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历史人物
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国外六大历史人物资料,欢迎阅读!
国外六大历史人物:亚里士多德最幸福
论亚里士多德
当我看了亚里士多德的传记,我认为,尽管目前保留下来的他的事迹已经不算多。不过,他的作品却是如此丰富,以至于现代人看来,这样多的著作也是庞大的。这位被后人称之为百科全书式人物居然影响了西方两千多年,这种影响只有孔子能和他并驾齐驱。这样的人物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明星,他的成就确实值得我羡慕。
不过,这位思想家却有着比孔子更好的出身,有着比孔子多的财富,也就是有着比孔子更多的闲暇。闲暇是最好的财富,是一个人进行哲学以及其他科学创作所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今天就更加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因为,我由于生活所迫而没有多少闲暇,以至于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生存问题上。这一点,我也是羡慕他有着这么好的家庭财富。
由于他没有生活压力,可以自由的做着自己所做的时间,这种生活是让人羡慕的生活。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恐怕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可以这么自由,而其中很多人却浪费了这种优越的条件。亚里士多德不仅有幸拥有,而且充分利用起来了。而且他还有一系列的幸运,他的老师是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柏拉图,而他的学生却是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一个人可以受教于一个历史赫赫有名的老师,也能教出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学生,这些幸运的概率是非常低。而亚里士多德却有幸能碰到这么多。
他还娶了一位公主,尽管不知道这位公主是否漂亮。总之,他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幸运儿。
他的那个时代,哲学发展,其他科学也有所发展,是一个需要伟大人物,也会产生伟大人物的时代,只不过,他集合了很多的角色,成为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这些与他个人天赋以及努力是分不开的。
每个人都是人类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而像他那样的人却在一定程度上永存不朽。人类的导师注定是永恒不灭的,青年人啊,要不断追求如何让自己永存不朽。这是来自康德的言论。亚里士多德就比康德更早地做到了这一点。
求知是人的天性,这一点亚里士多德认识到了,而且一生都在求知,从而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财富,这是任何物质财富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后人也是应该如此,不断如此。
论戴高乐
这位从小喜欢当法国元帅,并最终成为法国元帅的人从小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与军事兴趣、才能。可见从小的理想与兴趣是多么重要。50岁才当上了国防次部长,可谓大器晚成。不久祖国崩溃,被迫寄人篱下而奋斗,这对于他来讲是一巨大的挑战。祖国的覆亡是法国那些没有远见、没有多大政治才能却占据法国政坛人的错误,这种错误说明民主制度不能防止庸人当政的悲剧。法国防线被突破,虽然出现了大失败,法国雷若作为政府居然不敢坚持抵抗,可见这些被民主选上的政治人物多么胆怯、无能。法国政府完全可以迁都进行抵抗,大不了转移到北非组织抵抗。而且这些人没有这样的勇气,这是法国与所谓民主制度的悲哀。戴高乐却由此一跃成为法国的核心,通过流亡组织抵抗,为自己与祖国赢得荣誉。这种做法是值得尊敬的。寄人篱下,面对强大的英美伙伴的蔑视乃至可疑的动机,要不动摇的进行斗争,这种气节也是可敬的。美英毕竟不敢彻底与戴高乐决裂,这就是他们有分歧又不会瓦解的基础,戴高乐也是看到了这点,这也是他成功的一大前提。
