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嵇康,字叔夜,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稽康与《广陵散》的故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兴趣哦。
稽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稽康就要被处死了,临刑前,他泰然自若,对着学生和围观的民众,要来古琴,弹了一曲《广陵散》。曲终,说道:“过去袁孝尼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从今以后成绝响矣!”这《广陵散》乃中国音乐史上十大名曲之一。当时,有三千太学生上书,请求以稽康为师,朝廷拒绝。据称,稽康被杀后不久,擅权朝廷的杀人者司马昭也后悔了。
这就是历史上最优美、最从容赴死的故事,它发生在公元262年,稽康时年39岁。
稽康,是魏晋时期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当时有许多人倾慕他。欣赏他的人称他:稽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涛曰:“稽叔夜(稽康字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人们用“玉山”比喻稽康的风姿。后来“玉山”喻指风姿俊美的男子。用“玉山自倒、玉山倾倒”等形容男子酒醉后醉态。李白《襄阳歌》诗:“清风朗月不用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成语中的“兴高采烈”的出处也与稽康有关,刘勰《文心雕龙》: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嵇康因钟会进谗言于司马昭而被杀。钟会是当时有名的公子,因才能出众颇得朝廷赏识。一直也想结交名士嵇康,有一次钟邀约了一伙当时积极入世的所谓能人才士,突然造访嵇康,生性孤傲不群的嵇康,正在大树下设炉打铁,旁若无人,挥槌不止,一句话也没有说,钟会悻然而去。临走时,嵇康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到是反应很快,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一问一答成了文坛名句。
从此也埋下了钟会的嫉恨,上书司马昭:“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市,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时值司马昭正为自己擅权朝廷为正义人士不耻,或嵇康一类的名士的不合作而恼羞成怒,杀了嵇康正合其意。
所以“司马昭也后悔了”,实际上悔在他的妒嫉与残忍,竟使嵇康更加清名远播,嵇康的风骨成为中国文人推崇的精神,从容赴死成为一种境界。
可见精神不死,代代相传,大大超越了皮囊,且更具生命力。其实人能在生死面前一无所惧,已是超越了人的肉体了,称之为神的状态,而精神不朽,正说明了所谓精神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与表现形式。否则他何以在我们生活的空间能持久地延续、表现?虽然我们的眼睛看不见,手也摸不着,却能实实在在感受到、体会到,那实则是生命的升华,一种更高级的物质,一种更高级的生命存在状态。
这里不妨还举一个有名的例子,曹操形象难看,自己也认为是形貌猥琐,不能在远方国家来访的使者面前显示威仪,就让当时最具堂堂仪表的崔琰装扮成魏王曹操,他自己则握着刀立在坐榻旁边。这就是为人代笔作文章之典故“捉刀”之来历。接见完毕,曹操派探子去问使者:“你看魏王如何?”使者回答说:“魏王那雅正的仪容风度非同寻常,但坐在旁边持刀的人物,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可见主宰人的不是简单的外形而是人的“神”。也并非是思想,因为曹操连一句话也没讲。为什么叫“精神”,人皆有神,“精神”即神之精华也。人无神,则称为“行尸走肉”;无德,则称为“禽兽”,人亡,非真如灯灭,其“神”则离其皮囊,入六道轮回。
古曲《广陵散》内容是什么:
