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历史人物 >

爱新觉罗·奕訢的历史评价

时间: 志艺2 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奕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新觉罗·奕訢的历史评价,欢迎大家阅读:

  爱新觉罗·奕訢的历史评价

  光绪:王忠诚匡弼,悉协机宜,诸臣当以王为法。

  何天爵:恭亲王是精通东方外交艺术的老手。他总是将外交对手放在假定的情境中去认真研究,而不是放在具体的问题上。他既高傲又谦和,既粗鲁又文雅,坦率而有节制,有时办事迅速有时拖拉磨蹭,显得既有心计又脾气暴躁——所有这些特点都根据他的需要,按照角色的变化随时转换使用。他成功的最大秘诀在于他能够事先判断出需要妥协的时机。他不断转换面具并不说明他是个优柔寡断之徒。隐藏在众多面具之后的恭亲王在认真琢磨着对手,判断对方的意图政策,再决定自己的对策。在最后时刻来临之前,他丝毫没有妥协投降的迹象,显得积极对付,毫不屈服。正当他的对手集中全力要发动最后一击的时候,对手会发现恭亲王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满脸微笑的谦卑的伙伴。 作为所谓的“防御外交政策”——中国迄今为止只有这一政策——的领导者,恭亲王显得出类拔萃。帝国中还没有人像恭亲王那样明白帝国可能的未来和帝国自身的弱点。帝国活着的人中还没有人像恭亲王那样富有经验,担当重任……实际上,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中,恭亲王是政府政策制订的主心骨,也是执行这些政策的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外交家。

  马士:一般人认为如果恭亲王不死,可能会挽救国家很多的不幸。

  爱新觉罗·奕訢的兄弟

  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生性顽劣调皮,据《老太监的回忆》一书中记载,因出言不讳,触怒了道光皇帝,被其一脚踢死。

  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顺和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嫔,还未满月就夭折了。是奕?的同父同母的哥哥。

  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慧质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妃。 仅仅活了二十多天便匆匆离开了人世,也是奕?同父同母的哥哥。

  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即后来的咸丰帝。母为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时为全贵妃。因母亲与道光皇帝的感情极好,为自身的分量加砝码。从小深受道光皇帝的宠爱。后来生母孝全成皇后逝世,便于奕?的生母静皇贵妃抚养,与奕訢青梅竹马,但也是皇权斗争中的劲敌。

  皇五子爱新觉罗·奕誴,为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因调皮顽劣,不务正业而不受道光喜爱。而母亲也颇不受宠,甚至令道光皇帝有点儿厌恶。所以把他继敦恪亲王绵恺为嗣,降袭为多罗敦恪郡王,咸丰十年(1860)正月晋封和硕敦恪亲王,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十九卒,年59岁,卒后谥“勤”。

  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醇贤亲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贵人。长大后,大福晋为慈禧胞妹、二子即后来的光绪帝、五子即后来的摄政王载沣、孙溥仪则是清朝末代皇帝。身后谥“贤”。

  皇八子爱新觉罗·奕詥,钟端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卒后谥“端”。

  皇九子 爱新觉罗·奕譓孚敬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生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十月十六日。文宗即位,封孚郡王。穆宗即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同治三年,分府,仍在内廷行走,命管乐部。十一年,授内大臣,加亲王衔。德宗即位,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光绪三年二月,薨。

  
看了“爱新觉罗·奕訢的历史评价”还想看:

1.关于奕訢的野史趣闻

2.洋务运动的历史事件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中国兴起洋务运动的原因

5.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2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