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历史人物 >

历史上王洛宾的故事及简介

时间: 鸿宇2 历史人物

  王洛宾,名荣庭,字洛宾,曾用名艾依尼丁,中国民族音乐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历史上王洛宾的故事及简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兴趣哦。

  历史上王洛宾的故事:

  1936年夏天,王洛宾到扶轮中学当音乐教员,每天早上骑车去五塔寺吊嗓子。

  一天,他顺着高粱桥河北岸,骑车往西走,看到河南岸有一群人发生了争执,王洛宾仔细一看,原来是三个日本浪人在老乡的养鱼池里钓鱼,老乡再三央告,他们根本不听。当时河水至多有20米宽,王洛宾隔河喊话,叫他们到河里来钓,说养鱼池是养鱼人全家的生计,不能钓。

  这时,其中一个日本人喊道:“你的过来。”王洛宾认为他们接受了他的调停,于是绕过高粱桥转到河南岸去。王洛宾没想到,还未等他下来自行车,三个日本浪人一拥而上,把他连人带车推下河去,并砸下一块石头。

  王洛宾随水冲了一段又爬上岸,三个浪人还不罢休,又赶上来要打王洛宾。

  这时一个卖油炸糕的山东老人,他是有两下拳脚的,把炸糕盘子一甩,跑过来参加了战斗。养鱼池的一个年轻人,也加入到了战斗行列。

  三个人每人对付一个日本鬼子。不到一分钟,山东老人便把一个日本人扭着双臂,按在地下,养鱼池的那个年轻人和鬼子双方打进了河里。王洛宾说:另一个小日本被我打趴后几次想用头撞我,每撞一下,我都扇他一个耳光……

  旁边的众老乡呐喊助威:“打的好!”

  这时走来了三个警察,老乡们纷纷向警察说明三个浪人的蛮横行为,不料其中一个警察竟低三下四地向三个日本浪人赔了不少不是,又叫王洛宾和山东老人到阁子(巡捕房)“委屈”一会儿。

  王洛宾帮助老人把几十块油炸糕捡了起来,一起去阁子坐了两个多钟头。一个老年警察无奈地说:“没办法啊,谁叫我们是中国人呢!你们俩委屈一会吧。这位老警察过了一会儿又过来说:“刚才我们头头儿说了,再过两个钟头,如果日方使馆没有什么表示,你们便可回家。”

  山东老人破口大骂:“外国人在中国人的养鱼池里钓鱼,钓得对?外国人打了中国人打得对?打人的人放走,挨打的人抓起来,这叫什么皇历呀?!”

  王洛宾说:我在阁子里往外边一看,起码有一二百双愤怒的眼晴盯着这阁子。不大会儿,不知是谁送来了两大碗麻酱面和两把水萝卜。山东老汉边吃边骂,我心中又气又难过,只吃了两个水萝卜。中午过后,才放出来。

  下午,王洛宾去学校上课,那是初中二的音乐课。他把上午的事儿讲给学生听,课堂上起初是抽泣,后来就变为嚎啕大哭,课无法上下去了。

  过了一周,又是初中二的音乐课,走进教室后,特别安静,四十几个孩子都瞪着眼睛望着王洛宾,班长走到前面郑重地说:“我代表全班同学,献给您一件礼物,并保证随时作您的后盾。”说着双手递给王洛宾一把雪亮的童子军猎刀。王洛宾接过刀,哭了。王洛宾说:这堂音乐课又没上成,但却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爱国课。

  晚上回家,王洛宾把给日本人打架、关阁子和猎刀的事,通通告诉给了母亲。王洛宾说:这下可把老人家吓坏了,她表面装着若无其事,夜间熄灯后,她起码到我住的房间来了两趟。

  王洛宾说:第二天一起床,老人家告诉我,猎刀已锁在了箱子里,由她保存,并劝我以后不要再去西直门外的高粱桥河里游泳。

  “ 不游泳?”这我没听老人家的劝告,自己是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在中国的河里游泳。

  王洛宾在高粱桥畔,认识了许多东北大学流亡到北京的进步学生,他们一起到河里游泳,一起唱《流亡曲》,一起读抗战书籍。当读到箫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中女主人公安娜对尚明唱的那首《奴隶之爱》词时,王洛宾被感动了。于是他为《奴隶之爱》词谱写了曲。当时,《八月的乡村》还是被查禁的书籍,可是安娜的这支《奴隶之爱》:“我要恋爱,我也要祖国的自由,毁灭了罢,还是起来?毁灭了罢,还是起来?……”却在高粱桥畔唱了起来。