《广陵散》是我国着名古曲之一,在古琴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的作者——宋代的陈旸曾将《广陵散》与《诗经》相比拟,称其为“曲之师长”。历史文献中关于《广陵散》的记载特别多,远远超过了一般的琴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长达十五段,曲体结构庞大,旋律很丰富,曲调激昂慷慨,有它独具的风格,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相传古代杰出的演奏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嵇康是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位《广陵散》演奏家,他虽不是此曲的作者,但由于其杰出的音乐天才,通过他的演奏使这个乐曲更加丰富,因此,嵇康的名字与《广陵散》千百年来一直紧紧联系在一起。可是《广陵散》究竟是根据什么内容写成的,至今却说法不一。
王世襄先生在题为《古琴名曲〈广陵散〉》(见《人民音乐》1956年4月号)一文中,认为《广陵散》的每段标目中可以看出,主要是描写战国时(公元前四世纪)聂政为父报仇刺死韩王的故事。主要情节为:聂政的父亲为韩王炼剑,误了期限,惨遭韩王杀害。聂政为了报父仇,历尽艰苦,入山学琴,十年功夫,学成绝技。韩王听说国内出现了卓越的琴家,召他入宫演奏,殊不知他就是要为父亲报仇的聂政。正在听琴之际,聂政从琴中抽出刀来,刺杀了韩王。聂政怕连累他的母亲,自毁容貌而死。韩国不知谁刺死了国王,千金悬赏,求刺客姓名。聂政的母亲,为使儿子扬名,前去认尸,并死在聂政的身旁。这个故事见于汉蔡邕(公元133—192年)着的《琴操》,即所谓《聂政刺韩王曲》。修建时代约与蔡邕同时的武梁祠石室,也曾取这个故事作为石刻画像的题材。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聂政为父报仇,以他富有反抗精神的自我牺牲来达到刺死暴君的目的。不过在封建时代,统治阶级企图贬低他这种反抗精神,将他描写成为一个被权贵收买而去效死的愚蠢人物,《战国策》、《史记。刺客列传》等书就是这样记载的。自汉代以后,《聂政刺韩王曲》已很少有人说起了,据推测可能是这个名称大大地触犯了统治者的尊严的缘故,才依照它所流行的地区来命名,而改称《广陵散》。
王文发表后,孟宪福先生随即在《人民音乐》1956年10月号上撰写了《对“古琴名曲〈广陵散〉”一文的几点商榷》的文章,以为从今天所看到的《广陵散》谱和历史上有关它的记载来看,《广陵散》所描写的故事内容并不同于《琴操》所说的《聂政刺韩王曲》,前者是后者改称的说法还缺乏可靠的历史记载材料。首先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广陵散》谱来看,《神奇秘谱》本的标目中“取韩”、“烈妇”等,固然不能由此肯定它所描写的是聂政刺杀了韩王还是侠累。但稍晚于《神奇秘谱》中所刊载的两谱之一标目中“取韩”作“取韩相”、“烈妇”作“别姊”则符合《史记》、《战国策》中所载聂政为严仲子刺杀侠累的故事。元代琴家耶律楚材描写《广陵散》的长诗中“别姊情凄惨”等句及诗前小序中所提到的“……验于琴谱中有‘井里’、‘别姊’、‘辞乡’、‘取韩相’、‘投剑’之类,皆刺客聂政为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之事”一段,则说明在元代,《广陵散》也是被人认为是描写聂政刺韩相侠累的故事。明代人刊行的谱所表现的故事内容还是保存了至少是元代流传的说法。另一方面从聂政的故事的历史记载和故事本身来看,聂政刺韩王一说只见于《琴操》一书。《史记》、《战国策》早于《琴操》,聂政故事的发生(公元前四世纪),离《史记》作者司马迁仅两世纪左右,传闻自然更可靠些。《史记》是大家公认为“信而有征”的历史材料,作者司马迁的博闻和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是人所共知的。而《琴操》一书是否为汉蔡邕所撰也还值得怀疑,连《四库全书未收书目》中都是说法含糊不清的。另从其内容来说,也是极尽牵强附会的。即如它关于《聂政刺韩王曲》的题解中,第一句便说:“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这句话明明不合逻辑,试问此曲是聂政刺韩王以前,还是以后?以前,聂政怎知道能刺杀了韩王;以后,正如题解中所说“即自断其形体”又有什么时间去作此曲呢?
《广陵散》一曲早于嵇康之前已经在民间流传,后来到嵇康死后也仍一直在民间流传,并且乐曲本身在不断丰富着。从现存材料来看,至少在唐代李良辅的广陵止息谱己为23拍,到吕谓时增为33拍,到朱景佑时的《琴书》已成为41拍,到元耶律楚材时又增为44拍。关于聂政的故事内容的两种不同传说,至今尚无定论。当然并不是说,一个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它所描写的一定要符合历史事实的细节。事实上,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也常常由于人民的愿望而改变了故事的面貌。同样,研究《广陵散》的内容,如同当时的历史和社会相结合来研究,最终定会揭开谜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