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谁是发明者
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记载。你知道象棋谁是发明者吗?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象棋谁是发明者:韩信
韩信,不仅是军事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伟大人物,还是发明象棋的鼻祖,现在流传极广、历史悠久的中国象棋,还是韩信在狱中发明的,且这一故事在各地广为流传。
韩信打败西楚霸王后,因功高震主,被贬为淮阴侯,后来又被吕后、萧何诱捕入狱。一天,一位狱卒给韩信送饭时,眼里的泪花直打转,好像有要事对韩信说,又忍住了。韩信一看他的神色,便感到不妙,就问狱卒:“兄弟,那个女人是不是要对我下毒手了?”狱卒忍不住哭出声来。韩信大笑道:“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兔死狗烹,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没什么可怕的。”
说罢,叫狱卒坐下,韩信取来一根筷子,在地上画了个方框,又在框中画了一条“界河”,河中写上“楚河”“汉界”四字,接着又在河界两边各画了三十六个小格,说:“我今年刚好三十六岁,一生助汉灭楚,屡立大功,到头来却死在这等女人手里。念你平时对我百般照料,今生今世我再没机会报答你了,那我就把生平所学的奇术传授给你吧。”说着,叫狱卒取来帛和笔,把帛裁成三十二个小块,布在方框内界河两方。一面的十六块帛片各写着帅、仕、相、车、马、炮、兵等字,另一面的十六块帛片上写着将、士、象、车、马、炮、卒等字。
摆好后,韩信边移动帛片边告诉狱卒:“这个方框就是千军万马的大战场,两面各代表一方的军力。用兵之道,贵在主帅多谋善变,通盘筹划、奇正配合,以不变应万变……”从那天起,韩信每天都和这个狱卒守着方框(棋盘)研究兵法。
不久,韩信被吕后斩杀,那个狱卒也逃走了。他躲藏在一个深山里,一有空闲,就专心研究韩信授给他的奇术。因时间久了,帛片易烂,就换成了扁圆形小木头坨儿,为好区别又染成红黑两色。又据“奇”的谐音,把“奇”叫做“棋”,还写了一本《棋谱》传给了他的儿子。后人认为棋虽可布阵,但不是真的两军作战,只是一种象征,所以称它为“象棋”——韩信也就成了中国象棋名副其实的发明者,他的奇(棋)术被后人世代相传至今。
拓展:棋具
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 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 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 楚河汉界”在古代的 荥阳、 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 邙山,东连平原,南接 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 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 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 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
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 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 中文数字一至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只至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己方的棋子始终使用己方的线路编号,无论棋子是否“过河”。
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棋子
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
棋谱记录
现行的记谱法一般使用四个字来记录棋子的移动。
第一个字表示需要移动的棋子。
第二个字表示移动的棋子所在的直线编码(红黑方均为由己方底线从右向左数),红方用汉字,黑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当同一直线上有两个相同的棋子,则采用前、后来区别。如“后车平四”,“前马进7”
第三个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对方底线前进用”进“,向己方底线后退用”退“。
第四个字分为两类:棋子在直线上进退时,表示棋子进退的步数;当棋子平走或斜走的时候,表示所到达直线的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