交战的最后阶段在9月19日的上午,英法联军兵分两路进攻清军,企图从后方包抄清军,清军腹背受敌面对敌人密集炮火表现的异常勇敢,不断奔向敌军的阵营进行殊死搏斗,僧格林沁指挥蒙古骑兵穿插于敌军之间试图拆散敌军阵势,但因为胜保部的溃败而没能实现。这场战役虽然以清军惨败告终,但清军表现出的反抗外国侵略者、不畏牺牲、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是可歌可泣的,蒙古骑兵的奋不顾身死而后已的英雄事迹是不可磨灭的。此战后不久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1865年僧格林沁被捻军设计所杀,一代将星陨落。
看了“僧格林沁和太平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