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是谁发明的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那么你知道文字是谁发明的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您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字发明的人:苍颉
在炎黄时代有一个著名人物、也就是号称“史皇”的苍颉。有传说他是黄帝的臣子,有说他是黄帝之前的一个帝。他一生下来,就长着宽大的龙脸,四只眼睛,幼时就喜欢拿棍棒东涂西抹,长大后又善于观察思考。
他常常仔细观察乌龟背上的花纹、鸟类羽毛的文彩、山川起伏的现象、日月星辰的走势,而且在自己的手掌上现画图像。时间长了,这些形象便固定下来,最终成了人类可以通用的象形文,文字就这样被发明了。
苍颉对文字的发现惊动了天地鬼神,上天下起了雨点似的粟米,鬼惊骇得哀声啼哭:因为上大害怕人类有了文字就会放弃耕种而贪图锥刀刻写文字的小利,所以就赶快降些粟米救济灾荒,以警告世人不要使用和相信文字;而鬼神则惟恐受到文字的弹劾,所以在夜晚啼哭。
可见,文字的发明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苍颉的墓地就在今虞城县城西北17.5公里的堌堆坡,墓冢现存高4米,占地1600平方米。
墓前又大殿三间,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山门前有一对联:“天下文章祖,累世帝王师”。另有石碑—通,正面“古苍颉墓”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出自哪位书法大家之手已不可考,大殿内“苍颉”的四目全身塑像更令人肃然起敬。显然是古代人把苍颉这位人类的领袖神化了。
苍颉最早发明的文字是啥样,谁也无从知道,有人说是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中国的古文字在最初阶段本身就和图画难以区分,是按其图形画上的,到甲骨文时还保留着这些特点。
拓展:汉字演变
甲骨文
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边刻有一些符号,可以看成是早期(约公元前4300年)的雏形文字。但目前看到的,已经初具规模、比较完备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把这种文字叫作甲骨文。
金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字体也不断地在演变。从殷商到秦统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文是铜器铭文的通称,古代的铜器多为钟鼎,所以也叫钟鼎文。金文笔画也比甲骨文丰富多了,大小匀称,也有了行款,并有了一定的装饰性。
大小篆
我们学过历史,都知道春秋战国时,诸侯争战,你争我夺,也造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呢,就称为大篆,传世的《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都是小篆的代表作。
隶书
文字小篆虽然规范,看起来也漂亮,但写起来并不容易,应用时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对文字这一传播思想记录语言的工具的希望,是越方便越好,于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字体——隶书。相传隶书的创始人是程邈,因他得罪了秦始皇,下了监狱,在狱中用了十年的工夫,整理出一套应用简便的新字体,被后人称为隶书。秦始皇很高兴,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
到了汉代,隶书逐渐成熟,占据了主要地位,这时由于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隶书已写得相当美观,留下了许多名碑,如《张迁碑》《石门颂》《曹全碑》等风格各异的杰作,至今仍是学习隶书的最好范本。
楷书
隶书进一步演化而成为楷书,也就是我们现代所用的字体,它比隶书更丰富而完备。三国时期的钟繇是在楷书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贡献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发展,书法也发展到了顶峰,出现了一大批擅长写楷书的名家.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下面说一说草书。草书并不是在楷书出现以后才有的。“草”是初步、草率的意思。无论哪种字体写得潦草,都算草书。作为一种专门的字体,是汉代才有的。到汉末,草书才大为风行,先为章草,又为今草,最后发展为狂草,还有小草。草书种类繁多,初学者不宜学,所以在这儿也不多说了。
行书
最后说一说行书,这是介乎楷、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产生于东汉之末。真正繁荣时期是东晋,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就是行书。由于行书比较实用,书写比楷书更为便利,又不像草书那样难认,所以直到现代仍是最常用的字体。
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称篆书。那么,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汉字发展到了现代,楷书和行书还在应用着,而篆书、隶书、草书,特别是篆书已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只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