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成书和后世影响
导读:袁了凡先生,原名黄,字坤仪,江南吴江人。博学多材,精通河图、洛书之理数、星命之学、堪舆之道、律吕音乐、数学算术、水利、兵备无不获有心得,并留有著作甚多。《了凡四训》即其戒子之文。
《了凡四训》成书
袁了凡原名袁黄,字坤仪,在考科举之前由相命之人以皇极数推测其未来功名,结果都一一应验,因此认为命运不可改变,且命运中他将于53岁寿终,且无子嗣。然之后于1569年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准提咒与解说命运(数)其实可以改变之后,积极为善助人,因此改变自身的命运,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正是袁要给儿子的训示:以多行善积福,使命运可以自主改变。
四篇主题
了凡四训全册划分为四篇,包括以下:
第一篇 立命之学 - 说明人的命运是可靠自己创造,而不是被命数所束缚。
第二篇 改过之法 - 从小的过失起改过,那自然便不会犯下大的过错。
第三篇 积善之方 - 多做善事帮助别人,善事积多了,命运自然也有所改变。
第四篇 谦德之效 - 与人相处,待人要谦虚,从中学习,自然便有进步。
参考资料
《袁了凡先生略传》
袁了凡先生,原名黄,字坤仪,江南吴江人。博学多材,精通河图、洛书之理数、星命之学、堪舆之道、律吕音乐、数学算术、水利、兵备无不获有心得,并留有著作甚多。《了凡四训》即其戒子之文。
明朝隆庆四年为举人,万历十四年中进士。历任宝坻、兵部职方司主事、军前参赞、督兵等职。享年七十四岁。明熹宗追赠“尚宝司少卿”。
《了凡四训》的后世影响:
明朝袁了凡进士原著,民初黄智海先生演述,了凡弘法学会整理。
了凡四训这本书,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
但是了凡四训的原著,是用文言文写的;对现代人而言,阅读起来比较吃力,而且不太容易懂,民国初年的黄智海先生,为了使这本书能让大家受益,所以用白话文不厌其烦详尽的注解,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功德无量;黄先生的白话注解在民间流传很广,它的优点是内容丰富详尽,缺点则或许是过于繁琐些;而现代人比较缺乏耐心,可能会因此而影响读这本书的兴趣,以致在有形无形中,使这本好书的影响力减弱,实在很可惜!
根据所整理的「了凡四训白话解释精简本」,录制成「了凡四训有声书」。
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所以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时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