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打孔机是谁发明的
你有仔细研究过邮票吗?有没有发现有很多小孔,那是用邮票打孔机打出来的。那么你知道邮票打孔机是谁发明的吗?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邮票打孔机是谁发明的
19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享利·阿察尔独自来到一家小酒吧间,挑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买了 一点酒,不慌不忙地喝着。
阿察尔为了完成一项新发明,在实验室一连奋战了近20天,发明成功了,人也精疲力尽了。他来酒吧间正 是为了换个环境,让紧张的大脑松弛一下。
喝着喝着,阿察尔旁边又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外地人,仿佛有什么急事,简单而匆忙地喝罢酒,便 扒在桌子上写起信来,信封好后,他陶出一大张新邮票,准备裁下一枚贴上,但摸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都没 有找到小刀。他有些着急了。
当时印制的邮票,一般几十枚为一整张。邮政人员或者寄信人若要贴邮票,必须用小刀裁开。这样确实很 不方便,有的人为了省事,就用手撕开,结果撕得很不齐,有时还会撕破画面,这枚邮票就作废了。
这位外地客人没带小刀,便十分客气地问阿察尔:
“先生,请问您有小刀吗?能否借我用一下?”
“哦,对不起,我也没带小刀。”阿察尔欠了欠身回答道。
这位客人看了一下旁边桌上的人,欲问又止,最后没有再开口。他将要用的那枚邮票周围折了印,准备撕 下来,但又怕撕坏了,只好停下了手。看来他正在想办法。这时,只见他取下西服领带上的别针,在这枚邮票 与其它邮票的连接处刺了几行整齐的小孔,然后将这枚邮票干净利落的扯了下来,并小心翼翼地贴在信封上。 这样弄下来的邮票,四周有一圈波浪线似的齿纹。反而显得别致而美观。这位客人收起信,带着微笑走了。
善于观察的阿察尔,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从内心佩服这位会动脑筋的外地客人。他想:几十枚邮票印 在一起,用起来很不方便,既增加了邮政人员的劳动量,又给邮寄者添了不少麻烦,能否在印制邮票的时候就 在各枚之间的空白处打上一行行小孔,这样随手一扯就可用,根本不用小刀。回去后,他立即投入了邮票打孔 机的研究。
不久,邮票打孔机就在阿察尔的手中诞生了。英国邮政部门看了样机后,立即采用了。打孔邮票用起来十 分方便,深受邮政人员及寄信人的欢迎。
拓展:邮票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不再是收信人,而是发件人付费。这是一种“预付模式”(先付费后使用)。而且邮资的费用可以因此而降低,收费也变得简单起来,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叶。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目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 资付讫证的标签,可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在1836年来自卢布尔雅那的奥地利人劳伦斯·科师尔(Lovrenc Košir)向奥地利政府提出建议,引入邮票简化邮政服务。苏格兰书商詹姆斯·查门斯(James Chalmers)在1838年递交了类似的建议。建议可能为罗兰·希尔所采纳,而后者在1835年受不列颠政府委托去对邮政进行改革。希尔因此成为邮票使用的倡导人。
在19世纪早期,邮资是按邮件送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分别逐件计算的,即“递进邮资制”,费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规定,邮程在15英里之内收费4便士;20英里内收费5便士;300英里内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邮递条件还会另加邮资。邮资非常昂贵。据记载,一封从伦敦到爱尔兰的信件就要花费一个铁路工人一个月工资的两成。如此高昂的邮资不仅平民望而却步,连国会议员也难以承受,为此国会竟决定议员可享有免费邮件。结果一些议员将这些免费邮件大肆赠送给亲朋好友,免费邮件竟占邮件总数的75%,邮政部门因此亏空严重。而民间也想尽办法逃避邮资,诸如请人代送或拒绝收件等方法层出不穷。
希尔于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叫做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的书籍,主张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在英国本土邮件重量只有低于0.6盎司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并且由寄件人预付邮资,还提出用一种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付邮资,引起广泛回响。1839年7月22日,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在下议院通过。8月17日,该方案获得了维多利亚 女王的通过,决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实行。
1840年3月,第一批邮票240个邮票模版制作完成,4月15日开机印刷,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发行,并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 因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称之为黑便士(One Penny Black)。这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图幅为19mmX23mm,无铭记,无齿孔,有背胶,有小皇冠水印。
最初的两枚邮票设计也是多得罗兰·希尔。为之他收到数千份设计,最后都为他弃之不用。邮票上的画像来自于一枚他特别喜欢的1837年纪念币。面值1便士的邮票是黑底的,2便士面值的则是蓝底。亨利·科巴(Henry Corbald)为之制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则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厂(Perkins, Bacon Petch)承担。而黑便士邮票也有其不足之处,邮票上的黑色邮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钻空子(漏洞)将其反复使用。为此,之后的1便士邮票改用红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红便士宣告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