他始终怀着法兰西帝国的概念,最终又同意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面对殖民地独立浪潮他也是知道已经无能为力,毕竟不合理的殖民统治不可能永远长存,殖民地也会产生他们的戴高乐。我想这一点他也是明白的。
论牛顿
这位出生贫困,从小并没有显示出过人才能的小孩后来成为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这表明人生是复杂与丰富多彩的。对于个人过早的判断并不一定正确。他一生活了八十五岁,主要成就在50岁之前基本完成,后三十余年是议员、局长,当然老本行不可能停止。他羞涩、固执、多疑、孤独,并不善于正常的生活交际与处理,这些都是正常的。一个人在有些方面思考过多,必然在一些方面思考过时,毕竟精力有限。即使不是如此,世界上各方面都表现很均衡的人也是少数。他一生未婚,虽然有个短暂的爱情。漫长的人生就这样走过来了。相对于其他那些未婚的名人比如贝多芬,他的结局应该是一个喜剧。婚姻有好处也有坏处,自己选择自己适合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论克伦威尔
他起兵反对国王的时候已经43岁,可谓大器晚成。在战争中表现出过人的才能。尽管还有一个与之一样不错的将领,可惜此人对于政治缺乏热情也缺乏智慧。不然,两雄并立,很多事情就会出来,至少在他未死之前,一些行动不得不有所顾忌。他成为了独裁者,尽管他能保证他活着政权稳定,却不知道怎么把英国带上正常稳定的道路。王朝复辟,这是他人生的悲剧,尽管不是发生在生前。他在英国人历史上褒贬并立,时间越久,他的赞扬就会更多。毕竟他打破了英国的封建社会,开创了英国资本主义时代。他之所以与拿破仑有着很大的区别,一是英国是个岛国,他的海军称雄欧洲,欧洲封建帝王难以直接干涉英国事物;二是、法国自身有着战争等问题,德国在三十年战争中被打碎,普鲁士尚未强大。整个欧洲难以相处像反法联盟那样的封建集团。在这些方面他与拿破仑、中国的毛泽东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旧社会的摧毁者,又对于新社会建设没有经验而不得不拿起古老的手段来应急。
论山本五十六
这位日本法西斯军人,从战术上来讲,是一位有着优秀指挥能力的,战略上也有着一定的远见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日本国小、人少,工业实力远远比不上美国,时间越后,日本越不利。但是,偷袭珍珠港,占领东南亚之后想与美国用缔结合约方式结束敌对状态,这是高傲的美国人所不能容忍的。而且占领菲律宾、以及东南亚不吐出来,美国绝对不会罢休。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美国完全有自信取得胜利,即使败了,日本也伤及不了美国大陆。
战争一旦打开,求和只能在势均力敌,以及两败俱伤情况下才能获得,日本不敢吐出菲律宾,美国也不会善罢干休,山本的所谓缔结合约结束战争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日本与美国之间都是不可能的。这个设想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能成功。
战争中双方事态复杂,一些小的失误就可能酿成大错。何况日本在打中途岛时候,普遍骄傲情绪。骄傲轻敌促使不做多的思考与准备,以至于被敌人看出破绽。日本中途岛海战失败在密码,而破译密码就体现了美国的科技实力。战争本身就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日本人小、国小,占领那么多的土地以及海域,兵力已经很分散了。兵以聚而强,以分而弱。日本占领东南亚之后,应该北进,配合德国夹击苏联,解决一个共同的敌人,从而让德国腾出手来,自己也有所收获,这才是有胜算的。
由于海洋广阔,日本作为岛国应该沿着日本本土在阿留神岛、冲绳岛之间构建防御圈。在东南亚要进行战略防守。由于日本联合舰队在本土以及冲绳,美国航母不会轻易出现在日本本土附近。
纵观日本二战为有一个适合实战的具体战略,海军、陆军战略互相掣肘,这是指的反思的。山本能使日本赢得战术上胜利,却解决不了日本战略困境。
论曼斯坦
这位法西斯军人也是有着优秀的指挥能力,但是,希特勒是靠直觉来指挥的,而且是一个建立在对于军事还是熟悉情况下的直觉,有时候直觉不乏妙味。但是,希特勒顽固坚持在不利情况下,不进行战术的退却来调整,表明他对于军事了解还是有限的。最为前线指挥的曼斯坦,面对这样一个上司,而且有时候越级指挥的上司就难以发挥他应有的水平。
总的来说,理性的曼斯坦碰到了一位依靠直觉的统帅、而且有时候处于非理性状态的统帅来说,不得不束缚了自己。德国这个战争机器上下未能很好协调起来成为一大败笔,如果不是如此可能会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