  事后,王洛宾遇到卖炸糕的老人,对他说:“您为了我受委屈,我真是过意不去。”老人爽快地说:“这一架还真是打好啦,这几天一百块炸糕不到三个小时就可以卖完,大家都认识我,不饿也要吃我的炸糕。也许大家把我的炸糕看成是爱国的炸糕。”王洛宾像顽童一样调皮地说:“这一架我也没白打,得到学生的一把猎刀。”

  说罢,一老一少开怀大笑。

  历史上王洛宾的简介:

  王洛宾(1913—1996年),中国作曲家。原名王荣庭,字洛宾,1913年12月28日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7岁入北京“京师八旗子弟高等小学堂”学习,12岁考入北京通县潞河中学,1931年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1934年因母亲病故家庭生活困难,肄业于北师大艺术系。七七事变后北京沦陷,他南下参加八路军,并改名为王洛宾。1938年,他创作了30多首歌曲。同年,他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处长伍修权的介绍,加入西北抗战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了7个月。1939—1941年,王洛宾到青海回教中学任教,其间他经常深入民间采风、参加郑君里的《祖国万岁》电影摄制组工作及到各地巡回演出,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板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优美动听、流传极广的民歌。1941年因宣传抗日,王洛宾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关押在兰州沙沟监狱达一年。

  1949年9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任命为第一兵团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1950年1月任新疆军区文艺科科长,翻译出版《苏联最新歌曲集》。1950年5月,王洛宾请假到西宁探亲,携家属到兰州工作,因家庭困难得不到解决,写信给新疆军区政治部要求辞职。1950年11月携家属回北京居住,并到北京八中任教,被选为北京市音教联等。1951年6月,根据新疆军区要求,王洛宾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妻子受惊吓卧床不起,留下三个无人照料的儿子离开了人间。1952年2月,新疆军区军法处以散布谣言、长期逾假不归为由判处他两年劳役。服役期间,他完成了话剧《丰收》的谱曲并创作了一批歌曲。1954年8月被释放后,他被安排到南疆军区文工团任教员。1960年4月,王洛宾又因历史问题被关进乌鲁木齐第一监狱长达15年之久。狱中,王洛宾以惊人的毅力,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用中、英文对照写出的《共产党宣言》组歌、《毛主席语录》组歌及8首歌曲等。

  1975年5月,他被刑满释放,这时他已62岁。1979年4月,应兰州军区政委肖华之请,王洛宾到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帮助工作,他在那里创作了大型歌剧《带血的项链》,该节目参加建国30周年文艺会演并获二等奖。1979年11月29日,乌鲁木齐军区军事法院撤销了1961年对他的判决,新疆军区于1981年7月6日为王洛宾举行了平反大会。次月,《新疆艺术》登出新华社记者赵全章的文章《便从今日谱新曲》,这是王洛宾出狱后新闻单位对他的第一篇报道文章。此后,王洛宾的歌曲以歌曲集的形式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发行出来,他的歌曲在音乐会上频频亮相,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而他本人则被人们敬称为“西北歌王”、“民歌之父”。

  王洛宾的歌曲优美、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他创作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

  王洛宾的歌曲优美、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他创作、改编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

  王洛宾的作品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更为可贵、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敬业精神。在他发表的歌曲中,有63首创作于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创作于他80高龄以后,其最后两首歌曲创作于1996年1月6日入住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以后。1996年3月 14日,王洛宾因患胆囊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王洛宾曾制定过一个500年艺术生命计划,并且说:“一个青年人问我,一个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计划?我解释这是艺术生命计划,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可以这样讲,王洛宾毕生为之奋斗努力要去实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计划。

  王洛宾作为一名卓越的民族音乐家,洛宾先生从三十年代起就以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事业,创作了大量高亢奋进、鼓舞中华民族革命斗志的音乐作品,许多歌曲为爱国军民广为传唱。全国解放后,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他又谱写了大量歌颂人民子弟兵、歌颂领袖、人民和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成为时代的旋律、民族的心声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洛宾先生不仅以他搜集、整理、创作的西部民歌著称于世,他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创作的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更是中国音乐艺术海洋中的精华。在长达62年的音乐创作中,他为人们留下了近千首歌曲。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他是在联合国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他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第一位华人音乐家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响起王洛宾歌曲迷人的旋律。

1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