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学 > 历史故事 >

爱情历史故事三篇

时间: 耀聪2 历史故事

  现代科学解析爱情是通过激素作用的生物程序,有关爱情的行为都是由进化的力量主导,通过激素起作用,所有疯狂的行为只为了把基因传递给后代,下面是小编带给大家的爱情历史故事三篇。

  爱情历史故事:冯小青为情抑郁而死

  才女冯小青出生于扬州,冯氏家族曾追随朱元璋打过天下,因此明朝建都南京时,冯家是高官厚爵,冯小青的父亲被封为扬州知府。冯小青小的时候在太守府度过,那日子可谓是锦衣玉食,呼婢唤奴,琴棋书画是样样精通。

  小青15岁那年,其父冯紫澜因为反讽时政,得罪了首辅申时行而遭抄家,冯小青因随远房亲戚杨夫人外出而幸免于难,死里逃生的冯小青和杨夫人南下逃难杭州,寄居到曾与父亲有过一面之交的本家冯员外家中,从而邂逅了冯家的大少爷冯通,引出了一段佳话。

  此时的冯通已经有家室,原配夫人崔氏婚后三年不曾生育,冯通的父亲冯员外原本对聪明可人的小青就颇有好感,因此爽快地应允了冯通娶小青为妾的婚事。而崔氏是个奇妒之妇,小青和冯大少爷结婚后,纵使小青对大妇低声下气,曲意奉承,也得不到她的丝毫谅解,反而处处为难、忌恨于她。

  新婚蜜月刚过,崔氏借机把小青从家中赶出去,让她独自住在孤山的一座房子里,并说:“从今以后,没有我的话,即使冯郎来找你,你也不得放他进门!没有我的话,即使冯郎写信给你,你也不得接受!”一个才貌绝世的扬州美人,就这样被幽禁了起来。

  从此,小青茶饭不思,人变得病弱恹恹。一日,小青将自己的画像供于榻前,一面抚几,一恸而绝,年仅十八岁。冯生赶到孤山时,看到小青安静地躺着,容光焕发,衣态鲜好,竟和生前无病时一样,禁不住顿足长号:“吾负汝,吾负汝!”

  冯小青是一位扬州才女,嫁与杭人冯生为妾,因大妇奇妒,最终在西湖的孤山上抑郁而死。历史上究竟有无冯小青其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已经成了几千年来中国那一类早慧而且美貌、多才却又薄命的女性的代表或符号。还有人曾考证,《红楼梦》中林黛玉原型就是冯小青?

  爱情历史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明朝万历年间,在繁华的北京城里,有个青楼叫春光院,春光院里有个红极一时的名姬叫杜十娘。杜十娘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幼时被人拐卖到春光院,十七八岁时出落成天姿国色,琴棋书画样样皆精,惹得京城中的王孙公子、达官贵人纷纷慕名而来。杜十娘虽沦落为烟花女子,但痴情善良,不慕浮华,总想寻觅一个能终身依靠的知心伴侣,从良成家。恰逢来自浙江绍兴官宦门第的国子监太学生李甲,慕十娘之艳名到春光院寻欢。风流倜傥的李甲与杜十娘一见钟情,从此终日厮守。李甲将银钱耗尽后被老鸨逐出。十娘以私蓄自赎其身,随李甲还乡。二人乘船由京杭大运河南下,路经瓜洲古渡时,遇到了好色又阴险的富商孙富。孙富垂涎十娘美色,邀李甲至酒肆,以言语蛊惑,以千金引诱,李甲遂将十娘卖与孙富。刚出火坑又要入狼口,十娘心痛欲碎,万念俱灰,至晨盛妆立于船头,痛斥李甲、孙富,并当众开启所携百宝箱,将所藏珍宝尽抛江中,随后投江自尽。李甲愧悔,郁成狂疾,终身不痊。孙富自那日受惊,得病卧床月余,奄奄而逝。

  杜十娘投江,是一个流传数百年、家喻户晓的悲剧故事。故事中投江的地点,就在今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的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矗立岸边的一座“沉箱亭”,铭刻着那段悲清往事。据考证,杜十娘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杜十娘投江的故事,最早见于明代,最初是以民间口头文学和故事的形式流传。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通俗小说《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让杜十娘的故事由此遍传天下。

  爱情历史故事:陈素素捎“环”盼团圆

  清初,扬州才女陈素素,擅长写诗作画,还能谱曲。受到唐人徐凝诗句的影响,她给自己起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号,叫“二分明月女子”。陈素素是一个名妓,也是一个才女,她经历过一段曲折坎坷的爱情故事。

  有一个莱阳书生姜仲子,爱上了陈素素。陈素素对姜仲子也有感情,姜仲子就把她携回了故里。当时,宣义窑所产脂粉箱,本是进献宫廷的贡品,价格极其昂贵。姜仲子不惜花费重金,购买这种贡品脂粉箱送给陈素素。

  不久,有个扬州豪强看上了素素,将素素强行从姜家夺走,并带回扬州。姜仲子失去了陈素素,为之寝食俱废。他于是暗中修书,遣人潜往扬州,送给素素。信中大意是,此生非素素不娶,希望素素能够明白他的心思。陈素素见信,肝肠寸断,立即咬断自己所戴的指环,请来者捎给姜仲子。“环”音同“还”,素素以此表示自己必还之意。

  姜仲子得信,感泣不已,将此事告诉他的朋友吴某,请吴某填词咏叹此事。吴某于是赋得《醉春风》一阙,云:“玉甲传芳信,金镂和香褪。悬知掩泪诉东风,问问问。明月谁怜?二分无赖,锁人方寸。情与长江并,梦向巫山近。好将环字证团圆,认认认。有结都开,留丝不断,些些相印。”一时传为韵事。

  陈素素的故事,感动了当时许多舞文弄墨之士。有一位苏州人朱素臣,平生爱好词曲,曾经写过《一着先》《十五贯》《未央天》诸剧。听说陈素素的哀怨故事后,他根据这一实事,加以发挥,谱写了著名传奇《秦楼月》。不同的是,传奇剧中的陈素素在历尽艰难曲折之后,最终和书生团圆,而现实生活中的陈素素,却没有这样的奇迹发生。

  陈素素的《二分明月集》,共收录她所写的诗词六十馀首,内容多抒写风尘女子的孤愤情怀。

5802